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必路

葉必路,浙江省龍泉市錦溪鎮貴坑村人,1924年生,1935年參加革命,現住龍泉市錦溪鎮貴坑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必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省龍泉市錦溪鎮貴坑村
  • 出生日期:1924年
人物檔案,新聞人物,

人物檔案

葉必路,龍泉市錦溪鎮貴坑村人,1924年生,1935年參加革命,現住龍泉市錦溪鎮貴坑村。

新聞人物

貴坑村坐落在離錦溪鎮政府十五公里處的大山里,因道路被山洪所毀,汽車通不了,目前正在修建康莊公路。紅軍失散人員葉必路就住在這個眼下只能靠三輪車進出的山溝溝里。
今年85歲的葉必路告訴我們,紅軍來到他家的那年,正是父親去世的第二年,當時他只有12歲,母子倆住在一個單門獨戶的房子裡,相依為命。
紅軍第一次來他家,是在1935年的秋天,他記得當時天已經有些冷了。就在一天夜裡,母子倆突然聽到敲門聲,他起身去開門,看到門外站著兩個穿著便裝腰間挎著手槍的人。此前他早已對紅軍有所耳聞,憑直覺,他就感覺到來的一定是紅軍。外面黑黢黢的,他把來人讓進了屋子。來人也沒作自我介紹,只問家裡有沒有外人。葉必路說沒有,只他們母子倆。來人中的一個就用龍泉話問:“有沒有吃的?”葉必路說:“還有一點米,給你們做飯去!”這時母親也起身出來了,聽到來人說要吃的,就趕緊生火煮飯。來人說:“嫂子,多煮一點,我們還有幾個同志在別處,也沒吃飯!”煮好飯後,母親炒了幾個菜,都是自家種的土豆、南瓜、白菜等。兩人吃好飯,又帶上了幾個人頭的飯,說一句“謝了”就消失在茫茫月色里。
此事過去了約有五六天,又是在半夜,這兩個人又來敲門了。還是像上回那樣,母親起身給他們做飯,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問,做好後讓這兩個人先吃飽,然後再讓他們帶一些去。
這樣來來回回有幾趟後,母子倆和這兩個紅軍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默契,每次只要聽到同樣的敲門聲,就知道一定是這兩個紅軍來了。於是,開門、做飯,習慣成自然。後來這兩個紅軍乾脆就帶著他們的小分隊住到了他家裡,葉必路就經常給紅軍買米買菜。當時買米最近的就是住溪了,那裡的米是福建浦城運過來的,都在住溪交易。當年12歲的葉必路,要翻15公里山路才到住溪,還要把沉甸甸的米袋子扛回家。
葉必路老人葉必路老人
時間長了,他們就知道了先前來的兩個人,一個是曹景恆,人們都叫他老曹;另一個外號“老闆嫂”的就是老曹的勤務兵,真名叫陳成昌,龍泉寶溪人。
這些紅軍經常到葉必路家住,多的時候有十多人。他們到這裡靜悄悄的,從不喧譁,待養足一點精神就又走了,每次都是夜裡來夜裡去。葉必路看到老曹隨身還帶著書,沒事的時候就靜靜地看書,從不多言。
這樣過去有半年時間,到了第二年春夏之交,有一天老曹拿著一件毛衣對葉必路說:“我們要有一段時間不回來,你幫我把這件毛衣保管好,不要讓老鼠咬了!”葉必路平生第一次見到毛衣,聽說它最怕老鼠咬,於是就把它藏到了洋油箱裡,等下半年老曹回來時再還給他。
沒想到老曹這一去就是五六年,他代為保管的那件毛衣是曬了又藏,藏了又曬。他知道那個年代有這么一件毛衣很不容易,於是特別小心地保管著,盼著老曹再度迴轉。
大約是1942年的下半年,老曹他們又突然回來了。原來,紅軍主力北上之後,老曹他們留下來繼續在浙西南開展游擊戰爭。這幾年他們都在這莽莽群山里轉戰。
這次回來,老曹交給葉必路幾樣東西,一是子彈,共105發;二是手榴彈,共7枚;三是槍栓,2把。老曹囑咐他好好保管,待以後用得著時再來取。
老曹這一去就沒有再回來,這些子彈和手榴彈等就一直存放在葉必路家裡,有七八年之久。一直到龍泉解放後,他才把這些武器交給了政府。而和葉必路的槍栓配套的兩支三八式步槍,曹景恆當時是交給和葉必路同村的地下黨員賴德楷保存的。他們倆得知對方身份後,一起把這些武器送到了鄉政府。當時的鄉民兵排長藍龍章接收了這些武器,還給他們各開了收條。後來,藍龍章又把這些武器交到了縣政府,他原先開的兩張收條又換成了蓋有副縣長馬耕大印的正式收據。葉必路非常小心地把收據藏了起來。遺憾的是,歲月實在是過去太久了,他後來再也沒找到過自己小心珍藏的那張收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