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黑膏藥

蒙古黑膏藥為蒙古醫學外敷藥的一個分支,始於元代,記載於蒙醫經典《飲膳正要》中,由著名蒙醫阿其勒圖·綽爾濟墨爾根完善並沿用。

基本介紹

膏藥章 起源發展,“膏藥章”,蒙古黑膏藥,

膏藥章 起源發展

膏藥,是中藥五大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在戰國秦漢時期出現的醫學文獻《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等著作中都有關於膏藥的記載。這時的膏藥,是豬脂膏之類的軟膏。魏晉時期煉丹術盛行,黑膏藥已經出現。唐宋時黑膏藥的製備逐漸完善,得到廣泛使用。明清時已經成為普遍的用藥之一。

“膏藥章”

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了,歷經滄桑歲月,“膏藥章”後世傳人採用祖傳秘方和獨有的“古今立體穴位療法”,為無數病人祛除病痛,是專治頸、肩、腰、腿病的百年老字號膏藥。

蒙古黑膏藥

蒙古黑膏藥為蒙古醫學外敷藥的一個分支,內蒙古的大草原和森林中有著豐富多樣的植物,其中有很多可以做為藥用植物,不屈不撓的蒙古族人民在長期同大自然和疾病的鬥爭中,逐步的摸索和學習,用這些藥用植物以來治療疾病和骨折、外傷,積累了豐富的藥物學知識。元代蒙古醫學經典《蒙醫正典》中提到的阿其勒圖氏,博爾濟吉特氏傳統處方製法均得到了有效的保留和驗證。 現代蒙藥學是在蒙古民族傳統醫藥學基礎上,汲取了藏、漢等民族以及古印度醫藥學理論的精華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風格的、獨立的醫藥體系,在我國民族藥中占有重要地位。蒙古黑膏藥始於元代,記載於蒙醫經典《飲膳正要》中,由著名蒙醫阿其勒圖·綽爾濟墨爾根完善並沿用,後一直在蒙古遊牧地區沿用至今,常年馳騁在廣闊草原上的古代蒙古人,經常發生戰傷、骨折,濕凍,高寒等疾病, 客觀要求他們不斷摸索克服這些病症的方法。因此,敷貼膏藥法除濕毒,正骨、 正腦療法也是早期蒙醫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與對傷口的"燒灼療法"、重傷者的"腹罨療法"(即把牛或駱駝的腹腔剖開,將傷者放入,利用其溫施療)法並稱為蒙古傳統醫學的三大療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