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應嫵
- 出生日期:1921年
- 畢業院校:上海醫學院
-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
葉應嫵,生平,貢獻,翻譯出版,榮譽,
葉應嫵
葉應嫵教授是我國檢驗醫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實驗診斷學專家(檢驗醫學專家)和學術(學科) 帶頭人。畢業於上海醫學院,現為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顧問、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華檢驗醫學雜誌編輯委員會 顧問;曾任《中華醫學檢驗雜誌》(2000年更名為《中華檢驗醫學雜誌》)首任總編輯。
生平
20世紀40年代,當時我國有還沒有醫學檢驗專業,有的醫院甚至沒有專業的檢驗科室,在當時檢驗工作極其簡單和落後及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葉教授開始了我國檢驗醫學事業的奠基性和開拓性的工作,為我國檢驗醫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完善學科體系,提高臨床實驗診斷及醫療水平,執著地在臨床檢驗第一線奮鬥了半個多世紀。1951年韓戰爆發後,葉教授義無反顧地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託,赴朝鮮戰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作為反細菌戰爭專家,從事細菌檢測和鑑定工作。
1954年,葉應嫵教授擔任衛生部北京醫院檢驗科主任,並先後擔任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檢驗學會副主任委員。1978年9 月《中華檢驗醫學雜誌》創刊,葉教授參與了組織領導工作,為《中華檢驗醫學雜誌》的創辦付出了辛勤勞動,並擔任中華檢驗醫學雜誌 編輯委員會首任總編輯,連任三屆,為《中華檢驗醫學雜誌》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團結廣大檢驗醫學工作者,促進學術交流和學術發展,葉教授積極倡議和組織領導中華醫學會檢驗專科學會的籌備工作,1979年9月7日,第一次全國檢驗學術會議在吉林市召開,會議期間正式成立了中華醫學會醫學檢驗專科學會,葉應嫵教授當選為首屆主任委員,並連任兩屆。為加強我國臨床實驗室的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管理,促進臨床檢驗操作的規範化和學科建設,1979年,在國家衛生部的關懷和領導下,並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和指導下,由葉應嫵教授組織領導開始創建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經過精心籌備和艱苦的準備工作,1982 年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正式成立,葉應嫵教授擔任中心主任。此後,全國各省市相繼成立了省市臨床檢驗中心,這對我國以行業行政措施對全國臨床實驗室推行和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提高臨床實驗室診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檢驗醫學事業的發展進程,這在我國檢驗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貢獻
葉應嫵教授從事檢驗醫學50多年來,不僅在學科建設、操作規範化、實驗室管理及質量控制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而且在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上也是碩果纍纍。為提高檢驗質量和水平,建立規章制度,完善操作規程、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新的檢驗項目,在開展生化室內質量控制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臨床化學室間質評系統。以後又在葉教授的領導下,開展了臨床微生物、免疫檢測、血液實驗室診斷和血藥濃度監測等室間質評工作。並承擔國家衛生部委託的任務,為衛生部頒布的“首批淘汰35項臨床檢驗項目方法的規定”的命令實施全面的技術準備工作,並編制了《檢驗操作規程》;承擔了體外診斷試劑的技術鑑定工作,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實驗室管理和檢驗醫學事業的發展及整體水平的提高。葉教授還首先建議在我國醫學院校中開設檢驗醫學系,並對專業設定、授課內容和培養方向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議,對推進我國檢驗醫學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學識淵博,不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治學嚴謹,多年來致力檢驗醫學人才的培養,為我國檢驗醫學人才脫穎而出費盡心血,培養了大批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可謂桃李滿天下,為我國檢驗醫學的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葉教授還十分重視我國檢驗醫學的國際學術交流,多次參與國際學術會議,介紹我國檢驗醫學的成就,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檢驗醫學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