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迎良生於1955年8月,1975年1月應徵入伍,1981年復員後,他利用自己家10多畝地發展庭院經濟,引領民眾共同致富。2005年8月1日, 董迎良和民眾排水處理暴雨災情,不幸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迎良
- 出生日期:1955年8月
- 逝世日期:2005年8月4日
- 入伍時間:1975年1月
人物簡介,不幸殉職,送別董迎良,
人物簡介
董迎良生於1955年8月,1975年1月應徵入伍,1981年復員後,他利用自己家10多畝地發展庭院經濟,引領民眾共同致境匙她富。
不幸殉職
2005年8月1日的暴雨一直持續了3天,靠近商周運河北岸的大仵鄉溝流廟村70多畝經濟田,因為地勢低洼,積水深達兩尺多。8月4日,早早來到鄉政府為雙女戶村民辦理計畫生育優撫金的該村黨支部書記董迎良,憂心忡忡地向鄉長程慎志匯報了災情,程慎志要求董迎良要儘快排水、最大限度地減少村民的經濟損失。
回到村里,董迎良立即安排了幾位年輕的村民去調試水泵,自己去檢查電線;下午6點半鐘,董迎良和村民王洪祥一前一後到地里放線,打算第二天早晨開始抽水。王洪祥帶著一捆電線先從西邊的一條大路上轉到運河北岸,由於放線地點距離這條道路較遠,董迎良就從南岸涉水游到北岸。連續幾天的暴雨使運河水面加寬到30多米,王洪祥當潤局踏時看著董迎良很疲憊,就勸他說今天別幹了,明天再乾。董迎良笑笑說:“今辨斷故簽兒個的活還是今兒個幹完吧,不然就耽誤明天的事了,可能是我中午沒吃好飯,我歇一會就榆簽院催沒事了。”
歇了有十多分鐘,董迎良就用嘴銜著電線頭向南岸游去。由於身體勞累,當董迎良游至離河岸還有5米多的時候,已精疲力盡,他在河中努力掙扎了幾下就沉入水中,永遠離開了人世……
送別董迎良
董迎良不幸殉職的訊息傳出,當天晚上,全村老少沉浸在極大的悲痛之中,許多村民傷心得連晚飯都沒有吃。連日來,村民們總是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自覺緬懷董迎良:因為他們忘不了酷暑嚴寒下那個忙碌的身影,他們忘不了他聊起東家的長西家的短那個充溢親情的聲音,他們更忘不了春夏秋冬里那個總是一身樸素衣衫的憨厚模樣。
溝流廟村村民怎能忘記:是他,將自家的豬崽以每市斤比市場價便宜幾毛錢的價格賒銷給村里幾家飼養戶,而且還是賣了大豬才收小豬崽的賬,讓他們家家奔上了致富路;是他,沒有收取民眾的一分錢,跑省、市、縣爭取資金,修好了兩公里長的柏油路,此路從商周公路一直延伸到村里;是他,組織村民與縣種子公司合作培育優質小麥種子,使該村的土地每畝增收300元;是他,選好地點,找來商戶,入住該村收購木材……
德政千古事,甘苦寸心知。
幾年來,全村150戶,已經有40家住上了二層樓,笑詢講進村問問,幾乎每家都說,是董迎良帶領民眾脫貧致富蓋起來的……
1951年參軍,今年70多歲的老復員軍人董迎富和董迎良都是部隊復轉的軍人,倆人有著比較多的“共同語言”,董迎富清晰地記得董迎良愛和他說的話,“咱是轉業軍人,是黨員幹部,再苦再累也義不容辭,只要咱肯用心去做,把黨員這個稱號當成一種責任,這責任就會化成一種動力,再難的事也辦得成。”
“人活著不能光為了自己,要盡力為別人做點事!不論在哪裡都要有個好名聲,一定要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
這是董迎良經常對在北京打工今年19歲的大兒子董紅賓說的話。董迎良正是懷著這樣的仁愛之心為村民做事。 人物事跡
———1996年夏天,鄉水利站為溝流廟村打了3眼機井,白天他帶領村民抽水,下井筒,晚上他安排村民都回家好好休息,他一個人睡在施工現場連續值班7天。
———2003年春天,舉國上下抗擊非典,他將自家的電線和布篷無償提供給村里使用,並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攤班時堅守在路口,不攤班時巡迴檢查。麥收季節,村民馮進財在新疆打工未舟婆漿歸,家中種有4畝小麥,妻子李素貞還帶著兩個不滿5歲的孩子。董迎良幫她割麥、拉麥、脫麥,一直幫她把活幹完。那年50多歲的村民張永軍,兒子在外參軍,妻子臥病在床,董迎良幫他大幹一天一夜,直到把他家的7畝小麥收完才回到自己的家中。
———今年62歲的村民王長軍,兩個兒子均外出打工,今年7月中旬的一場大雨,將他家東屋裡的500多公斤小麥泡了起來,董迎良正巡查村裡的幾戶老土坯房,發現情況,他自己將小麥一袋袋轉移到堂屋裡,王長軍見人就夸:“下雨了,董迎良不是回家跑,卻總是要店欠到村里串串,看誰家積水沒有,有危險沒有,他這個人就是操心。”
———今年30歲的村民董新峰介紹說,董迎良只要遇到村裡有人找他辦事,無論大事小事他都非常熱心。比如有人在鄉派出所辦了身份證,只要把手續交給他,他就會主動替你去領,而且從來不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今年63歲的村民董清太介紹說:“他就是慌得很,誰家要是丟個豬啦、羊啦,只要跟他說一聲,他寧願撇下自己的活不乾,也要幫人家去找。”
人心是秤,有口皆碑。老董走了。老百姓卻會永遠想起他,因為他似一面飄揚的黨旗,為第二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續寫了又一壯麗詩篇!
———2003年春天,舉國上下抗擊非典,他將自家的電線和布篷無償提供給村里使用,並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攤班時堅守在路口,不攤班時巡迴檢查。麥收季節,村民馮進財在新疆打工未歸,家中種有4畝小麥,妻子李素貞還帶著兩個不滿5歲的孩子。董迎良幫她割麥、拉麥、脫麥,一直幫她把活幹完。那年50多歲的村民張永軍,兒子在外參軍,妻子臥病在床,董迎良幫他大幹一天一夜,直到把他家的7畝小麥收完才回到自己的家中。
———今年62歲的村民王長軍,兩個兒子均外出打工,今年7月中旬的一場大雨,將他家東屋裡的500多公斤小麥泡了起來,董迎良正巡查村裡的幾戶老土坯房,發現情況,他自己將小麥一袋袋轉移到堂屋裡,王長軍見人就夸:“下雨了,董迎良不是回家跑,卻總是要到村里串串,看誰家積水沒有,有危險沒有,他這個人就是操心。”
———今年30歲的村民董新峰介紹說,董迎良只要遇到村裡有人找他辦事,無論大事小事他都非常熱心。比如有人在鄉派出所辦了身份證,只要把手續交給他,他就會主動替你去領,而且從來不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今年63歲的村民董清太介紹說:“他就是慌得很,誰家要是丟個豬啦、羊啦,只要跟他說一聲,他寧願撇下自己的活不乾,也要幫人家去找。”
人心是秤,有口皆碑。老董走了。老百姓卻會永遠想起他,因為他似一面飄揚的黨旗,為第二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續寫了又一壯麗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