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犀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疫痧草》。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爛喉痧,灼熱神煩,喉腐,脈弦,痧隱成片,不分顆粒,無汗舌垢者。
基本介紹
- 名稱:葛犀湯
- 出處:《疫痧草》
- 組成:葛根、犀角、牛子、桔梗、連翹、梔子、蟬衣、荊芥、馬勃、楂炭、甘中黃
- 功用:清熱解毒
- 主治:爛喉痧,灼熱神煩,喉腐,脈弦,痧隱成片,不分顆粒,無汗舌垢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葛根、犀角、牛子、桔梗、連翹、梔子、蟬衣、荊芥、馬勃、楂炭、甘中黃。
用法用量
清水煎服。
功用
清熱解毒。
主治
爛喉痧,灼熱神煩,喉腐,脈弦,痧隱成片,不分顆粒,無汗舌垢者。
附方
名稱:葛犀湯
組成:葛根、牛蒡子、連翹、梔子、山楂炭各10g,桔梗、蟬衣、荊芥各6g,人中黃3g,犀角(磨汁沖服)0.2g
用法:水煎服
主治:灼熱神煩,咽喉腫痛腐爛,無汗,肌膚現見紅疹(丹痧),舌紅苔黃,脈弦數。如猩紅熱可用之
出處:《疫痧草》
功用:解表透發,清熱涼血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溫病大成》:“疫痧重者,疏散清化,宜並進也。表邪未解,疏散固不可少;疫火內熾,清化豈可以遲。表邪,末也;火熾,本也。症雖乍起,而灼熱無汗,痧隱成片,喉爛神煩,火熾已甚。灼熱痧密,火盛而使然也。若泥無汗痧隱,而必一味疏達,愈疏則汗愈無,愈達則痧愈隱,愈疏達則神愈昏,喉愈腐。不顧在本之火,徒治在表之邪,所謂舍本求末,焉能效乎?故立清散一門,表本兼顧,邪火併治,正如常山蛇形,擊其首則尾應,自得觸處洞然。葛犀湯,治灼熱神昏,煩躁喉腐,脈弦。痧隱成片不分顆粒,無汗舌垢者宜之。葛根、犀角、牛蒡、桔梗、連翹、焦梔、蟬衣、荊芥、馬勃、楂炭、甘中黃。”
《中國醫學大成終集》:“清散之劑,表邪未解者疏散之,疫火內熾者清化之。表邪,末也。火熾,本也。痧由疫而發者灼然無汗,痧隱成片,喉爛神煩,一時並見。若因無汗痧隱而一味疏達,愈疏則汗愈無,愈達則痧愈隱,愈疏達則神愈昏,喉愈腐,不顧在本之火,徒治在表之邪,所謂舍本求末者是也。是以立清散之法,則表本兼顧。葛犀湯:葛根、犀角、牛蒡、桔梗、連翹、焦梔、蟬衣、荊芥、馬勃、查炭、甘中黃。”
《簡明方劑辭典》:“葛犀湯《疫痧草》治灼熱神煩,喉腐脈弦,痧隱成片,不分顆粒,無汗舌垢方。葛根、犀角、牛蒡子、桔梗、連翹、梔子、蟬蛻、荊芥、山楂炭、人中黃。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