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摶霄(?-1359) 元朝將領。字孟起,磁州(今河北磁縣)人。曾參與鎮壓元末農民起義,戰功卓著。
基本介紹
- 本名:董摶霄
- 別稱:董忠毅公
- 字號:字孟起
- 所處時代:元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磁州
- 出生時間:不明
- 去世時間:1359
- 主要作品:無
- 主要成就:鎮壓元末農民起義
- 性別:男
董摶霄(?-1359) 元朝將領。字孟起,磁州(今河北磁縣)人。曾參與鎮壓元末農民起義,戰功卓著。
董摶霄(?-1359) 元朝將領。字孟起,磁州(今河北磁縣)人。曾參與鎮壓元末農民起義,戰功卓著。...
毛貴也從山東二次率軍北上,在河北南皮縣趕上正在調防的董摶霄、董昂霄兄弟所領的元軍。冤家路窄,毛貴沒有再給二董機會,率軍乘黑夜進擊。茫茫夜色中,紅巾軍...
元朝見山東形勢不妙,調派江淮行樞密院副使董摶霄為山東宣慰使,與知樞密院事布蘭奚一同率軍進入山東,但均為毛貴擊退。四月底,毛貴所部又克莒州、濱州,並西進...
董摶霄(?-1359) 元朝將領。字孟起,磁州(今河北磁縣)人。曾參與鎮壓元末農民起義,戰功卓著。後被義軍首領毛貴擊殺,贈宣忠守正保節功臣、榮祿大夫、河南行省...
江浙平章教化、濟寧路總管董摶霄也攻陷安豐(今安徽壽縣)。十二年正月,劉福通將韓兀奴罕擺脫敵人的圍剿,挺進河之北,進攻東明。二月,克滑、浚二州,進克開州(今...
十一月,辛丑,山東道宣慰使董摶霄,復請令江淮等處各枝官軍,分布連珠營寨,於隘口屯駐守御,且廣屯田以足軍食,從之。汾州桃、杏花。...
彭瑩玉攻占杭州,元廷大為震驚,急令大將董摶霄率部反攻。七月二十六日,彭、項敗出杭州,引軍北略,連下湖州、常州、江陰、京口、江寧等城,直逼戰略重鎮集慶(...
董摶霄人運法,糴米輸軍前。且令四方贖鍰及捐納事例者,輸粟於邊,以撫饑民。又言:“兵法撫、剿並用,非撫賊也,撫饑民之從賊者耳。今斗米四錢,已從賊者猶...
史臣曰:“以董摶霄之智勇,而使受節制於紐的該、卜蘭奚等,往來奔命,死於盜賊,悲夫!余闕兼資文武,守孤城以抗方張之寇。闕嘗曰‘男子當生為韋孝寬,死為張巡...
元董摶霄從濠州奔援江南,襲陷杭州,項普略、彭瑩玉戰死(彭瑩玉之死有三說,除在杭戰死外,一說在本年九月在徽州戰死,另一說為次年在江西瑞州戰死。)。杭城...
賊逃到接待寺中,董摶霄塞其門,用火焚之,賊兵皆被燒死,遂復杭州。鹽橋上有廣福廟,祀蔣氏三兄弟。據《廣福廟志》所載:蔣氏三兄弟崇仁(七郎)、崇義(八郎)、...
《元史·董摶霄傳》:“賊眾突至 摶霄 前,捽而問曰:‘汝為誰?’ 摶霄 曰:‘我 董老爺 也。’”明 朝鮮 李民宬《敬亭先生續集·朝天錄》:“軍門(袁可立...
時值參政董摶霄收復杭州,進軍徽州、饒州。姚璉進獻《討伐十策》,董摶霄大奇。後以病辭官,隱居歙南深渡鳳池島,人稱“鳳池先生”。十八年十二月,朱...
樞密院判官董摶霄,從丞相托克托征高郵,分戍鹽城、興化,賊巢在大縱、德勝兩湖間,凡十有二,悉剿平之;即其地築芙蓉寨,賊入,輒迷故道,盡殺之,自是不敢復犯...
“四次辭官”即第一次授浙會稽教諭避之;第二次是至正九年(1349年)讓其侄子顧良左代任;第三次是至正十四年(1354年)二月,江浙行省參政董摶霄除水軍副都...
董文炳 董存瑞 董其武 董龐兒 董摶霄 董振堂 蔣琬 蔣楷 蔣介石 蔣先雲 蔣光鼐 蔣百里 蔣經國 蔣國柱 蔣翊武 蔣維平 蔣福成 蔣鼎文 粟裕 覃健 喻培倫 跖 景廷...
彭瑩玉攻占杭州,元廷大為震驚,急令大將董摶霄率部反攻。七月二十六日,彭、項敗出杭州,引軍北略,連下湖州、常州、江陰、京口、江寧等城,直逼戰略重鎮集慶(...
第二年,義軍又與元軍統帥董摶霄激戰,鮮血染紅了得勝湖。得勝湖岸邊有魏家舍,位於林湖鄉湖東口和灣朱莊之間的車路河段的“S”形大彎西水灣處。東界陳寬莊,...
次年春,毛貴率軍連克膠州、東平、濟南等地,穩定山東局勢後,即出師北伐,兵入河北,在南皮大敗元軍,擊殺元河南行省右丞董摶霄。三月,攻克薊州(今天津薊縣),...
濟寧路總管董摶霄,奉詔從江浙平章嘉琿進征安豐,至合肥定林站,遇賊,大破之。時朱皋、固始賊復猖獗,軍少不足以分討,有大山名寨及芍陂屯田軍,摶霄皆獎勞...
董摶霄巧運軍糧 吳履巧解糾紛 劉大夏計亡魯麟 王瓊計捕江彬 阿醜諷諫除太監 不用權勢的嚴訥 周忱的日記 借錢被詐 挖銀不得反失銀 老婦設騙局 崇禎皇帝除奸...
拼音liánzhūyíng 注音ㄌㄧㄢˊㄓㄨㄧㄥˊ 引證解釋連珠寨。《元史·董摶霄傳》:“為今日計,莫若於黃河上下,並瀕淮海之地,及南自沭陽,北抵沂、莒、贛榆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