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貝利亞牛

蒙貝利亞牛

蒙貝利亞牛屬乳肉兼用品種,原產於法國東部的道布斯(Doubs)縣。18世紀通過對瑞士的胭脂紅花斑牛(Pie Rouge,亦稱紅花牛,通常認為是西門塔爾牛的一個類型)長期選育而成。繁殖力好,適應性強;乳房結構好,排乳速度快,適於機械化擠奶;母牛混合胎次平均產奶量為7516kg,乳脂率3.76%。以青貯玉米為主的日糧飼養到14—15月齡屠宰,日增重可達1.2—1.35 kg。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貝利亞牛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牛科
簡介,主要特點,外貌特徵,生產性能,

簡介

1872年在蘭格瑞斯(Langres)舉行的農業比賽中,育種專家Joseph Graber對他培育的一組牛第一次用了“蒙貝利亞”這個稱呼。1889年在世界博覽會上,官方正式承認蒙貝利亞牛品種並予登記註冊,同年進行了蒙貝利亞牛良種登記。現有頭數約150萬頭,其中泌乳母牛68.5萬頭,登記母牛32.8萬頭。在法國,它被列為主要的乳用品種之一,其產奶量僅次於荷斯坦牛居全國第二位。
蒙貝利亞牛蒙貝利亞牛

主要特點

蒙貝利亞牛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病力,耐粗飼,適宜于山區放牧,具有良好的產奶性能,較高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以及較為突出的肉用性能。已出口到40多個國家。

外貌特徵

被毛多為黃白花或淡紅白花,頭、胸、腹下、四肢及尾帚為白色,皮膚、鼻鏡、眼瞼為粉紅色。具兼用體型,乳房發達,乳靜脈明顯。成年公牛體重為1100—1200千克,母牛為700~800千克,第一胎泌乳牛(41 319頭)平均體高142厘米,胸寬44厘米,胸深72厘米,尻寬51厘米。

生產性能

法國1994年蒙貝利亞牛平均產奶量為6770千克,乳脂率3.85%,乳蛋白率3.38%;新疆呼圖壁種牛場引入蒙貝利亞牛平均產奶量為6668千克,乳脂率3.74%。18月齡公牛胴體重達365千克。
1987年中國從法國引進蒙貝利亞牛169頭,其中懷孕母牛158頭,青年公牛3頭。分別飼養在新疆呼圖壁種牛場(47頭)、內蒙古高林屯種畜場(55頭)、四川陽坪種牛場(29頭)、吉林查乾花種畜場(18頭)和北京延慶奶牛場(9頭)。經過多年的育種工作,蒙貝利亞牛已適應中國的生態環境,並在數量及生產性能上均有一定的發展和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