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蒲原氏擬錐齒鮫
- 拉丁學名: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
- 別稱:黑棘鮫、鱷鮫
- 界:動物界
基本介紹,形態特徵,棲所生態,漁業利用,
基本介紹
英文名:Crocodile shark
分類:科中文名:擬錐齒鮫科 ,科名:Pseudocarchariidae
同種異名:Carcharias kamoharai, Carcharias yangi, Odontaspis kamoharai, Pseudocarcharias pelagicus, Pseudocarcharias yangi
世界分布:全球性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國台灣東北部及東部海域有分布。
模式種產地:Koti Fish Market, Japan
瀕危狀態:IUCN Lower Risk/near threatened
棲息環境: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 - 590米
最大體長:110 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呈圓柱形,稍側扁,但粗壯。頭很長,約略等於軀幹長。吻頗短,平扁而圓廣。眼中大。口非常大,端位,口角延伸至眼後;齒小,錐狀,兩頜各具逾100列以上。鰓孔後兩孔位於胸鰭基部之上方;具指狀鰓耙。背鰭低而小,第二背鰭尤甚;臀鰭極小;胸鰭大型,狹長;尾鰭帚形。尾柄側扁而無側脊,但具上下凹槽。脊椎總數為125。全世界計1屬1種(Nelson, 1994),即為巨口鯊(Megachasma pelagios)。台灣發現於東部之花蓮外海。
體呈紡錘型,細長。頭稍平扁。尾基上下方具一凹窪;尾柄具側突。吻中長而呈圓錐形。眼下,圓形,無瞬膜。前鼻瓣短而圓。口裂寬,深弧形,下頜較短,口閉時露齒;頜齒同型,錐狀,向內斜曲,齒根分叉,少數齒具小齒尖,大部分無。噴水孔小。背鰭2個,同型,第一背鰭稍大,起點於體中部,後緣斜直,上角鈍圓,下角微尖突;第二背鰭較小,起點與腹鰭後端相對,後緣斜直,上角鈍圓,下角微尖突;胸鰭寬小型,後緣微弧形,外角鈍圓,內角寬圓,鰭端伸達遠不及第一背鰭基底前部;尾鰭中長,尾椎軸稍上揚,上葉狹長,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狹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相連,尾端斜,後緣略凹入。體背側灰褐或暗褐色;腹側暗灰色。各鰭均呈暗褐色,後緣具狹白邊。
棲所生態
大洋性近底棲中小型鯊魚,白天一般棲息於外海深達300公尺以下的水域,晚上會遷移至水上層覓食,有時會出現於近海淺水區。以小型硬骨魚、烏賊及蝦類為食。卵胎生,胎兒在子宮內有同種相殘習性,一胎可產下2-4尾幼鯊,剛產下之幼鯊體長可達40公分左右。不曾有報導其會攻擊人類,但強而有力的上下頜及利齒仍值得敬畏。
漁業利用
主要以底拖網或深海延繩釣捕獲。肉質不佳,一般皆被漁民丟棄或以下雜魚處理;或有人利用其大且富含鯊烯(Squalene)的肝臟,加工成魚肝油,唯有報導食用大量鯊烯會引起中毒現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