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加羚羊是體型中等的牛科有蹄哺乳動物。曾廣泛地分布於從波蘭到蒙古西部的地區,棲息在西伯利亞一帶沒有樹木的大草原上。由於遭受大量的捕殺,數量急劇減少,在歐洲東部已不復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古塞加羚羊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目:偶蹄目
定義,生態習性,
定義
(Saiga tatarica mongolica)
從1919年起,當時的沙皇俄國政府就嚴格禁止捕殺塞加羚羊。也是從那個時候起,西伯利亞的塞加羚羊數量才開始有所增加。塞加羚羊最顯著的特徵是腫脹的鼻口和向下開著的鼻孔。它的作用可能是溫暖吸入的空氣,或者是和它那靈敏的嗅覺有關。成年的塞加羚羊肩高約76厘米,它的體毛夏天很短,呈淡褐色,冬天較厚,呈白色。雄性塞加羚羊的角像山脊,呈虎珀色,有點像豎琴,在中醫藥上很有它遭到捕殺的原因之一。
蒙古塞加羚羊棲息在蒙古西部地區,亦屬瀕危動物加以保護。
生態習性
塞加羚羊塞加羚羊
塞加羚羊在它們主要繁殖季節,即交配和繁殖季節中各類行為的晝間時間分配和活動的時間模式在第四章中加以闡述,並且比較了兩性之間和不同年齡個體之間的差異。所有的行為被劃分為六大類,包括行走、覓食、站立、臥躺、社會行為、以及其他行為。在產仔季節, 還加入了哺乳行為作為第七類。
從時間分配上而言,臥躺和覓食是占用時間最長的兩類行為, 合討時間超過自晝的一半,而且早_現早晚兩個高峰段。雌雄個體在交配和產仔季竹的時間分 配在上述兒類行為仁都有明顯的差別。兩性間不同的繁殖策略可能是產生這種差別的主要原 因。在交配季節,年長的塞加羚羊花費在社會行為(爭鬥、趕群、交配等)上的時間顯著多 於年幼的個體。本研究推測,在交配季節,處於中間年齡段的塞加羚羊(雄性:2一3年齡;雌 性:2年齡以上)可能是他們所在群體中最活躍,同時也最具優勢的個體。
母幼關係在哺乳時期的建立和發展對於幼仔的存活和生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也是本研究在繁殖行為觀察中的重點部分。通過分析哺乳行為、聲音聯繫和母幼間的距離 變化,探討塞加羚羊母幼關係建立和變化。在幼仔出生後的12周內,一次哺乳過程的持續時間逐漸減短。在第3一4周間,平均哺乳時間首先出現了顯著差異。與之相反,其後兩次連續的哺乳過程之間的時間間隔則逐漸拉長,兩周之間的顯著差異首先出現在第4一5周間。
幼仔在第3周開始有主動要求哺乳的行為, 至第11周,其啟動哺乳過程的比率開始大於母獸。這表明第4一6周以及,1一12周可能是塞 加羚羊幼仔獨立性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段。同時,對於哺乳過程的啟動者和結束者的分析表明,母獸在決定哺乳時間和時間間隔上起主導作用。這可能與母乳的分泌變化有關。聲音信號可能是塞加羚羊母幼聯繫的重要途徑。
在產仔後的4周內,有多於95%的哺 乳是由母獸發出聲音信號後開始的。在幼仔躲藏期,當母獸接近幼仔躲藏地的時候,它們不是直接走到幼仔臥躺處,而是發出叫聲,待幼仔站起後,彼此接近。在此基礎上,建議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比較在不同的環境壓力(比如捕食壓力)下母幼間的聲音交流行為是否會有 區別 那么 ,從而有助於了解聲音信號在塞加羚羊育幼行為中的作用。
塞加羚羊塞加羚羊
在產仔之後,塞加羚羊幼仔會有一段躲藏期,這可能是由捕食壓力導致的反捕食策略。 ,在半散養條件下,沒有這樣的壓力存在,塞加羚羊的產仔地是否會具隨意性,或者說 躲藏行為是否會出現變化?第6章闡述了塞加羚羊的躲藏行為,並分析了除捕食以外可能影響該行為的環境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塞加羚羊在半散養條件下的產仔地並不具有隨意性。躲藏地主要出現在低矮的灌叢中,而不是高大的灌木和樹下,雖然後者植被區的覆蓋度也大 於前者。此外,躲藏地處其他塞加羚羊個體的出現率少,而且遠離圍欄外的人類活動區。由此可見,其他同類個體,尤其是雄性個體,以及人類的干擾,也是影響塞加羚羊躲藏地的因素。
同時,研究結果還表明,在躲藏期,母獸可能是躲藏地之間移動路線的主要決定者,而非幼仔。 最後一個章節所涉及的是對雌性塞加羚羊在哺乳季節的警戒行為的研究。這種行為也是主要的反捕食行為。結果表明:
①雌性塞加羚羊在交配期結束後,躺臥時間減少,進食時間增加;從前期到後期,站立時間連續遞減;母羊分娩後2周內離群單獨活動,往返於覓食地和幼仔隱藏地之間;第3周起,母仔合群。
②雄性在交配期的移動多於交配前,交配後躺臥時間增加。
③塞加羚羊時間分配的性別差異始於交配期;這時,雄性個體忙於追逐圈趕雌性,導致移動時間增加,躺臥減少;交配期後,雌性覓食時間突增,而雄性不變;雌性進入哺乳期後,各月覓食時間均多於雄性。以上時間分配的性別差異反映了它們的繁殖投資差異。
上述結果暗示,對此類散養動物,應在其能量需求高峰期增加投食量,以提高繁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