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鎮地處濟南市歷城區,全鎮總面積64.45平方公里,人口4.9萬人,北臨濟南國際機場,南依膠濟鐵路大動脈,西接濟鋼工業區,東連著名的龍山古文化發源地和白雲湖旅遊度假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鎮總面積64.45平方公里,轄4個辦事處,49個行政村,4.6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董家鎮
- 所屬地區:山東濟南
- 郵政區碼:250105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 機場: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 火車站:濟南站、濟南東/西站
- 車牌代碼:魯A
名稱由來
基礎設施
交通條件
環境氣候
資源狀況
農業發展
教育科技
文化衛生
勝果寺
老龍灣
福順醬園
相關信息
農產品
下轄村
所屬學校
明崇禎十三年(1640)屬巨冶河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屬東北鄉。民國十三年(1924)屬老僧口鄉。1948年董家區。1950年設第四區董家鄉。1956設董家區董家集鎮鄉。1958設平原公社。1959屬平原公社董家管理區。1961年將平原公社改稱董家區。1968年撤區改為董家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改稱董家區,1985年撤區設立董家鎮至今。
董家莊 位於濟青高速公路以南,膠濟鐵路北側,東為東楊之有,西鄰姚家莊,北為荀家莊。849戶,2928人。設董家莊村民委員會。農曆三、八日逢集。1951年5月曾為歷城縣政府駐地。
明洪武年間(1368-1398),董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後遷至濟南經商),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董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北保泉二:董家莊,三、八日集”,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二:董家莊”。
小達子營 位於董家莊以北4.5公里,東鄰西折腰柳樹村,南為曹官莊。59戶,223人。設小達子營村民委員會。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因黃河洪水遭災,住戶由“達子營”遷下建村,沿稱小達子營。
西折腰柳樹村 位於董家莊以北4公里,東鄰大張莊,西為小達子營。111戶,414人。設西折腰村村民委員會。村有古建築三教堂。
宋代,稱折腰柳樹村,曾稱十家柳樹。當初,趙王河從村中穿過,河岸有棵柳樹從南岸探到北岸,在樹身上能行人推車過河。船隻經此必須免桅桿方能通過。俗有“宋過九江口,不過折腰柳”之說,而得名折腰柳樹村。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平安四:十家柳樹”,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平安四:折腰柳樹村”。以後分為兩村,加方位沿稱西折腰柳樹村。
東折腰柳樹村 位於董家莊以北4公里,東為大張莊,西鄰西折腰柳樹村。110戶,375人。設東折腰村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西折腰柳樹村同。加方位沿稱東折腰柳樹村。
大張莊 位於董家莊以北4公里,趙王河西岸,東鄰小張莊,西為東折腰柳樹村。351戶,1423人。設大張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98-1398),稱張家莊。張浩、張坤、張壇三兄弟率眾人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以後沿稱大張莊。
小張莊 位於董家莊以北4公里,趙王河西岸,東為張安村,西鄰大張莊。44戶,139人。屬大張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原稱臥樂士張家莊,亦稱張家莊。明洪武年間(1368-1398),張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臥樂士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臥樂士莊”(何為臥樂士無考)。約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曾改稱辛福莊。後沿稱小張莊。
小許家莊 位於董家莊西北4公里,濟青高速公路北側,南為林家村,東北鄰曹官莊。61戶,202人。設小許家莊村民委員會。
清康熙年間(1662-1722),許、宋、楊、王諸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居簡家屯後,王桂真在此為許家種菜定居建村。沿稱小許家莊。
曹官莊 位於董家莊西北4公里,劉公河東岸,西南鄰小許家莊,北為小達子營。187戶,671人。設曹官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曹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曹官莊。以後李劉二氏又從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曹氏雖遷居路家窪,但此村仍稱曹官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曹官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閔孝五:曹官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閔孝五:曹官莊”。
江家莊 位於董家莊西北3公里,東鄰邢家窪,南為任家莊。340戶,1136人。設江家莊村民委員會。
曾稱杏元村。田氏早居建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江氏又從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後因江姓戶增多,改稱江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江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閔孝五:江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閔孝五:江家莊”。
崔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北2公里,濟青高速公路南側,東鄰王新村,北為蘇新村。204戶,747人。設崔家莊村民委員會。
據《崔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始祖崔訓、二世崔英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崔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北保泉二:崔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莊鄉北保全二:崔家莊”。
蘇新村 位於董家莊以北3公里,濟青高速公路北側,東為張安村,南鄰崔家莊。361戶,1282人。設蘇新村村民委員會。
元末明初,稱杏元屯,亦稱蘇家新屋頭。相傳,當年“北國達子”入侵時,忌諱住有屯、閘字樣的地方,故取名杏元屯以避騷擾。到明洪武年間(1368-1398),蘇、趙二氏從直隸(河北省)棗強又遷入。因蘇家在路旁建新屋一座,受過往行人稱讚,曾改稱蘇家新屋頭。以後沿稱蘇新村。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營聲碼路:杏元屯”,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北保泉二:新屋頭”,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二:蘇家辛屋頭”。
王新村 位於董家莊以北2公里,濟青高速公路南側,南為荀家莊,西鄰崔家莊。274戶,936人。設王新村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王家新屋頭。王京川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來時已有王姓定居,因蓋新屋一座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志縣誌》“虞山路:新屋頭”,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辛屋頭”,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王家辛屋頭”。以後沿稱王新村。
路家窪 位於董家莊以西3.75公里,東為謝家屯,北鄰寇家莊。215戶,839人。設路家窪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98-1398),路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此處地勢較低洼而得名路家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營城路:路家窪”,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閔孝五:路家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閔孝五:路家窪”。
寇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西3.5公里,劉公河西岸,東為任家莊,北鄰林家村。172戶,577人。設寇家莊村民委員會。
曾稱呂家莊。因呂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明洪武年間(1368-1398),寇氏又從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後因呂姓戶絕,寇姓住戶增多,故改稱寇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寇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閔孝五:寇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閔孝五:寇家莊”。
林家村 位於董家莊西北3.5公里,濟青高速公路南側,東為江家莊,南鄰寇家莊。93戶,343人。設林家村村民委員會。
曾稱韓窯莊。韓、楊二氏早居建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林松與起巒、起鳳二子,由福建到直隸(河北省)後,又從直隸棗強遷入。後韓姓戶絕,林姓住戶增多,改稱林家村。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林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閔孝五:謝家屯”。
任家莊 位於董家莊西北2.5公里,東鄰邢家窪,南為謝家屯,北鄰江家莊。192戶,651人。設任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任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任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東北鄉閔孝五:任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董家鄉閔孝五:任家莊”。
邢家窪 位於董家莊西北2.25公里,西南鄰任家莊,西北為江家莊。396戶,1394人。設邢家窪村民委員會。
元末明初,稱宋官莊。鐘氏早居於此。明洪武二年(1369),邢法興從直隸(河北省)棗強先遷至李家莊,後與其三代子孫又遷入。因此處地勢低洼,而改稱邢家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邢家窪”,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閔孝五:邢家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閔孝五:邢家窪”。
趙家橋 位於董家莊以西1.5公里,南為西方家,西鄰謝家屯。110戶,405人。設趙家橋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趙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當時,因地處河道建有橋樑,而沿稱趙家橋。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趙家橋”,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趙家橋”。
姚家莊 位於董家莊西北1公里,西南鄰趙家橋,北為於家屯。374戶,1323人。設姚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姚成南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北鄉南會清三:姚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姚家莊”。
荀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北1.25公里,西鄰於家屯,北為王新村。60戶,187人。設荀於村民委員會。
據《荀氏家譜》記載:荀永年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荀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荀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荀家莊”。
於家屯 位於董家莊以北1.5公里,東鄰荀家莊,西為邢家窪。63戶,300人。屬荀於村民委員會。
曾稱趙莊。明洪武年間(1368-1398),趙天祥,無天左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約在清代後期,于氏又遷入。因於鳳山曾在濟南府為官,改稱於家屯。
院後 位於董家莊東北1.25公里,東鄰季家寨,西為荀家莊。223戶,778人。設院後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原名臥龍村。劉川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而得名。以後王金、王銀又遷入。因村前曾重修“勝國寺”院一座,以寺院在前,村在其後,沿稱院後。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園后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院后庄”。
裴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西3.5公里,東鄰西楊家,北為路家莊。431戶,1514人。設裴家莊村民委員會。
元至正年間(1341-1368),裴氏早居建村而得名裴家莊。到明洪武年間(1368-1398),張、劉、宋、王諸氏先後又從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後裴姓戶雖絕,仍沿稱裴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營城路:皮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閔孝五:皮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閔孝五:裴家莊”。
西方家 位於董家莊以西1.5公里,南鄰西楊家,北為趙家橋。83戶,307人。設西方家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楊氏諸戶由直隸(河北省)棗遷此建村。當時,附近兩個村鬧瘟疫,病死者甚多。有的住戶便遷居村東(南留村),留下者即得名北留村。後因楊姓住戶增多,改稱楊家莊。俗言,有楊(羊)必須有方(放)羊者,才能人畜興旺,又改稱方家莊。後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西方家。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營城路:方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西方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西方家莊”。
西楊家 位於董家西南2公里,劉公河東岸,西為裴家莊,北鄰西方家。33戶,144人。沒西楊家村民委員會。
曾稱南留村,亦稱楊家莊。村名來歷及沿革與西方家同。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楊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楊家莊”。後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西楊家。
張安村 位於董家莊以北3.5公里,濟青高速公路北側,東南為王合,西鄰蘇新村。132戶,503人。設張安村村民委員會。
1968年,歷城縣南山區因修建錦繡川水庫占地,由政府移民辦公室統一組織安排,住戶由西營公社大莊搬遷至此建村。因地處張而莊大隊和新安家之意,得名張安村。
王合 位於董家莊東北3.5公里,濟青高速公路南側,東鄰城角巷,南為張而莊。103戶,379人。設王合村民委員會。
曾稱溫家莊,溫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王浩、王合兄弟從直隸(河北省)棗強又遷入。因溫姓戶絕,曾改稱王浩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野可路:王浩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北保泉二:王浩家莊”。以後,前來投奔王家兄弟定居者甚多,而沿稱王合。
張而莊 位於董家莊東北3.25公里,東為蘇家莊,北鄰王合。702戶,2368人。設張而莊村民委員會。農曆二、七日逢集。
曾稱左二莊,因左氏早居建村而得名。明洪武年間(1368-1398),王京川率眾人又從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當時一條河流把村隔開,改名張二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野河路:張而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北保泉二:張兒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二:張二莊,二、七日集”。以後沿稱張而莊。
城角巷 位於董家莊東北4.5公里,南為西郭莊,西鄰張而莊。366戶,1384人。設城角巷村民委員會。
唐代稱程家巷。相傳,此處原為古平陵城一條街巷而因名。明洪武二年(1369),劉、韓二氏又從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以後沿稱城角巷。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野河路:程家巷”,清乾隆《歷城縣誌》 “正東鄉北保泉一:城角巷”,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城角巷”。
東郭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6.5公里,東南鄰三官廟,東北為城子村。100戶,350人。設東郭莊村民委員會。
曾稱篦子郭家莊。相傳,唐代此處原為平陵城一條經商篦子的街巷,郭氏又早居於此,亦稱郭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城》“東北鄉明賢二:郭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二:郭家莊”。1958年,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東郭莊。
城子村 位於董家莊東北7.25公里,巨野南岸,東鄰三官廟,西南為東郭莊。134戶,485人。設城子村村民委員會。
曾稱鵝鴨城。相傳,唐代為“全節縣”城故址,亦稱城子莊。史志記載:《山東通志》“唐武德二年(619)滿歸國於此置全節縣”,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城子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明賢三:城子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明賢三:城子莊”。以後沿稱城子村。
季家寨 位於董家莊東北2公里,西鄰院後,東北為張而莊,東南為東楊家。296戶,986人。設季家寨村民委員會。
明洪年間(1368-1398),季少亭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季家寨”,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季家寨”,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季家寨”。
東楊家 位於董家莊以東2.5公里,東鄰徐家莊,北為季家寨。263戶,922人。設東楊家村民委員會。
曾稱南留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楊宵六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入,乞討稱楊家莊。到三世又有住戶遷入,仍沿稱楊家莊。
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楊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明賢十三:楊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明賢十三:楊家莊”。以後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東楊家。
徐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3公里,西鄰東楊家,東北為呂家村。188戶,654人。設徐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徐伯宜率眾人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虞山路:徐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徐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徐家莊”。
蘇家莊 位於董家莊東北3.5公里,東南鄰西郭莊,西為張而莊。133戶,484人。設蘇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蘇連順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蘇姓戶絕後,曾改稱蘇家墳。到萬曆年間(1573-1620),又有住戶由徐家莊遷入,仍沿稱蘇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奉山城路:蘇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北保泉一:蘇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北保全一:蘇家莊”。
呂家村 位於董家莊以東3.5公里,西南鄰徐家莊,東北為西郭莊。289戶,1037人。設呂家村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呂敬先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呂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北保泉二:呂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秀北保全二:呂家莊”。
西郭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4公里,東鄰呂家村,北為城角巷。127戶,487人。設西郭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曾稱郭家莊。郭氏朝友、朝臣、朝亮兄弟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而得名(朝臣、朝亮後又遷居章丘縣)。後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西郭莊。
時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5.5公里,南為溫家莊,西鄰西郭莊。284戶,984人。設時家莊村民委員會。
曾稱十家莊。相傳,明代村里原有一座昆廬寺,寺內文王殿檐頭上由10塊石頭砌壘,以象徵十家為吉祥之兆而得名。以後沿稱時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時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明賢二:時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二:時家莊”。
溫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5.75公里,南為衛東新村,北鄰時家莊。289戶,1145人。設溫家莊村民委員會。農曆四、九日逢集。因三峽庫區工程擴容,國家統一動遷安置移民,2004年8月,易興剛、易炳安2戶10人,由重慶市開縣鎮安鎮歇馬村遷此落戶。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溫氏大戶與朱、梁二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溫家莊。後溫姓戶絕,仍稱溫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溫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明賢九:溫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董家鄉明賢一:溫家莊”。
甄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6.5公里,東鄰袁家莊,北為三官廟。145戶,532人。設甄家莊村民委員會。因三峽庫區工程擴容,國家統一動遷安置移民,2004年8月,陳德明、陳寄生、傅六明3戶12人,由重慶市縣鎮安鎮安鎮歇馬村遷此落戶。
元代,曾稱甄喬二莊。因甄、喬二氏早居建村而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王、李、劉諸氏從直隸(河北省)棗強先後遷入,其後,甄喬二氏又遷居它地,而沿稱甄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甄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明賢二:甄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二:甄家莊”。
三官廟 位於董家莊以東7公里,巨野河西岸,東為全節河,西北鄰東郭莊。229戶,846人。設三官廟村民委員會。農曆二、七日逢集。
唐代,稱三官廟。因村處有座三官廟(天官、地官、人官),以廟而得村名。到清乾隆年間(1736-1795),霍氏從全節河又遷入,仍沿稱三官廟。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三官廟”,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明賢二:三官廟”,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二:三官廟”。
袁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7.5公里,巨野河西岸,南為後二舍,西鄰甄家莊。143戶,525人。設袁家莊村民委員會。因三峽庫區工程擴容,國家統一動遷安置移民,2001年8月,周世權、周澤柏、周世安、周召明4戶19人,由重慶市忠縣馨井鎮復旦村遷此落戶。
明代,曾稱袁家莊。以姓氏(後袁姓戶絕)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袁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明賢二:元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二:袁家莊”。
全節河 位於董家莊以東8公里,巨野河西岸,東鄰章丘市境,東南鄰潘新村,西為三官廟。267戶,991人。設全節河村民委員會。因三峽庫區工程擴容,國家統一動遷安置移民,2001年8月,馬萬雲、馬萬清、雷甲成、李宗榮4戶15人,由重慶市忠縣井鎮復旦、天山村遷此落戶。
因地處唐代古城“全節”,又建村在巨野河畔而得名全節河。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巨冶河路:全節河”,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明賢二:全節河”,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二:全節河”。
潘新村 位於董家莊以東8.5公里,巨野河西岸,東鄰章丘市境,西為袁家莊,西北鄰全節河。81戶,302人。設潘新村村民委員會。
明末清初,曾稱潘家新莊。因潘氏家族曾修建潘家寺一座,住戶增多建村而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北鄉明賢二:潘家新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二:潘家辛莊”。以後沿稱潘新村。
衛東新村 位於董家莊以東6公里,膠濟鐵路北側,東鄰五里堂,北為溫家莊。180戶,674人。設衛東新村村民委員會。
1967年,在歷城縣南山區修建錦繡川水庫占地,由政府移民辦公室統一組織規劃而興建。住戶由西營公社大莊遷居於此,為體現時代特徵,得名衛東新村。
曹家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6.75公里,東鄰前二舍,西北為溫家莊。202戶,699人。設曹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曹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明賢一:曹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一:曹家莊”。
前二舍 位於董家莊以東7.5公里,東鄰柿子園,西為曹家莊,北鄰後二舍。114戶,428人。設前二舍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曾稱二舍莊。朱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先遷居柿子園,到十世又遷居分為兩地建村而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明賢一:二舍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一:前二舍莊”。後因此處位前,沿稱前二舍。
後二舍 位於董家莊以東7.5公里,南鄰前二舍,北為袁家莊,102戶,353人。設後二舍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曾稱二舍莊,俗稱後二舍莊。到清康熙年間(1662-1722),馮、社、張、季諸氏從直隸(河北省)棗強又遷入。因此處已有前二舍莊而得名後二舍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党家鄉明賢一:後二舍莊”的記載。以後沿稱後二舍。
柿子園 位於董家莊以東8公里,東鄰師官莊,西為前二舍。404戶,1532人。設柿子園村民委員會。因三峽庫區工程擴容,國家統一動遷安置移民,2001年8月,馬萬軍、馬洪康、馬洪祥、曾小華4戶11人,由重慶市忠縣井鎮復旦、天山村遷此落戶。 元末明初,曾稱土元村。李士元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而因名。以後沿稱柿子園。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平陵城路:柿子園”,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明賢一:柿子園”,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一:柿子園”。
師官莊 位於董家莊以東8.75公里,東鄰章丘市境地杜張水
庫,西鄰柿子園,北為潘新村。43戶,130人。屬柿子園村民委員會。
相傳,元代曾有位學者進京趕考數次皆未中榜,便隱居在此潛心教書育人。後經他教過的學者皆能中榜得舉,事業有成。為紀念其恩師功德,沿稱師官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明賢一:師官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一:師官莊”。
五里堂 位於董家莊以東7.5公里,膠濟鐵路北側,西鄰衛東新村,東北為柿子園。257戶,731人。設五里堂村民委員會。
據村中明代重修觀音堂碑文記載:“歷城縣東明賢鄉間,原龍山鎮五里許,在有觀音堂一處,堂因莊而建,莊取堂而立名,故為五里堂村名之由來”。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東鄉明賢一:五里堂”,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党家鄉明賢一:五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