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頭風

葉頭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達1m。莖直立,被白色蛛絲狀毛和密銹褐色腺毛;生於海拔1200m左右山坡、山間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頭風
  • 外文名: all-grass of Leafyinvolucre Saussurea
  • 別名:蒿枝、黑藥、雞冠參;小薊草
  • 來源:為菊科植物葉頭風毛菊的根及全草
  •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葉頭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達1m。莖直立,被白色蛛絲狀毛和密銹褐色腺毛。葉互生,羽狀分裂,無柄;下部地長8-15(-30)cm,裂片長圓形,有不規則的粗齒,葉基部有半抱莖的耳;上部葉漸小;全部葉上面被銹色腺毛,下面密生白色茸毛或銹色腺毛。頭狀花序,較大,在莖上部排成狹近總關圓錐狀,直徑15-20(-25)mm,有短梗;總苞鐘形,長15--17mm,總苞片5層,外層葉狀,長圓形,有小齒,被蛛絲狀毛,內層條狀,漸尖,被微毛;花紫色,長圓狀圓柱表,長約4mm,先端有具細齒的小冠;冠毛污白色,羽毛狀。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1200m左右山坡、山間草地。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

主要價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癰。主肺熱咳喘;濕熱黃疸;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或根:味甘、苦,性微寒。有滋補、清熱解毒、消炎止血的功能。用於肝炎、頭昏、盜汗、產後體虛、水腫,外用於蛇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