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寨隸屬於鳳翔街道辦事處南信橋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1.5公里,距離街道辦事處5公里。國土面積1.33平方公里,海拔155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3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11.5畝,其中人均耕地0.81畝;有林地48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0戶,有鄉村人口139人,其中農業人口137人,勞動力7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6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3.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5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董家寨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面積:1.33平方公里
- 人口:139人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17℃
村莊由來,政區人口,經濟發展,基礎設施,農村經濟,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村莊由來
同治《即墨縣誌》及《即墨鄉土志》均標有此名。
政區人口
位於窪里南5公里處。該村主要有4個姓,董姓98戶,聶姓10戶,王姓2戶,何姓1戶,總共111戶,351人。其中:男173人 ,女178人,青壯年勞動力198人。
經濟發展
全村占地面積892.4畝,耕地478畝,其中糧田面積267畝,樹林247.9畝。生豬存養118頭,雞存欄190隻。農業機械總動力230馬力,汽車2輛,機車78輛,電視124台,有線電視入戶率為90%,電話86部。
全年經濟總收入280萬元,其中:工業收入3萬元、農業收入27.5萬元、漁業收入112萬元,畜牧飼養收入32.5萬元、林業收入10萬元,建築收入20萬元、運輸業收入13萬元,餐飲收入51萬元,服務業收入3萬元,其它收入8萬元。村民人均收入5239元,人均占有糧食460公斤。衛生室1處。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不存在飲水困難。有30戶通電,有2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 96.67%和 96.6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戶(分別占總數的 83.33%和76.67 %)。到街道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多數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 1輛,機車7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8戶。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在磚混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3.9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8.77萬元;畜牧業收入15.07萬元;林業收入0.68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4.93萬元;工資性收入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5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1.5畝(其中:水田45.4畝,旱地66.1畝),人均耕地0.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8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70.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8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有荒山荒地300畝,其他面積1100.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2009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8.7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8.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種植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第一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戶,共鄉村人口139人,其中男性74人,女性65人。其中農業人口137人,勞動力7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街道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街道衛生院4公里。該村建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南信橋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鳳翔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人,其中小學生22人,中學生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1.5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5人,黨員中男黨員4 人,女黨員1人。該村有團員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