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教增

董教增(1750—1822)字益甫,江蘇上元人,清朝大臣。乾隆四十五年,南巡,召試舉人,授內閣中書。五十一年,成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散館改吏部主事,累遷郎中。二十五年,入覲,乞病未允,道光元年,乃得請歸。二年,卒,賜恤,諡文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教增
  • 別名:字益甫
  • 出生日期:1750
  • 逝世日期:1822
  • 職業:清朝大臣
  • 籍貫:江蘇上元
人物生平,評價,

人物生平

嘉慶四年,以道員發四川,次年,授按察使。峨眉、雷波二廳銅鉛各廠,毗連夷地。奸民與爭界,焚夷巢,倮夷糾涼山生番為變,教增率兵往,議者多主剿,教增不可,廉得漢奸構釁者十一人,夷匪首事者六人,集眾誅之,夷情帖然。仁宗以教增不煩兵力,而遠夷心服,諭獎有加。尋調貴州。九年,遷四川布政使。十二年,擢安徽巡撫。寧國、池州、廣德各屬,舊有棚民,植雜糧為業。戶部慮妨民田,議遣回籍。教增言:“棚民既立室家,難復遷徙。且所種多隙壤,於民田無損,於民食有益,第約束之而已。”從之。又言:“徽、寧等府巨室,向有世仆,出戶已久,告訐頻仍,請嚴杜妄訟,凡世仆以現在是否服役為斷;其出戶及百年者,雖有據亦開豁為良。”得旨允行,著為例。
十五年,調陝西。興安七屬,舊食河東引鹽。乾隆間,課攤地丁,其後復歸商運。地介川、楚,土鹽侵礙,運艱費重,引課多虧。教增請循鳳翔例,改食花馬池鹽,引歸民運,課按丁攤,以恤商力。又榆林、綏德、吳堡、米脂四州縣,向食土鹽,官給票銷售。前撫方維甸請用部引,以二百斤為率,凡萬一千三百餘引,民力難勝。教增規復其舊,由州縣頒發小票,每票五十斤,民皆便之。時南山善後倚漢中知府嚴如熤,能盡其才,不拘文法,歲歉請賑,逾限破例,上陳得允。
十八年,調廣東。先是百齡銳意滅海寇,曾貽教增詩云:“嶺南一事君堪羨,殺賊歸來啖荔支。”既而張保仔就撫,教增報書曰:“詩應改一字為‘降’賊歸來也。”百齡愧之;至是承其後,諸降人桀驁,為閭閻害,懲治甚力,然未嘗妄殺。廣州府有死囚,值赦減等改軍而逃,獲之,論重辟,按察使持之堅,教增以律不當死,齗齗與辯,此囚卒免死。
二十二年,擢閩浙總督。先是海寇未平,禁商民造船高不得逾一丈八尺,小不任重載,難涉風濤,沿海多失業。教增以寇平已久,請免立禁限,以從民便,允之。福清武生林彌高者,健訟包糧,阻眾不納,邑令躬緝,為其黨邀奪,官役並傷,令文武往捕獲,彌高嗾其黨劫持,通縣抗徵。教增親鞫得彌高罪狀,立斬以徇,諸郡慴懼,強宗悍族抗欠者,皆輸納如額。奏入,詔嘉其能。臨海民糾眾毆差,致釀大獄。巡撫楊頀坐褫職,命教增兼權浙撫,鞫治之。漳、泉兩郡多械鬥殺人,官吏往往不能制。龍溪令姚瑩捕渠魁五人,杖斃之。巡撫疑其違制,教增曰:“刑亂國宜用重典。”優容之,悍俗稍戢。張保仔就撫後,改名寶,官至澎湖副將,時論猶指斥。教增責令捕盜,奔走海上,盜平而寶亦死。

評價

教增有識量,強毅不阿。官四川時,力矯豪奢,崇節儉,宴集不設劇。總督勒保以春酒召,聞樂而返;亟撤樂,乃至,盡歡。嘗言“刻於己為儉,儉於人為刻”,時嘆為名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