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民軍

蒙古人民軍

蒙古人民軍西里爾蒙古文Монголын Ардын Арми)是原蒙古人民共和國和現蒙古國的武裝力量。1921年3月1日成立。

基本介紹

歷史,機構,蘇軍撤退,蘇東劇變後,

歷史

蒙古人民軍的前身是蘇赫巴托爾喬巴山領導的牧民游擊隊。1921年3月1日召開的蒙古人民黨一大決定合併全部游擊隊,並建立武裝力量的領導機構——蒙古人民革命軍司令部。蘇赫巴托爾為總司令,喬巴山為政治委員。3月13日開會決定把游擊隊改編為正規軍,當時蒙古人民軍有400多人,編成4個團。1921年3月18日,蒙古人民革命軍解放了買賣城(南恰克圖現名阿勒拉坦布拉格),從此將3月18日定為蒙古人民軍建軍節。1921年末,將原來團改為騎兵旅,實行旅團制。同時,政府宣布法令,在18到25歲的男子中實行義務兵役制。1924——1934年間,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空軍炮兵坦克和通訊等軍兵種。1935——1936年人民軍蘇聯紅軍幫助下先後擊退了日本帝國主義對蒙古人民共和國東部邊界的侵犯。1939年5月又擊退日軍的侵犯,8月蒙蘇聯軍對日本侵略者發起了全線進攻,擊斃擊傷日偽軍5.5萬多名。1945年8月10日,對日宣戰。
蒙古人民革命軍(1921-1924)蒙古人民革命軍(1921-192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蒙軍大規模裁減,至1960年兵力已不足1萬人,比1945年減少了近80%。國防開支比重由當時占全國總預算的44.4%下降到2.9%。以後又擴充軍隊,到1964年總兵力為1.4萬至1.5萬人。1972年蒙軍總數已達4.7萬人,其中陸軍2.8萬人,空軍1000人,公安部隊1.8萬人。
1963年起蒙古政府同意蘇軍長期駐紮。1963年7月蘇蒙簽訂了《關於蘇聯幫助蒙古加強南部邊界的防務協定》。根據這個協定,大量蘇軍進駐蒙古國,在蒙古國各地構築軍事基地、軍事設施。蒙軍作戰部隊營以上、邊防總隊以上都駐有蘇軍顧問。從軍事訓練、條令條例到紀律制度完全和蘇軍一樣,蒙軍裝備完全是蘇式的。

機構

蒙古人民軍的最高統帥是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主席,國家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國防會議。蒙古人民軍的最高領導機關是國防部,下設有總參謀部、政治部、幹部部、後勤部、軍訓部、陸軍部、空軍處等單位。

蘇軍撤退

1985年,蒙古人民共和國的軍費開支是2.33億美元。1990年3月,蘇聯政府同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達成協定,駐蒙古的蘇軍將在1992年全部撤出蒙古國領土,主要作戰部隊將在1991年全部撤出蒙古國領土,保障撤離物資的部隊將在1992年全部撤出蒙古國領土。
1971年蒙古人民軍建軍50周年時的紀念章1971年蒙古人民軍建軍50周年時的紀念章
1979年的蒙古人民軍儀仗隊1979年的蒙古人民軍儀仗隊

蘇東劇變後

1992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更改國名為蒙古國。依照《蒙古國憲法》,蒙古國總統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1996年起,實施文職國防部長制,改由文職人員擔任國防部長。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獨立於蒙古國國防部。蒙古國實行義務兵役制,1998年起增加替代、契約兵役及抵償服役制。1992年起,服役期改成一年。
2008年,蒙古人民軍的總兵力共2萬人。1997年起,武裝力量組織結構調整,編制從師-團制轉為旅-營制。
2003年,蒙古國和美國舉行首次“可汗探索”雙邊軍事演習。2006年起,“可汗探索”軍事演習擴展規模,成為多國聯合軍事演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