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草蟲圖

葡萄草蟲圖

《葡萄草蟲圖》是宋代畫家林椿創作的一幅設色扇面畫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繪葡萄累累垂掛,蜻蜓、螳螂、蟈蟈、蝽象伏於藤蔓綠葉間,富有生活氣息。昆蟲以雙鉤填彩繪製,用線剛柔相濟,表現出不同的質感,如蜻蜓輕薄的翅膀,蝽象堅硬的外殼。藤尖葉邊略作點染,表現季節特徵。此圖承襲了北宋的寫實畫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葡萄草蟲圖
  • 畫作類型:設色扇面畫
  • 創作年代:宋代
  • 規格:縱26.2cm,橫27cm
  • 材質:絹本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 作者:林椿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葡萄草蟲圖
圖繪綠色玫瑰葡萄一枝,須蔓纏繞,碩果纍纍,垂掛枝葉間,果實晶瑩如玉,水分飽滿,綠色枝葉,向四周伸展,須子有的曲繞枝幹,有的隨意飛飄。紡織娘在葉子上吸吮著鮮汁;螳螂抬首舉前足;蜻蜓剛剛飛停於枝頭。另有一隻金龜子匍伏於葡萄枝上,為葡萄綠葉所掩遮:甲蟲落枝葉上,或低頭覓食,或抬首舉足,形象生動有趣。昆蟲形象畢肖,富有生趣,給人甜美豐實的精神享受。
本幅款識“林椿”。

藝術鑑賞

整個畫面題材取景為自然界一隅,十分平常,但對葡萄、葉片、昆蟲的描繪真實牛功,具有深厚的寫牛功力:林椿工花鳥,師法趙昌,多直接用色彩分別濃淡進行細緻描繪:畫葡萄分出濃淡不同層次,一氣呵成,猶如潑墨,然後用濃墨,以草書法勾口廠筋、藤蔓。葡萄葉因用筆用墨的不同而能分出老嫩、正反、枯鮮等狀態。葡萄果瑩潤飽滿;蜻蜓尤備極工細,神韻奕奕,其翅膀透明輕盈;螳螂的眼睛明亮如鏡,鐮刀狀的前足生有鉤刺,日光炯炯,真有“挹露裳初試,迎風斧半撐的氣勢”。都是多層設色,層層暈染,造成形體的凹凸體積和具有質感。當然,在某些地方,如葡萄枝十及口卜脈也適當地用細線作一些勾勒,只是這些勾勒已具有粗細濃淡的變化,因此更富有表現力。這些為農家隨處可見景物,畫家以獨具的慧眼擷之入畫,可謂別開生面-總體來說,此圖用筆精細,設色輕柔,變化層次微妙,工寫兼施,相映成趣;構圖善從一角出發,全幅蕩漾著空靈的詩意、畫面左下方署有“林椿”二寧款,小楷書,無收藏印。此幅為林椿真跡代表之作。
《葡萄草蟲圖》體現了“以實寫虛,意味無窮”的畫風,表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和“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的不同藝術意蘊風格,並求通過真實、具體的形象,抒寫作者的感情,以激起讀者的想像和聯想,產生藝術魅力。整體畫面的表現為虛實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體現了畫家對物象的刻畫以詩意的意境和氣韻來追求現實的全實的客觀精神,這就使得宋代宮廷花鳥畫以自由來追求自然與人審美情懷,這就構成了一個高超的藝術境界。
宋代繪畫風格的現實性不僅是客觀的物象,是畫家用“寫實”語言,在充分尊重客觀對象,並按照創作需要和審美觀念來對客觀分析一系列的藝術,從而描述一個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寄託。可以看出,古代繪畫通過“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不僅是形象的東西,而且還真正體現了事物的狀態,畫中所繪的動植物不僅真實存在,符合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及習性還符合當時的時間,地點和情境。

歷史傳承

裱邊舊題簽:“林椿葡萄草蟲。”存《名筆集》冊中。
經《虛齋名畫錄》卷十一、《中國古代書畫目錄》第二冊著錄。

作者簡介

林椿(生卒年不詳),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1174-1189年)時為畫院待詔,由於其畫藝高超,受賜金帶。所繪花鳥、果品、草蟲小品為多,畫法遠師趙昌,近取李迪,時人贊為“極寫生之妙,鶯飛欲起,宛然欲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