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城遺址(河南寧陵葛城遺址)

葛城遺址(河南寧陵葛城遺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葛城遺址,位於寧陵縣石橋鄉西北十五里葛伯屯村西北50米處,面積為20000平方米。葛城遺址對於探索葛伯國的歷史具有很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對於探索研究先商的起源,亳的地望以及商湯滅夏的路線均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葛城遺址
  • 出土地點:寧陵縣石橋鄉西北十五里葛伯屯村
  • 館藏地點:寧陵縣文物局
  • 所屬年代:夏朝
簡介,歷史沿革,文物文本現狀,自然與人文環境,一、氣候,二、地貌、地質、土壤、水文,三、植被、動物,四、居民、產業、交通狀況,調查、考古、保護、展示工作,文物保護,四有”工作情況,1、保護管理機構,2、保護範圍,3、保護標誌,4、保護檔案,價值評估,1、歷史價值,2、藝術價值,3、人文、旅遊價值,

簡介

葛城遺址位於寧陵縣石橋鄉西北十五里葛伯屯村西北50米處,面積為20000平方米。夏朝時葛天氏後裔葛伯被封為國君,名葛伯國,建都於此。
葛城遺址
《孟子·藤文公下》載:“湯居亳,與葛為鄰。”《史記·殷本紀第》記載:“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葛城遺址南臨高速公路,北距黃河古道10公里,屬黃泛區,黃河泛濫,大量泥沙淤積,歷經數千年滄桑,很多歷史遺蹟被湮沒於地下,於是才有“葛伯屯裡城摞城”的說法。解放後,當地民眾在整修河道時,挖出巨型條磚、陶、鬲、罐等古文物上百件,文革時流失民間。,在葛伯屯葛伯國遺址處,這裡的地面微微高出平地。在四千多年前,這裡應該是處於高崗上的古葛城。然而,經過四千多年的風雨滄桑,由於黃河改道、泛濫的不斷淤積,古葛伯國地表上的建築已經深深的淤積在地下,不復存在。現為責任田。
葛天文化是炎黃文化、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呂氏春秋》、《竹書紀年》和《史記》等文獻記載:“葛天氏之樂”是我國音樂、詩歌、舞蹈、劇目、農牧業和養生學的重要源頭,上古時期,葛天氏部族就在寧陵這塊土地上休養生息,夏、商、西周時期,寧陵就屬葛伯國,葛、葛伯、諸葛三姓同源,祖籍地在寧陵。今年上半年,國內著名歷史學家組成的“葛天文化專家考察組”通過實地考察認定,寧陵縣石橋鄉葛伯屯村即原夏、商、周時葛國都城遺址,最終達成了寧陵是“葛、葛伯、諸葛”姓氏祖籍地的共識。
葛城遺址對於探索葛伯國的歷史具有很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對於探索研究先商的起源,亳的地望以及商湯滅夏的路線均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歷史沿革

葛伯國建與夏朝,經歷了夏朝、商朝、春秋、戰國等時期。葛伯國,歷史及文獻上多有記載,《尚書·商書·仲虺之誥》:“乃葛伯仇餉,初征自葛。”宋蔡沈注“葛,國名,今豫州譙郡寧陵縣是也。”孔子刪訂的《春秋》有兩處記述葛國:其一、《春秋·一百二十四國·附庸九國》:“葛,贏姓。”其二、《春秋·恆公十五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宋家鉉翁《春秋詳說》曰:“葛,梁國寧陵縣東北。”《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裴駰解:“《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地理志》曰:‘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漢書·地理志·陳留郡》:“寧陵,莽曰‘康善’。孟康曰:故葛伯國,今葛鄉是。’”《後漢書·郡國志·梁國》:“寧陵,故屬陳留。有葛鄉,故葛伯國。”《大明一統志》:“葛,在寧陵縣北一十五里,古葛伯國。”清《河南通志》有三處記載:其一、卷三《沿革·歸德府·寧陵縣》:“夏,葛伯國。”其二、卷二十《封建·古先封國》:“葛、葛伯,即與湯鄰、放而不祀者。其地去亳百餘里,在今寧陵縣北。”其三、卷五十一《古蹟上·歸德府·葛城》:“在寧陵縣北一十五里,古葛國”。清乾隆十九年《歸德府志》有三處記載:其一、卷一《方輿沿革表》:“寧陵縣:三代,葛伯國,葛在梁國寧陵縣東北。今歸德府寧陵縣有葛城,在汴河之南。”其二、卷二《古封建表》:“葛,伯爵,夏所封邑。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其三、卷三十二《古蹟略上·葛城》:“在寧陵北十五里,古葛伯國。”清光緒十九年重印的康熙三十二年《寧陵縣誌》有三處記載:其一、卷二《地理志·沿革表》:“寧陵,世傳以為葛地,唐虞以前屬豫州。夏之末,葛伯始見經傳。夏,葛伯國,前地理志云:葛在陳留之寧陵。一統志云:葛在寧陵縣北一十五里,古葛伯國。周,葛。《左傳·恆公十五年》‘夏五月,邾人牟人葛人來朝。’杜預云:‘葛在梁國寧陵縣東北。”
葛城遺址
葛伯是遠古葛天氏的後裔。在此之前,他們在古葛地過著田園般的原始生活。隨著原始社會後期私有制的發展,部落首領的禪讓制度卻被大禹的兒子啟摧毀了,他建立了夏朝,中國從此開始了家天下的進程。夏啟繼承王位以後,把伯益的大兒子封在徐州為徐伯,,二兒子飛廉,封在古葛地為葛伯。葛伯版圖的廣大並不能代表國力的強大。隨著他東方鄰居商族的不斷崛起,葛伯國的生存空間被一天天的侵占和擠壓。到了商湯任商族首領的時候,葛伯國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國。
《孟子》記載:“湯居亳,與葛為鄰。”夏朝末年,商國作為一個強大的部族逐漸具有了吞併天下的野心。當時商部落的勢力範圍大概就在現在的商丘附近,而弱小的葛國在現在的寧陵縣北部,位於商湯進攻夏朝的必經之路上,要想進攻夏朝,就必須首先消滅葛國。然而,如果無緣無故的進攻葛國,必然引起其他部落的不滿,怎樣才能名正言順的消滅葛國呢?於是就發生了“葛伯仇餉”的故事,《孟子·騰文公》栽: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予以黍肉餉,殺而奪之。也就是說,葛國與商國為鄰,但是葛國平常不進行祭祀,在當時,祭祀祖先是很重要的活動。商湯派人來問,為什麼不進行祭祀。葛伯說:我們沒有祭祀用品。於是,商湯派人給他們送來了牛羊等祭祀品。葛伯把這些牛羊都吃掉了,仍然不進行祭祀。商湯派人來問,你們為什麼還不祭祀呢?葛伯說:我們沒有祭祀的五穀。於是商湯就派人來給他們種地,派老幼給種地的人送飯。葛伯就派人搶了這些送飯的人,還殺了一個小孩子。
商湯滅夏商湯滅夏
於是,商湯惱怒了,派兵消滅了葛國。寧陵舊志載:“童餉堌堆在城南二里,又名童相。磚包,高丈余,寬四丈余,長五丈余,今上祀大士。”建國初期,遺址尚存,文革時毀。
商湯征服葛伯國後,並沒有取消葛伯國的國號。但是,它再也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方國了。葛伯國經歷了夏朝、商朝、春秋、戰國等時期,終於走到了它歷史的盡頭。直到戰國的時候,由於葛國逐漸縮小,是魯國的附庸。後來在宋魯互相討伐之間,被宋滅掉。

文物文本現狀

葛城遺址分布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00米,葛伯屯南臨高速公路,北距黃河古道10公里,整個遺址為不規則形狀。
葛城遺址(河南寧陵葛城遺址)
從目前所做的工作來看,因其所處地理位置為黃泛區,土質多沙,黃河沖積形成的堆積層甚厚,文化層的堆積層相對埋藏較深,不易被發現,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及遺址周圍民眾對改善生活條件的日益迫切,遺址面臨農民生產生活中的破壞,風雨侵蝕加上城鄉建設和發展對遺址的蠶食和破壞,遺址西側為黃茶排水溝,每年河水的沖刷已造成遺址小面積的水土流失,今後的形勢不容樂觀。

自然與人文環境

一、氣候

葛城遺址所在的寧陵縣處於溫帶季風氣候。日照充分,年平均日照2416小時,溫度13.6度。四季鮮明,雨水較集中,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七、八、九三個月,降雨量652毫米。夏天七月份氣溫最高,月平均27度,元月份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0.3度。

二、地貌、地質、土壤、水文

處於豫東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比四周高出約1米,西側是其護城河。遺址本身地貌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地質結構比較簡單,屬於黃河淤積土,地勢平坦。土壤以黃色沙土和黃河淤積土為主,地表為褐色可耕土,土壤疏鬆,土質肥沃。葛城遺址處於淮河水系,東臨陳兩河、古宋河、黃河古道,西鄰大沙河,

三、植被、動物

葛城遺址所在地植被較為簡單,沒有原始植被,多是近幾年種植的經濟林、木材林和一些草本植物。所種植的樹木主要有楊樹、泡桐、槐樹,榆樹、柿樹、梨樹、石榴樹、白臘桿、蘋果樹、桃樹、棗樹樹等。其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棉花、紅薯、大蒜、芝麻、綠豆、黃豆等。該遺址所處位置經常出沒的野生動物有野兔、野雞、野鴨、野貓、刺蝟、黃鼠狼、蛇、花喜鵲、燕子等。家養的動物主要有豬、牛、羊、狗、雞、鴨、鵝、鴛鴦、鴿子等。

四、居民、產業、交通狀況

居民狀況:在葛城保護區周圍村莊,村民的居住條件越來越改善。以前的茅草屋、土坯牆已不復存在,平房也越來越少,大多依靠勞動致富、打工致富,樓房已逐漸成為居民居住的主要場所。
產業狀況:由於這一帶歷史上水資源都較為豐富,地勢也比較平坦,農產業發展較為集中,主要以種植農產品為主。主要種植的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經濟作物主要是花生、白臘桿。
交通狀況:該遺址所在地交通非常方便。遺址東側是通往寧陵縣城的特修公路。距北側連霍高速約0.5公里、310國道2公里、隴海鐵路約3公里。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調查、考古、保護、展示工作

1978年,社科院鄭光帶隊來此調查勘探,基本確定為古葛伯國遺址。並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7日,由國內著名歷史學家組成的“葛天文化專家考察組”在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玉潔帶領下,經過考察專家考察組得出共識:古葛地、葛天氏和葛國在寧陵,寧陵還是“葛、葛伯、諸葛”三姓氏的祖籍地。
2006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7月,根據商丘市文物管理局要求,寧陵縣文物館對葛城遺址文物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進行了劃定。
2007年4月,在中國寧陵葛天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國內外52名考古、歷史、文學等權威專家學者,實地考察了葛天氏陵、葛城遺址等史跡遺存。根據考古依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商亳位置的佐證等,一致認為,葛伯國在寧陵縣已經確定無疑。
2008年6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保護

近幾年來,寧陵縣委、縣政府為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鄉土文化,在酥梨經濟、生態旅遊、梨文化上大做文章,傾力打造“一人(呂坤)一景(萬畝梨園)一文化(葛天文化)”生態旅遊農業的新格局。先後建成了明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傑出的思想家呂坤墓地景區、人文始祖葛天文化的古葛城遺址景區的旅遊路線,每年來葛城遺址觀光、拜祭的遊人都很多,面對更加快速發展的經濟環境,葛城遺址的保護,開發與利用又面臨著新的挑戰,下面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對葛城遺址下階段保護、管理、使用計畫說明如下:
1、結合我縣對葛城遺址葛天文化的發展思路,以及葛城遺址在歷史、學術的重要性,其文化底蘊和經濟價值不容低估,下一步應結合寧陵縣文化旅遊規劃實際對葛城遺址做出《葛城遺址專項保護和利用規劃》。
2、加強對葛城遺址開展相關學術研究工作,深挖葛城遺址歷史文化內涵,以增強葛城遺址在河南的文化底蘊。
3、積極爭取積極爭取政府在政策和財政方面的支持,加強對整個葛城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

四有”工作情況

1、保護管理機構

2006年5月,寧陵縣文物館與石橋鄉葛伯屯村委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成立業餘文物保護小組,並有一位村幹部具體負責。2006年12月,葛城遺址由寧陵縣文化局和石橋鄉人民政府簽訂了文物保護協定。

2、保護範圍

2006年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對該遺址進行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劃定,具體是:以中間土路為標誌,往南至130米,往北至70米,從西邊河道起往東至100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南北小路,南至生產路南50米,西至河道西側50米,北至取土區北50米。
葛城遺址(河南寧陵葛城遺址)

3、保護標誌

該遺址共有標誌牌2塊,其中一塊正面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葛城遺址/寧陵縣人民政府制/2005年3月”,背面為“葛城遺址”簡要介紹。該標誌牌高2米,寬2.2米。另外一塊正面為“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葛伯國遺址/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 商丘市文物管理局 寧陵縣人民政府立/2006年11月”,背面為簡要介紹。標誌牌高2.2米,寬0.8米。

4、保護檔案

葛城遺址的文物保護檔案已與2006年4月建立,紙質文檔與電子文本現存於寧陵縣文物管理所。

價值評估

葛被封國之始。葛國建立後一度強大,是獨霸一方的諸侯國,當時與商國相鄰。《孟子》記載:“湯居亳,與葛為鄰。”葛、商二國均為三等爵位——夏朝的伯諸侯國。開始時,商國僅70平方公里,葛國疆域較大,其四至為:北定陶,南戈(今太康)、西老丘(今開封)、東虞(今芒碭)。其歷史價值體現在:

1、歷史價值

葛城遺址作為寧陵縣的古蹟單位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的歷史科研價值。葛城遺址是夏朝時期的一座都城。由於葛城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於夏、商湯的關係,所以其所在的都城無論從歷史研究價值方面,還是從文化開發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和意義。對於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推進都起著其重要的作用。

2、藝術價值

上古時期的葛天氏部族首領葛天氏創製了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樂舞—“葛天氏之樂”。葛天氏之樂”不僅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樂舞,而且是我國音樂、舞蹈、詩歌、戲劇的主要源頭。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葛天氏之樂”至帝堯時變為“大章”,帝舜時為“韶樂”,帝禹時為“夏樂”;以至後來的官方武舞乾戚、文舞羽旎、民間散樂、夷樂等等。“葛天氏之樂”八部分歌舞在今天的寧陵,經過數千年流傳已不夠完整、瀕臨滅絕;但寧陵民間一些音樂、歌舞中仍保留有許多“葛天氏之樂”的痕跡。不僅可以讓後人了解遠古時代原始人類生活的片斷,而且還顯現了葛天氏族部落在與大自然作鬥爭、求生存的同時,在原始農業、原始歌舞、原始氣功保健等方面的艱辛探索及不朽業績。為進一步研究、挖掘、恢復我國這一音樂、舞蹈的“活化石”,拯救民族音樂、歌舞之根、之源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3、人文、旅遊價值

葛伯國亡國以後,子孫以國爵為氏。許多姓氏就是來源於葛伯國, “葛、葛伯、諸葛”三姓氏的發源地就是這裡,每年都有著許多的葛氏後裔組團來此拜祭先祖,它所連線的文化根脈令百萬華夏葛氏後裔為之嚮往。數以百萬的民間資本毫不吝惜的投回故土,就是要讓這種根脈茁壯成長並福蔭子孫。我們注意到近些年到商丘祭祖建祠的現象,儘管尚未大範圍展開,但僅有的少數幾個項目已經令人驚詫,像商丘的”三陵台“,尋根問祖的遊子毫不吝惜百萬元之巨的投入,所建項目不但為宗族頂禮,還成為具有濃厚中華文化色彩的旅遊資源,因此,依託於祭祖活動將帶動當地文化紀念產品生產、製造、宣傳、服務、旅遊、零售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