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堌堆

葵堌堆,別稱會台,出自《濮州志·古蹟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葵堌堆
  • 也稱:會台
  • 出處:《濮州志·古蹟考》
  • 形狀:平面呈圓形
名字典故,歷史遺蹟,地方風俗,人為性格,

名字典故

據當地民眾反映,葵丘堌堆原來十分高大,平面呈圓形,其上建有寺院。即是葵丘,也稱會台。《濮州志·古蹟考》記載:“會台在州東南二十五里。” 葵丘堌堆的位置恰與之相符。最早撰修《濮州志》的明代郡人李先芳在其《會台別業記》描述到:“濮州故城(現舊城鎮)南五里許,崇崗盤簿,二百餘畝,上可容萬人。前銳後方,四隤如踞,得元武之形焉,古名會台。”春秋魯莊公十四冬“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於鄄。”莊公十五年春“齊侯、宋公、陳侯、鄭伯會於鄄。”魯僖公九年“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公、陳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以上三次大規模的會盟活動都在此舉行,會台之名由此而得之。站在會台之上,極目眺望,諸侯會盟時“千群虎旅屯四野,萬隊霓旌拂紫煙”的壯觀景象盡收眼底。《會台別業記》中還說:“自漢唐以來,項羽追章邯、曹操夜襲呂布,四臨其地,至石勒,邴元真,王仙芝相繼為難。”
經鏟探表明,地表下3米為淤積層,3米以下為文化層,鑽探至5.5米時遇水,未能達生土,文化層厚度不祥。採集到的標本有夾砂素麵紅陶、泥質方格紋、粗細繩紋灰陶和大量素麵灰陶片。88件陶片標本中以灰陶居多,紅陶次之,泥質陶多於夾砂陶,陶片紋飾以素麵為主,繩紋次之,還有少量方格、弦紋等,共包含龍山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和漢文化四個時期的遺存。

歷史遺蹟

位於舊城鎮葵堌堆村,西臨黃河,春秋時期齊桓公曾在此與諸侯多次會盟。清鹹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之後,葵堌堆緊鄰河道,古建築被沖毀,遺址也被深埋在地下,古會也轉移到了舊城,現僅存漢白玉柱杵一尊,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重修塔院寺廟碑一截。文物部門於1980年對葵堌堆古遺址進行了調查分析,根據鏟探得知,葵堌堆古遺址包含龍山文化時代商周和漢四個時期的遺存。1995年縣文物管理所樹立了“葵丘堌堆塔院寺古遺址”石碑。2015年,鄄城縣舊城鎮的葵堌堆遺址入選了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葵堌堆

地方風俗

一、習俗
(1)喜慶 生育兒女後,即向親朋送喜面,親朋則給產婦送紅糖、雞蛋以示祝賀;產婦近親為其"送粥米"。老人過生日,親朋前往拜壽,送壽帳。
(2)探病 老人或近親患病,親朋皆攜帶掛麵、雞蛋、點心等禮物前去探望,以示關懷。看望病人須在上午或晚上,忌下午,初一、十五忌看病人。
二、禮儀
(1)走親戚 每年春節之後,從正月初一到十五,親朋之間互相拜年。攜帶禮物皆從雙不從單,賓主見面寒暄後給祖先牌位及長輩拜年。中午主人設宴待客。麥後,親朋之間亦須互相串走,禮品比春節稍輕,賓主互相問收成,通家常。
(2)送節禮 中秋節前,須給長輩、親朋送節禮。禮物為月餅、蘋果、燒雞等。
三、婚嫁
娶親之日男家須貼喜聯,娶親車出門後,新郎則著新衣,披紅掛彩,拜祖先、拜父母、拜四鄰。新娘在娶親車到之前要"上頭",蒙上"蒙頭紅"。車來後,由兩人用椅子將新娘抬到車上,新娘上車腳不能踩地。娘家要有人送客,隨車到男家,送客人從雙不從單。娶親車停於男家門前時,先由兩人持麻秸火把,對頭繞車三周,俗稱"燎車",意在驅逐路遇邪惡之氣。新娘下車坐椅子上,由娘家人將其抬至院中天地桌前。此間兩個小孩分別拿一包鹽和一包麩子,進門時塞在新娘手中,以示婚後"賢惠"、"有福"之意。新婚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俗稱"回門"。新郎隨往拜見岳父母,俗稱"認門"。今多與春節拜年合而為之。是日,女家親朋皆前往陪新郎飲宴,謂之"暖婿"。
四、
老人去世,親朋持紙箔前往弔孝,出殯之日為其擺供,掛喪帳、行禮。死者之子三年內春節忌貼春聯。
五、居住
習慣多戶聚居為村,小村幾十戶,大村數百戶,各戶自成院落。以堂屋(北屋)為正房,東西屋為配房,長輩住堂屋,晚輩住配房。堂屋多以3間為一座。舊時貧者住土棚,富者住瓦房。瓦房和門樓脊上均有飾物,如屋脊兩端飾以獸頭,脊中央飾以寶瓶或鋼叉旗,兩邊分列海馬、鯉魚、獅子等飾物,屋脊造型多為"透花脊"。大門造型多為起脊門樓。貧者則因陋就簡,以牆豁柴扇為大門。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瓦房逐年增多,凡新建房屋均為磚、瓦、木石、水泥結構。黃河灘區為避水患,還建有"牆倒屋不塌"的磚垛支柱房,此種房在歷史上的黃河漲大水時發揮了較大優勢,是黃河灘區人民抗禦水災的一種創造性建築。

人為性格

性特點是:勤勞儉約,樸厚質直,剛烈勁悍。其民情特點是:尊老愛幼,急公好義,熱情好客,樂於助人,講信用,重人情。鄄南鄄北之民情民性亦有不同之處:葵堌堆人剛悍不畏禍,樂貧守道,不善貿易。黃河灘區居民,長期與黃水作鬥爭而養成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和視禍為常的樂觀情緒。視野開闊,善於經商,崇尚奢華,待客熱情大方。近年來,在改革開放,振興經濟的大潮中葵堌堆民眾皆振奮精神,開闊眼界,亦農亦商,擇善而從,民情、民性已有漸趨融合之勢。
民俗文化是一個地方歷代相傳,積習已久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它表現了這個地方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且受到社會制度、經濟條件和自然環境的影響與制約。葵堌堆村地處黃河岸邊,歷史上多災多難,舊社會地薄民貧,經濟落後,人民養成了吃苦耐勞,崇尚節儉,忠厚樸實,講究實惠的習俗。
省文化保護單位
5月14日上午,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葵堌堆揭牌。縣委副書記陳長輝、縣政府黨組成員孫占民、縣旅遊局長李 勇、省人社廳勞動關係處副處長省派第一書記徐 鵬、縣發改局副局長劉輝峰、文體局副局長朱文喜、文化館長王建軍等有關領導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冒雨參加,舊城鎮鎮長王棟樑主持了揭牌儀式。據當地民眾反映,葵堌堆原來十分高大,平面呈圓形,其上建有寺院。即是葵丘,也稱會台。《濮州志·古蹟考》記載:“會台在州東南二十五里。” 葵丘堌堆的位置恰與之相符。最早撰修《濮州志》的明代郡人李先芳在其《會台別業記》描述到:“濮州故城(現舊城鎮)南五里許,崇崗盤簿,二百餘畝,上可容萬人。前銳後方,四隤如踞,得元武之形焉,古名會台。”春秋魯莊公十四冬“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於鄄。”莊公十五年春“齊侯、宋公、陳侯、鄭伯會於鄄。”魯僖公九年“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公、陳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以上三次大規模的會盟活動都在此舉行,會台之名由此而得之。站在會台之上,極目眺望,諸侯會盟時“千群虎旅屯四野,萬隊霓旌拂紫煙”的壯觀景象盡收眼底。《會台別業記》中還說:“自漢唐以來,項羽追章邯、曹操夜襲呂布,四臨其地,至石勒,邴元真,王先之相繼為難。”
舊城鎮葵堌堆村,西臨黃河,春秋時期齊桓公曾在此與諸侯多次會盟。清鹹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之後,葵堌堆緊鄰河道,古建築被沖毀,遺址也被深埋在地下,古會也轉移到了舊城,現僅存漢白玉柱杵一尊,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重修塔院寺廟碑一截。1995年縣文物管理所樹立了“葵丘堌堆塔院寺古遺址”石碑。經文物部門勘探,葵丘堌堆遺址包含龍山時代、商、周和漢四個時期的遺存;塔院寺記憶體有明代廟碑一座。葵丘堌堆春秋時期多次作為諸侯會盟之所,遺址內涵豐富,延續時代長,文化底蘊濃厚,對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015年7月,葵堌堆被列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
在省人社廳第一書記幫扶下,葵堌堆村共投入資金2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村里已開發流轉土地1000多畝,重點種植了果木和開發了特色果菜大棚、太陽能清潔能源等項目,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田園式綠色生態新鄉村。
熱烈祝賀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葵堌堆揭牌大會圓滿成功!祝福葵堌堆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繁榮昌盛!
熱情好客的葵堌堆人誠摯歡迎社會各界仁人志士前來考察觀光、投資興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