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台梭利,M.
- 國籍:義大利
- 職業:醫生、教育家
- 代表作品:《教育人類學》、《蒙台梭利手冊》
個人經歷,主要著作,
個人經歷
義大利醫生、教育家。義大利第一個獲得醫學學位的婦女。曾任精神病院臨床助理醫師。在研究和診療殘疾和低常兒童的實踐中,她對兒童教育發生了興趣。她通過實驗,使低常和殘疾兒童通過了國小各科考試。這曾引起義大利教育當局的重視。她認為適用於低常和殘疾兒童的教學方法,也適用於正常兒童。於是她便力圖以生理學、心理學及醫學為基礎,用自然科學的直接觀察的研究方法,建立對正常兒童進行教育的“科學的教育學”。
1907年,她開辦了第一所幼兒學校,名為“兒童之家”,招收3~6歲的貧苦兒童。1909年寫出第一本著作《蒙台梭利法》,全面闡述了她的教育主張及在“兒童之家”實施的教育方法。後進行補充、修訂,改名為《對兒童的發現》。她的工作在國內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有些地方組織了“蒙台梭利協會”,開辦了“蒙台梭利學校”。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天賦的潛能,處在不斷成長和發展的狀態;他們從內在需要出發,依靠天然的求知心理和敏感性,積極地吸取環境中的印象,形成自己的個性並逐步發展為成熟的人。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使每個兒童的潛能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自然發展的自由,成為身心健康、 自信和有學習能力的“正常” 兒童。新的教育學必須以了解兒童為基礎,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不能局限於傳授知識。教師的職責在於提供符合兒童發展規律的環境,幫助兒童實現自我教育,防止一切有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不必要的干涉。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應當建立運動功能和感覺功能,二者不能截然分開。她強調兒童的感官訓練和肌肉練習。她根據法國醫生J.-M.-G.伊塔德和┵.塞甘教育低常兒童的方法,設計了一整套訓練感覺活動的教具材料及發展動作的器械和設備,使兒童在“有準備”的環境中,按照嚴格的順序,進行自動教育。她在後期著重研究3歲前兒童的發展,強調教育應從嬰兒初生便開始進行。
蒙台梭利一生從事教育工作,走訪歐、美及印度等國,宣傳和實踐她的主張,影響較廣。
1907年,她開辦了第一所幼兒學校,名為“兒童之家”,招收3~6歲的貧苦兒童。1909年寫出第一本著作《蒙台梭利法》,全面闡述了她的教育主張及在“兒童之家”實施的教育方法。後進行補充、修訂,改名為《對兒童的發現》。她的工作在國內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有些地方組織了“蒙台梭利協會”,開辦了“蒙台梭利學校”。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天賦的潛能,處在不斷成長和發展的狀態;他們從內在需要出發,依靠天然的求知心理和敏感性,積極地吸取環境中的印象,形成自己的個性並逐步發展為成熟的人。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使每個兒童的潛能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自然發展的自由,成為身心健康、 自信和有學習能力的“正常” 兒童。新的教育學必須以了解兒童為基礎,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不能局限於傳授知識。教師的職責在於提供符合兒童發展規律的環境,幫助兒童實現自我教育,防止一切有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不必要的干涉。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應當建立運動功能和感覺功能,二者不能截然分開。她強調兒童的感官訓練和肌肉練習。她根據法國醫生J.-M.-G.伊塔德和┵.塞甘教育低常兒童的方法,設計了一整套訓練感覺活動的教具材料及發展動作的器械和設備,使兒童在“有準備”的環境中,按照嚴格的順序,進行自動教育。她在後期著重研究3歲前兒童的發展,強調教育應從嬰兒初生便開始進行。
蒙台梭利一生從事教育工作,走訪歐、美及印度等國,宣傳和實踐她的主張,影響較廣。
主要著作
《教育人類學》(1913)、《蒙台梭利手冊》(1914)、《高級蒙台梭利法》 (1917)、 《童年的秘密》(1936)、《人的形成》(1949)及《吸收的心理》(194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