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誠忠

葉誠忠(1914-1944)原名葉天賜。福建省周寧縣瑪坑鄉東坑裡村人。1935年參加閩東特委領導下的紅軍游擊隊,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1月5日,在解放寶應大官莊的戰鬥中,他衝鋒在前,負傷後仍堅持指揮戰鬥,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而英勇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誠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省周寧縣
  • 出生日期:1914
  • 逝世日期:1944年1月5日
  • 職業:革命者
  • 信仰:共產黨
個人簡介,個人簡歷,《沙家浜》葉排長原型,

個人簡介

福建省周寧縣瑪坑鄉東坑裡村人。

個人簡歷

1935年參加閩東特委領導下的紅軍游擊隊,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周墩縣紅軍獨立營戰士,閩東紅軍獨立師班長、排長、連長,參加了閩東蘇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隨部編入新四軍三支隊北上抗日,任六團排長,參加了挺進江南(老“江抗”)和血戰黃土塘、夜襲滸墅關火車站、火燒虹橋機場等戰鬥。1939年冬因傷在陽澄湖療養期間,依託張家浜民眾基礎好,河汊四通八達,蘆葦茂密十分隱蔽等有利條件,對日偽軍展開游擊戰,是京劇《沙家濱》中“葉排長”的主要原型。此後,歷任新“江抗”二支隊一連副連長,新四軍六師18旅52團一營連長、副營長,率部在江南敵後縱橫馳騁,被譽為“江陰老虎”。1941年轉戰江北,為開闢江高寶(江都、高郵、寶應)敵後抗日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1944年1月5日,在解放寶應大官莊的戰鬥中,他衝鋒在前,負傷後仍堅持指揮戰鬥,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而英勇犧牲。為了紀念葉誠忠,當時的江蘇寶應縣委決定,將大官莊一帶命名為誠忠鄉(現為誠忠村)。當年為紀念葉誠忠和陶祖全(時為一營營長,在同一次戰鬥中犧牲)所創作的歌曲,至今仍在原新四軍52團(現陸軍20集團軍第59師175團)和大官莊一帶廣為傳唱。
葉誠忠

《沙家浜》葉排長原型

葉誠忠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堅持在江蘇陽澄湖畔與日偽軍鬥爭的36名新四軍傷病員之一,即滬劇《蘆盪火種》,後改編為著名現代京劇《沙家浜》中葉排長(葉思中)的原型。
葉誠忠原名葉吳賜,1919年生,福建省周寧縣瑪坑鄉東坑裡村人(祖籍周寧縣李墩際會村),出身貧苦。1935年參加閩東紅軍游擊隊,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參加紅軍游擊隊攻打瑪坑杉洋民團的戰鬥,經受了3年閩東遊擊戰爭的艱苦磨練。
1939年5月,葉飛率領新四軍六團進入常熟,5月12日沙家浜地區抗日武裝與民抗、新四軍會師,統一編制為新四軍六團,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江抗”。10月,“江抗”西撤,在江陰顧山受到國民黨忠義救國軍的伏擊,留下了一批傷病員,葉誠忠就是這時留在陽澄湖畔養傷的36名傷病員中的一個排長。
“忠義救國軍”潰散成的幾十股土匪把這批傷病員作為日夜搜捕的目標,葉誠忠等傷病員被圍困在一片密密麻麻的蘆葦叢中的沙洲上,不能生煙火,不能出港汊,受盡傷痛、寒冷和飢餓的煎熬。
附近董家浜南梅村有個東來茶館,這是當時中共常熟縣委開設的地下聯絡站,老闆胡廣興和侄兒胡小龍都是地下工作者。一天傍晚,胡小龍受縣委指派,偷偷地解開船纜,躲在水底,把日軍扣留的小船神不知鬼不覺地推向湖心,然後駛向沙洲,將葉誠忠他們轉移到張家浜養傷。
中共常熟縣委又請來一位楊醫生和一個名叫蔣淑芳的護士,在這裡“落戶”,辦起了臨時的後方醫院,為傷病員治療。葉誠忠的傷口,經過精心醫治,漸漸好轉,到了11月已能自由行動。一天,管理員突然跑來,說一個漢奸帶著一個日本鬼子進村來了。
怎么辦?前面是河,後面是路,一馬平川,無遮無攔,跑又跑不了,躲又沒處躲,葉誠忠急中生智,抱起繃帶,一頭藏進岸邊搭來洗衣用的水凳下。護士蔣淑芳也臨危不懼,機智地拉開被單把他的頭遮蓋起來,自己裝做沒事一般仍然不慌不忙地洗起被單來。
當敵人來到面前時,沒看出破綻,這樣終於闖過了險關。
在張家浜養傷的這批傷病員,不久又有10人被可惡的敗血症奪去了寶貴的生命。活下來的葉誠忠等戰士,沒有向死神屈服,而且更加頑強地堅持鬥爭。他們於1939年11月又重新組織起新的“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很快成為燎原的烈火。到1940年冬,達到了4000多人,編成3個支隊,葉誠忠也由排長升為二支隊一連連長。他不僅機智靈活,而且勇猛頑強,是江南抗日隊伍中有名的“三猛”虎將之一。他那猛打、猛衝、猛追的戰鬥作風,就像猛虎一樣使敵人聞風喪膽。
1940年夏,二支隊在澄西桐岐鎮打垮了高杏寶部後,與從橫塘來到桐岐鎮的50多名日軍遭遇,發生了激烈的巷戰。身為連長的葉誠忠帶頭衝鋒,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肉搏戰,當場擊斃10多名日軍。在猛烈的衝擊下,敵兵且戰且退,全部龜縮到桐岐鎮的一座廟宇的大殿里,妄圖固守待援。葉誠忠率部連連發起猛攻,均未奏效。經上級批准,他採用火攻,把堆在大殿四周的乾柴草點燃,燒得鬼子哇哇大叫。少數竄出企圖逃走的鬼子被葉誠忠部擊斃,其餘日軍全部葬身火海,桐岐廟成了這伙日軍的火葬場。
這次戰鬥是新“江抗”成立以來繳獲武器最多最好的一次,特別是一挺嶄新的重機槍,在以後的多次戰鬥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新“江抗”的戰史上還特地寫上一筆“葉誠忠部用鮮血和生命換取了新‘江抗’第一挺重機槍”。桐岐殲滅戰,葉誠忠率部擊潰國民黨頑軍後,又把一支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日軍部隊一口吃掉,江陰人民無不歡欣鼓舞,都把葉誠忠所在部隊稱為“江陰老虎”。
此後,葉誠忠馳騁在江南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打了不少硬仗、惡仗,威名遠揚。
為了開闢江北敵後抗日根據地,整編後任新四軍十八旅五十二團一營副營長的葉誠忠,奉命挺進蘇北,浴血奮戰在江都、高郵、寶應地區。1944年1月5日,在解放寶應縣大官莊戰鬥中,他率部向敵偽據點發起猛烈進攻,當他衝到接近敵堡時,不幸胸部中彈,但還是掙扎著用手捂住傷口,堅持指揮戰鬥,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為了紀念他,當時的中共寶應縣委決定將大官莊一帶命名為“誠忠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