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野驢西亞亞種

蒙古野驢西亞亞種

蒙古野驢西亞亞種(學名:Equus hemionus onager):體長可達260厘米,肩高約120厘米,尾長80厘米左右,體重約250千克。吻部稍細長,耳長而尖。尾細長,尖端毛較長,棕黃色。頸背具短鬃,頸的背側、肩部、背部為淺黃棕色,背中央有一條棕褐色的背線延伸到尾的基部,頸下、胸部、體側、腹部黃白色,與背側毛色無明顯的分界線。

典型荒漠動物,多棲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亞寒帶。營遊蕩生活,耐乾渴,冬季主要吃積雪解渴。叫聲像家驢,但短促而嘶啞。8-9月份發情交配,雄驢間爭雌激烈,勝者擁有交配權。蒙古野驢具有極強的耐力,既能耐冷耐熱,又能耐飢耐渴,並且具有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古野驢西亞亞種
  • 拉丁學名:Equus hemionus onager
  • 別稱:西亞蒙古野驢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奇蹄目
  • 馬科
  • 馬屬
  • 蒙古野驢
  • 亞種:蒙古野驢西亞亞種
  • 命名者及時間:Boddaert, 1785
  • 英文名稱:Onager
  • 英文名稱:Persian Onager
  • 英文名稱:Turkmenian Kulan
  • 英文名稱:North Persian Wild Ass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蒙古野驢西亞亞種是大型有蹄類動物。外形似,體長可達260厘米,肩高約120厘米,尾長80厘米左右,體重約250千克。吻部稍細長,耳長而尖。尾細長,尖端毛較長,棕黃色。四肢剛勁有力,蹄比小但略大於家驢。頸背具短鬃,頸的背側、肩部、背部為淺黃棕色,背中央有一條棕褐色的背線延伸到尾的基部,頸下、胸部、體側、腹部黃白色,與背側毛色無明顯的分界線。

棲息環境

生活於荒漠或半荒漠地區,多棲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亞寒帶。夏季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冬季則到海拔較低的地方。屬典型荒漠動物。

生活習性

蒙古野驢有集群活動的習性,雌驢、雄驢和幼驢終年一起過遊蕩生活。每群5-8頭或20-30頭。在夏季,水草條件好和人為干擾少的地方,蒙古野驢群體會很大。生活在新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的依夏克帕提湖邊的蒙古野驢群,大群的個體數常常在100多頭到200多頭之間。而在柴達木盆地北緣的哈爾騰盆地一帶,通常是3-5頭結小群活動,單獨活動的野驢個體也比較常見。
野驢善於奔跑,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45公里,甚至狼群都追不上它們。好集群生活,警惕性高。營遊蕩生活。叫聲像家驢,但短促而嘶啞。蒙古野驢具有極強的耐力,既能耐冷耐熱,又能耐飢耐渴,並且具有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能察覺距離自己數百米外的情況。
蒙古野驢極耐乾旱,可以數日不飲水。冬季主要吃積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草類為食。喜歡吃茅草、苔草和蒿類。在乾旱的環境中會找到合適的地方用蹄刨坑挖出水來飲用,還可以供藏羚等有蹄類動物飲水。

分布範圍

分布於原哈北高額爾齊斯河上游、烏拉爾河(俄羅斯亞洲區)、俄羅斯歐洲區,高加索山、黑海、德涅斯特河(烏克蘭)、裏海、安納托利亞(土耳其)、伊朗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西北部的塔爾沙漠。

繁殖方式

8-9月份發情交配,雄驢間爭雌激烈,勝者擁有交配權。懷孕期約11個月,每胎1仔。每年8-9月份,蒙古野驢進入繁殖交配期,此時,雄驢性情變得很兇,頻頻嘶叫。它們為爭奪交配權時常發生激烈的咬斗。取得勝利的雄野驢控制整個驢群的活動,哪只驢不聽話,就對它又踢又咬。蒙古野驢對幼仔照顧得很周到,曾看到一群野驢過河時,一隻小驢爬不上河岸,兩隻大野驢將它架在中間,用肩把小野驢推上岸的有趣行為。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