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董家溝大隊改為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Dǒngjiāgōu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省份:江蘇省
- 性質:歷史地名
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董家溝大隊改為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
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董家溝大隊改為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因董姓立村,莊臨溝而命莊名董家溝。歷史沿革1958年得名董家溝大隊,1983年改為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後趙湖村、前趙湖村、董家溝村...
董溝村民委員會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名,因村委會駐地董家溝自然村而得名。地名含義 村民委員會,為中國大陸地區鄉(鎮)所轄的行政村的的村民選舉產生的民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
董家溝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蕉莊鄉政府駐地蕉莊東北2.5公里。 地處范陽河以東、鳳凰嶺以西,北倚萬福山。董家溝水穿村而過,西入范陽河。村舍沿溝而築,居住分散,為一狹長村落。設一村民委員會。村況簡介 董家溝村共273戶,...
臨縣董家溝學校 臨縣董家溝學校是1966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所在村莊及工作職能。歷史沿革 臨縣董家溝學校於1966年成立,在1987年,縣教體局做出大批量的改動,故現已成為董家溝村民委員會辦公地方。
老爐村村民委員會,村以老爐大隊延續名。歷史沿革 1964年7月從山口大隊劃出,成立老爐大隊,屬董家溝人民公社,1983年改老爐村,2002年11月與山口村合併,稱山口村,屬董家溝街道。地名含義 村以老爐大隊延續名。
因所處地理位置環境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至1952年屬沁源縣第一區,1953年至1957年屬沁源縣支角鄉,1958年至1983年為法中鄉支角大隊,1984年4月25日,因政社分設,由原支角大隊更名為支角村民委員會,2001年成為歷史地名。
董家溝 位於蕉莊鄉政府駐地蕉莊東北2.5公里。 地處范陽河以東、鳳凰嶺以西,北倚萬福山。董家溝水穿村而過,西入范陽河。村舍沿溝而築,居住分散,為一狹長村落。設一村民委員會。共273戶,1,017人。耕地1,171畝。主產小麥、...
古時此地立前地、朱園兩村,後兩村合併,以居後趙湖方位定名前趙湖。歷史沿革 1958年得名前趙湖大隊,1983年改為前趙湖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趙湖村、前趙湖村、董家溝村、王家嶺村四個村民委員會合併後改為趙湖村村民委員會,前...
後以方位定名後趙湖。歷史沿革 1958年得名後趙湖大隊,1983年改為後趙湖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趙湖村、前趙湖村、董家溝村、王家嶺村四個村民委員會合併後改為趙湖村村民委員會,後趙湖村村民委員會後趙湖村村民委員會消失。
王家嶺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王家嶺大隊改為王家嶺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舊時王姓立村,莊靠嶺,以此命莊名王家嶺。歷史沿革 1958年得名王家嶺大隊,1983年改為王家嶺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趙湖村、前趙湖村、董家溝村...
銀廠鄉位於陝西省山陽縣,該鄉原名董家溝,清代溝里煉過銀。該鄉距縣65公里。總面積39平方公里。轄河口、賀家廠、下鍋廠、董家溝4個村民委員會,23個村民小組,分布在16公里長的溝谷兩岸。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4318公頃,常住人口...
地名含義 以地理實體及狼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6月屬蘇村區,1954年6月屬十區,1956年1月屬蘇村鄉,1958年8月屬蘇村人民公社董家溝生產大隊,1983年12月社改鄉,隊改村委會,屬蘇村鄉董家溝村民委員會。1995年 消失。
1990年末,金州區轄鎮8個、鄉9個、街道7個,下轄村民委員會231個、村民小組1339個,居民委員會182個、居民小組1432個。8個鎮:董家溝、滿家灘、亮甲店、登沙河、杏樹屯、三十里堡、大魏家鎮,石河滿族鎮。9個鄉:大孤山、灣里、大李家...
地名含義 以地理實體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6月屬蘇村區。1954年6月屬十區。1956年1月屬蘇村鄉。1958年8月屬蘇村人民公社董家溝生產大隊。1983年12月社改鄉,隊改村委會,屬蘇村鄉董家溝村民委員會。1990年消失。
楊家窩棚 楊家窩棚,1984年設立,1990年廢止。地名含義 因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察哈爾省察南專區赤城縣第八區;1958年-1961年屬後城公社董家溝大隊;1984年屬後城鄉董家溝村民委員會;1990年自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