《蒲圻志》是湖北省蒲圻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圻志
- 作者:湖北省蒲圻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5年7月
- ISBN:780515101X
- 編纂人員:胡嘉運、饒子平、馮金平、李宗潤、黃華元、余新望
《蒲圻志》是湖北省蒲圻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蒲圻志》是湖北省蒲圻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本志記述了蒲圻市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1作品目錄封面蒲圻志著作權頁圖片赤壁石刻 攝影(黃河)陸水風景一角 攝影(吳強)石城迎薰門 攝影...
《蒲圻縣地名志》是湖北省蒲圻縣地名領導小組編纂的一本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收錄的地名包括行政區劃及居民點;事業單位及專業部門;人工建築物;古蹟、紀念地;自然地理實體等。作品目錄 封 面 蒲圻縣地名志 圖 片 赤壁摩崖石刻 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人民政府辦公大院 蒲圻鎮大橋路 蒲圻石城——迎薰門 峨石...
《蒲圻縣文藝志》是舒鼎渭、曾凡軍、陳宗海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蒲圻縣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圖書館事業、圖書發行、電影發行、民眾文化等。作品目錄 封面 蒲圻縣文藝志 著作權頁 圖片 赤壁山全貌黃河攝 赤壁翼江亭 劉海曙攝 赤壁拜風台 劉海曙攝 赤壁摩岩石刻 黃河攝 赤壁古風 黃河攝 赤壁...
《三峽試驗壩·一陸水蒲圻水利樞紐志》是《三峽試驗壩·一陸水蒲圻水利樞紐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三峽試驗壩—陸水蒲圻水利樞紐志》是陸水蒲圻水利樞紐的工程專志,以樞紐建設歷程中的重大事件為主線,以建設、運行、管理中的試驗、創新、變革為重點,力求達到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的統一。
張開東(1702—1781),字賓陽,別名白蓴,號青梅居士、海岳遊人,茅山張家人。貢生,為蒲圻(現今赤壁市)有名書畫家、旅遊家、文學家、詩人。生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中乾隆壬午(1762年)歲貢,曾任蘄水訓導。張開東擅長詩詞書畫,有《白蓴詩集》《海岳文集》等著作傳世。張開東為人慷慨好義,尤其是他...
蒲圻四川角石 蒲圻四川角石是發現於湖北省蒲圻市的中志留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此種體管居中,氣室排列較密,體管較寬,易與屬內各種區別。
沈國楨,又名明樹,1900年8月26日生於湖北省蒲圻縣蓮花塘。他5歲便隨父習武,6歲開始讀私塾,15歲考入蒲圻初級中學。在學校,他自改名沈國楨。沈國楨以優異的成績國中畢業後,由於父親亡故,家中生活困難,只得放棄求學的機會,回到家中種田。當時軍閥混戰,加上連年災荒,鄉村中地主豪紳高利盤剝,反動宗教欺詐...
馮金平 男,1947年2月生,湖北省赤壁市人。大專文化。現任赤壁市民族宗教局 副局長,編輯職稱。主編了《蒲圻志》《蒲圻地名志》等書。為《中國市縣概況 》、《中國城市年鑑》、《中國長江風光大辭典》、《湖北年鑑》等四十種專著撰稿20多萬 字,為中央電視台拍攝的《楚天明珠》撰寫了解說詞。為市教委編寫了鄉土...
勞光泰 勞光泰,字靜合,廣東南海人。清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考取進士,歷任監利、嘉魚、通城知縣,荊州、隨州知州等職。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任蒲圻縣知縣。主修《蒲圻縣誌》十卷並作序。由但傳熹纂輯。完成於道光十六年丙申歲(公元1836年)。勞光泰並於道光十六年同時完成峨石寶塔的修建。
古鎮風流數現代,且傾心照寄深情——讀《襄樊市志》札記 浮想漫話——讀《荊門市志》有感 別有洞天嘆奇觀——《利川市志》檢評 山湖作筆硯寫下春秋卷——《陽新縣誌》素評 多彩如雲晶瑩似水——論《監利縣誌》洪湖浪里飛出的新歌——評《洪湖縣誌》人物春秋多異彩——《蒲圻志》舉隅漫議 讀《庫車縣誌》得到...
據《蒲圻志》載:“宋景德年間,蒲圻大批茶葉銷往西域各族,從事茶馬交易。”明、清兩代,制茶業在赤壁羊樓洞興起,尤其以黑磚茶製作稱譽國際,羊樓洞成為湘、鄂、贛邊區的黑茶製作中心,形成了一條以羊樓洞為起點,直到俄羅斯的“中俄古磚茶之路”,鄂南地區由此成為茶馬古道分支的一部分。羊樓洞是青磚茶的故鄉...
赤壁市,湖北省轄縣級市,由鹹寧市代管,地處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的南岸,為幕阜低山丘陵與江漢平原的接觸地帶;截至2023年,全市轄3個街道、10個鎮,1個鄉,總面積172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市戶籍人口526148人。赤壁市古稱蒲圻,緣起於三國東吳設定蒲圻縣,因湖多盛產蒲草(古時編織蒲團的材料)形成集市...
羊樓洞大事記(晚清至今,選摘於《蒲圻縣誌》)1854年(鹹豐4年)5月,湘軍王鑫部在羊樓洞被太平軍陳玉成部擊潰。10月9日,太平軍四路撲營,湘軍羅澤南命兵勇偃旗息鼓,佯裝無備,而後抄尾猛攻,太平軍大敗,死80餘人。次日,羅澤南部進入羊樓洞。10月17日,太平軍崇陽總制廖敬順,探知羅澤南大部未進羊...
羊樓洞位於赤壁市區西南26公里的羊樓洞鎮,為湘鄂交界之要衝,明清之際系蒲圻(今赤壁市)6大古鎮之一,為"松峰茶"原產地,素有"磚茶之鄉"的美稱。簡介 中文簡介 自唐太和年間皇詔普種山茶起,本地就開始培植、加工茶葉。宋代曾一度以磚茶作為通貨與蒙古進行茶馬交易。羊樓洞茶馬古道始於宋,繁榮於明清。明...
赤壁鎮具有悠久的政治、文化、社會歷史,據《湖北通志》、《蒲圻縣誌》記載,東漢建安13年(公元208年)至15年屬荊州江夏郡沙羡縣。據《三國志》、《蒲圻縣誌》記載,公元223年至280年,屬鄂州武昌郡蒲圻縣。據《湖北省檔案資料》記載,中華民國元年至36年屬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嘉魚縣。民國37年(1948年)屬湖北...
彭烒 彭烒(約1826年前後在世)字秉程。江西寧都人。清嘉慶七年(1802)壬戌進士。贈文林郎,官湖北蒲圻知縣。丙子(1816)充湖北同考官,調湖北黃陂縣。
)字順甫,蒲圻(今赤壁市)人。性質直,博舉工詩文。嘉靖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五O年)進士。以刑部侍郎出守濟南,治盜均賦,人民德之。晉山西副使。罷歸,杜門著書露,後進所師事。裳所著有《雲山堂集》六卷,(《四庫總目》)及《湖廣通志草》等,並傳於世。裳與南昌余曰德(字德甫)、銅梁張佳允(字...
[15] 首山:山名。就文中所說的方位看,應在洞庭湖北岸。湖北省蒲圻縣兩三十里有山,“志日蒲圻之首山”,或當指此。見《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六。[16] 圍沓:環繞。沓,會合。[17] 台榭環云:雲霧環繞著台榭,指台榭高出雲端。台,高而平的建築物。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18] 擬於上苑:好像是...
2、蒲圻饒氏宗譜《饒氏歷代宦林錄》載:嘉靖二十五年,饒敬承,字象賢,號懷庭,丙午科舉人。任直隸蒙城縣、浙江秀水縣、四川南部縣,升廣西賓州知州,轉昇平樂府同知。誥贈奉政大夫。才猷列傳見邑志。3、蒲圻饒氏宗譜《敬承公才猷列傳》:饒敬承,字象賢。祖士亨,字行之,中嘉靖己卯科鄉試,官海豐縣知縣。敬...
其次,杜牧作為杜佑之孫,明確地否定了杜佑(735-812)在《通典》中記述的蒲圻赤壁為曹公敗走之處的觀點 ,同時否定了皇子李泰(618-652)在《括地誌》、太子 李賢(653-684)在《後漢書.劉表傳》、宰相李吉甫(758-814)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赤壁戰地的觀點。再者,杜牧以黃州刺史的身份,親自發現的文物作為考證...
王小平,筆名葉雨南橋,祖籍湖北赤壁(蒲圻),遷居江蘇泗陽。知名詩人,某著名企業高級主管。有作品散見於《文學報》、《詩選刊》、《中國詩人》、《詩歌報》、《硬駭》、《文學芳草》、《六宅文學網》、《佛山文藝》、《浙江作家》、《今天》、《大象詩志》、《太陽詩報》、《黃河詩報》、《時代》詩刊、《...
李軍平,男,漢族,1976年8月出生,湖北赤壁人,1995年9月參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省委黨校在職大學學歷。現任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黨組書記。人物履歷 1992.09--1995.07 蒲圻師範學校普師專業學習 1995.07--1995.09 畢業待分配 1995.09--1997.04 蒲圻市車埠鎮政府...
魏濤,男,漢族,1967年10月生,湖北赤壁人,199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3月參加工作。中國政法大學在職大學畢業。現任湖北省鹹寧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人物履歷 1986.03--1990.05 蒲圻縣商業局工作 1990.05--1994.10 蒲圻市民政局工作(其間:1991.09--1994.07在民政管理幹部學院...
據《三國志·吳書》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呂岱先後均在蒲圻一帶駐有重兵,吳主孫權3次在蒲圻陸口為諸軍節度。赤壁之戰時,此地曾築土稱營里,為魯肅屯糧之處,今猶稱魯肅糧城。地理位置 赤壁市地處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隔蟠河與湖南省臨湘市接壤,東與鹹安區相鄰,南與崇陽縣交界,東北與嘉魚...
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原名道凝,又名同,後改名和,字厚山,別署貴公,號君武。祖籍湖北蒲圻,出生於廣西桂林恭城縣。中國近代獲得德國工學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廣西大學的創建人和首任校長。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留日期間結識孫中山,光緒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