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婁聖母院,法語:Basilique Notre-Dame de Montréal,英語:Notre-Dame Basilica,始建於1672年,1708年進行首次擴建,在1772年的大規模擴建中建造了側面的2座鐘樓,隨著信徒的增多,1734年聖母院再次擴建,建造了連線教堂主體和兩側鐘樓的環廊。1822年為避免當時的教區被劃分,蒙特婁穌爾比斯會決定建造新的大教堂,1824年由紐約建築師James O'Donnell重新設計的聖母院開始修建,新的蒙特婁聖母院在1829年建成後成為當時北美地區最大的宗教建築,James O'Donnell甚至由新教改信羅馬天主教,以求死後葬入這座親手設計的宏偉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特婁聖母院
- 外文名:Notre-Dame Basilica
- 始建於:1672年
- 首次擴建:1708年
- 教堂:450多座
蒙特婁有不同規模的教堂450多座,走在蒙特婁街頭,各種教堂隨處可見,因此蒙特婁有“百座鐘樓的城市”一說,又被稱為“尖塔之城”。北美最為重要的天主教教堂蒙特婁聖母院就位於蒙特婁舊城區。
蒙特婁聖母院緊鄰蒙特婁中國城,聖勞倫斯河,與老港(Old Port)歷史建築群。對面既是蒙特婁市政廳(Montral City Hall)。
與巴黎聖母院(Notre-Dame)同名的蒙特婁聖母院,在建築風格和哥德式的巴黎聖母院有所區別,蒙特婁聖母院的新哥特風格更多表現在裝飾效果而非建築結構上,聖母院內的多層圓弧形尖頂、拱廊、玫瑰窗和鐘樓尖頂都是吸收了哥德式建築元素的傑作。
蒙特婁聖母院的玻璃窗上繪有彩色的聖經故事和350多年的教區歷史,以胡桃木和金葉裝飾的牆壁上有精緻的彩色雕刻和繪畫,整個教堂內部主要以深藍、天藍、紅、銀和金的色調裝飾,頂部還有用金滔製成的星星。聖母院中還有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繪畫和雕塑等宗教藝術品。
蒙特婁聖母院後的小禮拜堂建於1888年,1891年正式開放,純木建造的禮拜堂是為舉行婚禮和宗教會議而建的,可容納1000人。1978年禮拜堂遭遇火災後進行重建時,雕刻家Charles Daudelin創作了禮拜堂祭壇後面的一組青銅雕刻,32塊青銅板上雕出了世人經歷各種塵世磨難走向天堂榮光的朝聖之途。
蒙特婁聖母院西側鐘樓上的大鐘是北美最大的鐘之一。聖母院中由7000個小管組成的管風琴共有97個音栓,由4個鍵盤和1個腳踏板控制,管風琴演奏時常會在廣播中播放,十分知名。
景點旅遊提示
門票:成人6加元,兒童及學生2加元。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8:00-16:30,周六8:00-16:15,周日12:30-16:15,做彌撒時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