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羊毛

蒙羊毛

蒙羊毛,異質毛類型,是中國數量最多、分布地區最廣的主要粗羊毛品種,蒙古種綿羊原產於中國的內蒙古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羊毛
  • :動物界
  • 類型:異質毛
  • 範圍:數量最多、分布地區最廣
中國歷史悠久的蒙古種綿羊的羊毛。隨著歷代人民的遷徙,蒙古羊能適應各種氣候條件,耐粗放飼養,抗病能力強。是亞洲地區原有綿羊的典型品種之一。
蒙羊毛大多為白色,但也有少數雜色。由於各飼養地區的自然生態條件差別,以及飼養管理水平和選育方向不同,蒙羊毛品質差異懸殊。其中纖維質量優良的,如產於中國河南、山東、安徽、河北南部、江蘇北部的寒羊毛和陝西的同羊毛。毛叢結構多由細絨毛和少量粗絨毛組成,纖維較細,品質支數為58~64支,均勻度也好,接近於同質毛類型,適合毛紡織加工使用。屬於中等質量水平的蒙羊毛,如西北地區和內蒙古西部地區以及遼寧省的部分地區所產的羊毛(商品名河西毛、錦州毛),纖維略粗,毛叢由細絨毛、粗絨毛和少量細剛毛組成,但細度均勻度尚好,適合於生產粗紡產品,也是織造提花毯和地毯的較好原料。這些羊毛有的已列為國家保留的優質粗羊毛品種;品質較次的蒙羊毛產於內蒙古北部和東北部,商品名營字毛、海拉爾毛、哈達毛。這種毛的毛叢結構由細絨毛、細剛毛和粗剛毛等多種類型纖維混合組成。主要缺點是乾毛和死毛含量多,一般的高達20~30%,嚴重的可達40~45%,紡織使用價值很低,列為粗次毛。1949年後,中國從國外引進細毛羊和半細毛羊的優良品種,以這些蒙古羊為母本進行綿羊改良工作,羊毛品質隨改良代數的增加有明顯改進,乾毛和死毛含量顯著減少,套毛結構逐步趨向同質化,並於近年培育出中國東北毛肉兼用細毛羊和內蒙古毛肉兼用細毛羊、內蒙古敖漢毛肉兼用細毛羊等新品種。
中國羊毛的毛叢形態中國羊毛的毛叢形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