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顧名思義是以一位教育家的名字命名的。她是義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瑪麗亞·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班
- 命名:瑪麗亞·蒙台梭利
- 詞源釋義:幼稚園的蒙班就是蒙氏教育特色班
- 起源:1907 年
詞源釋義,蒙班起源,蒙氏教育法,蒙班的現狀,
詞源釋義
幼稚園的蒙班就是蒙氏教育特色班
蒙班起源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羅馬貧民區建立“兒童之家”。招收 3 ~ 6 歲的兒童加以教育,她運用自己獨創的方法進行教學,結果出現了驚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貧寒的”兒童,幾年後,心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被培養成了一個個聰明自信、有教養、生機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嶄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學方法 ,轟動了整個歐洲,“關於這些奇妙兒童的報導,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人們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許多新的“兒童之家”。1909 年,蒙台梭利寫成了《運用於兒童之家的科學教育方法》一書,1912 年這部著作在美國出版,同時,很快被譯成 20 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100 多個國家引進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歐洲、美國還出現了蒙台梭利運動。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學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僅僅美國就有 2000 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場幼兒教育的革命。
蒙氏教育法
基本原則
1、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2、不教的教育。反對填鴨教學,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順著敏感期學習的特徵,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4、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孩子發展的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5、完全人格的培養。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和上下課時間,使孩子能夠專注地發展內在的需要。
7、混齡教學。不同年齡孩子會相互模仿、學習,養成兒童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為。
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過“工作”,從自我重複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摒除獎懲制度。採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爆發的教學成果。採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
蒙台梭利教育的特點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通過具體的練習如生活基本能力練習、五官感覺練習、智慧型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氏教室是一個小社會的雛形,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學會如何領導別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養兒童情感智商的環境。
蒙台梭利課程,包括感覺、動作、只能、語言和道德發展等,使個體成為一個身心統整合一的人。“自由”與“紀律”合一,“個性”與“群體”兼顧。啟發幼兒使他們有能力解決困難,適應新的環境,達到自我構建和心智發展。
蒙班工作的指導與管理
一、選擇教師
教師的選擇是辦好蒙班的關鍵,因為教師直接將蒙台梭瑞教育思想滲透給幼兒,因此要挑選自身素質較高,各方面能力較強的教師。其實,蒙台梭瑞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她認為教師是兒童活動的觀察者和指導員。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較強的指導能力。除此之外,要從德、能、勤、績幾個方面去選擇,特別是第一個蒙班的開辦,教師的選擇非常重要,因此要慎重,必要時可以用民意測驗和考核的方式進行。蒙班教師要得到大家的認可,制定了幾個條件:
1、語言行為規範,在民眾中享有較高的威信;
2、善於鑽研,勇於探索;
3、學歷要求:具有大專學歷,工作在三年以上的年輕教師教師;
二、必要的物質投入
1、 物質投入的原則:安全第一,方便舒適,還要有序,同時玩教具充足,儘可能的創造寬敞的活動場地;
2、 物質投入須知:不必過於豪華(根據各園的條件);
三、招生工作技巧
招生工作直接影響著幼稚園能否順利的開辦蒙班的重要因素,因此招生工作由為重要,一定要充分重視此項工作。
四、蒙班工作的指導
(一)信任、支持、幫助教師;
(二)幫助老師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三)成立園內蒙氏教研組;
五、細緻周到的家長工作(宣傳、展示、總結、交流)
1、宣傳蒙氏教育思想;
2、展示蒙班活動;
3、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
4、交流經驗多走捷徑;
蒙班的現狀
在我們中國雖然有十年的蒙氏教育歷程,但還是在每個地方會出現參差不齊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