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峰萬壽宮

董峰萬壽宮

董峰萬壽宮,又名聖姑廟,位於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上董峰村。董峰萬壽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明、清時重修。

董峰萬壽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285平方米,二進院落,中軸線上建有山門、三教殿、倒座戲台、玉宇石亭、聖姑殿。山門額置匾,額題“萬壽宮”三字。董峰萬壽宮內保存有很多的碑刻和壁畫,為元代立國前期當地民間民俗信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源與素材。

1986年12月23日,董峰萬壽宮被高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6月10日,董峰萬壽宮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董峰萬壽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峰萬壽宮
  • 地理位置: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上董峰村
  • 所處時代:元至清 
  • 占地面積:1285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8:00-16:00
  • 文物編號:7-0821-3-119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別名:聖姑廟 
  • 門票價格:免費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三教殿,聖姑殿,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歷史文化,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董峰萬壽宮始建。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萬壽宮再次重修。此後明、清歷代,均有修繕。
1988年至1989年,高平市文物局主持對三教殿、聖姑殿進行維修。
董峰萬壽宮
董峰萬壽宮

建築格局

董峰萬壽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285平方米,二進院落,現存的三教殿、聖姑殿為元代建築,其餘皆為清代建築。沿中軸線上建有山門、三教殿、倒座戲台、玉宇石亭、聖姑殿。

主要建築

三教殿

三教殿是董峰萬壽宮內的主要建築,位於山門與聖姑殿之間。面闊進深各三間,平面呈正方形,單檐歇山頂九脊式,簡板布瓦,琉璃脊飾,出檐深遠。周檐石柱抹角,結構沿襲宋制。殿內東西牆上遺存部分壁畫,內容為諸仙女的形象及活動,面部豐潤,衣飾富麗,線條剛勁有力,猶如永樂宮壁畫,為建殿時原作。

聖姑殿

聖姑殿面闊五間,單檐懸山頂,柱頭斗拱五鋪作雙昂,清代在殿前檐及兩山續建圍廊。明間特寬,用大額枋及綽幕枋承托,殿中木雕神龕,塑馬仙姑臥像一軀,頭東足西,合目而睡,姿態慈祥,比例勻稱,可與晉祠塑像媲美。

文物遺存

  • 碑刻
董峰萬壽宮內保存有很多碑刻,其中記載了董峰萬壽宮的來歷和重修撰文。其中元碑4通,明碑3通,清碑7通。
  • 壁畫
董峰萬壽宮三教殿內東西牆上殘存元代工筆重彩道教壁畫約5平方米,內容多為諸仙女、參拜的朝臣,面形豐潤,線條剛勁有力,為建殿時(元代)原作,較為珍貴。
董峰萬壽宮
董峰萬壽宮壁畫

文物價值

董峰萬壽宮內保存有很多的碑刻和壁畫,為元代立國前期當地民間民俗信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源與素材。

歷史文化

得名由來
相傳元代有一位仙姑,姓馬,原籍河北永年,尋訪到這裡篤意修仙,並在當地為百姓治病療疾,受到了當地人的愛戴與尊敬。後來馬仙姑正襟而死,而大家卻常見其“星冠霞帔、步虛往來”,當地人感其恩惠,弟子吳之顯趁機倡議建廟祭祀。馬仙姑去世後第四年即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年),吳之顯牽頭創建了仙姑殿。

保護措施

1986年12月23日,董峰萬壽宮被高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6月10日,董峰萬壽宮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董峰萬壽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董峰萬壽宮位於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上董峰村。
上董峰村

交通信息

自駕:從高平市出發,沿S227省道1.4千米,轉入S331省道行駛3千米,即到達高平市原村鄉上董峰村董峰萬壽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