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采真

葉采真(公元1889年—1952年),名淵,字貽俊,采真為其號,以號行世。清光緒十五年(1889)閏二月廿三日生於安溪縣長泰里參內鄉(今參內鄉參山村)。父葉師古,清貢生。

公元1952年9月17日,葉采真病逝於上海。

基本介紹

  • 本名:葉采真
  • 字號:字貽俊,號采真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地安溪縣參內鄉參山村
  • 出生時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閏二月廿三日
  • 去世時間:1952年9月17日
  • 畢業院校國立北京大學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葉采真,名淵,字貽俊,采真為其號,以號行世。清光緒十五年(1889)閏二月廿三日生於安溪縣長泰里參內鄉(今參內鄉參山村)。父葉師古,清貢生。采真幼承家學,初入鄉校,後升學福州,轉讀上海中國公學。民國6年(1917)畢業於國立北京大學經濟系。7年春,采真在閩南護法軍總司令宋淵源部任職。是冬,任閩南護法軍第三旅參謀長。(旅長楊漢烈另有傳)8年任安溪縣長,僅兩個月。

人物經歷

9年4月,陳嘉庚苦於集美學校兩年三易校長,經黃炎培介紹,邀請采真到校參觀,促膝談心,盤桓一個多月,了解采真洞悉教育底細,有才幹,決定聘為校長。采真以自己有志於銀行業,且以所學專業不適於任校長而推辭。陳嘉庚再三懇請,親筆立聘書,敦聘采真任“集美師、中、商、水產學校附屬兩等國小校校長職務”。采真接任後,即赴上海北京等地訪聘名師。當時校務繁重,還參與廈門大學的籌辦,倡募興建家鄉參山國小校舍及圖書館。
12年4月16日清晨,采真親自帶領全校師生1500多人分乘十幾艘船趕赴廈門市區,冒雨參加示威遊行抗議日本拒絕我國取消“二十一條”的照會與收回被租借25周年的的旅大。並組織宣講團,帶頭捐款作為宣講團的活動經費。8月,閩軍數千人駐進學校,肆意騷擾。又駐高崎大石湖牛家村的閩軍與駐鰲冠、排頭的粵軍隔海對峙,開槍互擊。中學部僑生李文華、李鳳閣,乘船往廈,至大石湖被閩軍臧致平(漳廈護軍使)部槍擊,一死一傷。全校師生奮起抗議軍閥罪行。采真倡議並繕具請願書,向南北軍政當局申請劃集美為“和平村”。經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於10月20日批准在案,即日由內政部36號批示,電令閩粵兩省長及統兵官對集美學校特別保護。
13年,采真任集美學校的“教育推广部”主任兼視察,定期撥款補助全省28個縣市的71所國小和2所中學的經費。他親自到各校視察指導,並每年召集受補助學校校長開會,研究改進教學,舉辦成績展覽會。他還兼任“閩南國小教育研究會”會長,舉辦“暑期學校”,聘京、滬、浙教育專家王蘊山等為教師,傳播新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師水平,改進教育方法。
14年,采真任“集美學校救國團委員會”主席,抗議上海“五卅”慘案,開展反帝宣傳活動。
15年春,采真明令禁止學生不宜加入黨派,並在《集美周刊》上發表《葉采真啟事》曰:“我認為政教必須分離,學校對於政治必須絕對中立,才不會惹起是非,妨害學生前途”。國民軍入閩後,學生入黨者多,時局變化,不許學生入黨的規定,名存實亡。11月,北伐軍光復同安,集美學校學生代表陳乃昌、李純青等赴同安向北伐軍祝捷,並邀請該軍代表周邦彩等到校演講,學生大受鼓動,提出由黨部、學生與校方各選代表組成“校務革新會”,擬十二條“章程草案”,其中第四條內容:“凡本校一切校務皆由本會議決施行之”。采真召開校務會議通過改“校務革新會”為“校務討論會”,第四條內容改為“……由各部討論之”。學生反對,發表罷課宣言,甚而改“罷課委員會”為“倒葉全權代表會”,全校大部無形停課。漳屬政治監察員魯純仁奉總指揮何應欽之命到校調解,無效。采真飛往新加坡見陳嘉庚,學生電告陳嘉庚要求更換校長。嘉庚復電“余深知其道德毅力學問,足以長集美而達我將來之目的”,且答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不撤換校長,並為平息風波,宣布學校放假。
16年1月,采真回校,3月,學生紛紛電請陳嘉庚續辦學校,嘉庚復電照辦。開學時,成立“校董辦公室”,由校董統管學校一切機構。如:原師範、中學、水產、航海、商業、農林、女中、女小、男小、幼稚園等部改為校,采真任校董,代表校主監察各校一切事宜。時廈門安溪公會發起修建安同公路,成立安溪民辦汽車路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推選采真為主持人,向海外邑僑募股。他邀邑人劉舜宗,吳俊夫和工程師陳玉生實地勘測,取道東嶺。17年3月動工,歷時近三年,至19年冬,由同安至北石,長61公里,全線竣工通車。
17年,濟南“五三”慘案發生,集美學校師生致電南京政府:“……請對日宣戰,願組織義勇隊為後盾。”男女學生志願加入義勇隊者,計590多人。采真任總隊長,即施行訓練,準備效命疆場,保衛國家。
采真不時邀請學者名流到校對學生演講,如請杜威博士講“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哲理,魯迅講“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使學生明確生活哲理,激起革命熱忱。他要求教師做到慈愛、同情、誠實,愛護學生如子弟,以勸告代責罰,形成家庭化的學校生活。又抓好學生課外活動的開展。如各種研究會、業餘訓練隊和同鄉同學會等組織,要求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進。著名散文作家、畫家孫福熙,到集美學校舉辦畫展和考察後,回上海,在《社會與教育》上發表文章,稱讚集美學校為“世界最優良最富活力的學校”。
19年2月,學校成立“民眾教育委員會”,采真任主席,校里開辦男女民眾學校各一所,村中醒目處懸掛著黑板,派師生施行流動教學,便利村民學習,有時深入到各家各戶,送教上門。5月,同安駐軍以保護交通安全為名,派許卓然、陳延香到集美找采真,要求安同汽車路公司協助經費,商借8000元。采真約許、陳參加在廈召開的公司董事會作決定。27日許卓然在廈門被狙擊身亡,其家屬誣告采真為主謀。6月4日他被廈門思明地方法院拘留審訊。7月5日,思明地方法院應原告要求,移案杭州高等法院審處,由陳嘉庚公司杭州分店保釋在外。其間,曾回校處理校務。不久,政府於天津破獲日本間諜網,有台氓謝龍闊自招認刺殺許卓然,案情始大白。21年12月高等法院宣判葉采真無罪釋放。22年1月返校。而原告倚仗軍人勢力,將再抗訴。他恐司法被干涉失靈,23年2月辭職往港,轉往廣西,任廣西省政府財政專員,旋往南洋各地,鼓勵華僑回國投資,建設廣西,後任省經濟委員會監察處主管。抗日軍興,調任省財政廳主任秘書多年,後轉任省稅務局長。日軍南進,陳嘉庚哲嗣陳國慶冒險回國,創辦集美實業公司。他受聘主持柳州分公司,為集美學校籌措經費。27年,轉任香港集友銀行董事長。
抗戰勝利後,采真辭職回到廈門,參與修復抗戰期間被毀的安同公路工作,並組織“安溪建設協會”,號召海外邑僑及在鄉人士投資建設安溪。但只有安同公路修復通車,至於開礦、辦銀行、修建光得水壩和西(坪)龍(涓)公路,皆因力不從心,中途而廢。他為家鄉倡募資金,建彌溪橋、築崩溪堤岸,並擴建參山國小校舍,落成之日,主持典禮。並寫祝辭“百字經”。他與陳嘉庚劫後重逢,共商開拓集美學校經費來源。獻策並協助向校友募足資金,創設集友銀行總行於香港,並在全國各大都市設分行。
35年3月,在福州保釋共產黨員林子力。36年8月,閩中地下黨廈門工委負責人葉振漢,因陳英才在台灣被捕叛變告發,振漢和工委黨組情勢岌岌可危,采真得知立即轉告,振漢脫險,地下黨組亦得安然。
解放後,采真由香港赴滬,任集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1952年9月17日病逝於上海。其妻林金鳳,子美生、保生等扶其骨灰南旋,安置於安溪參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