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茅

葉一茅(1906-1961),曾用名葉非英、葉景。廣東省東莞縣道滘永慶人。漢族。早年畢業於東莞中學。1923年考入蔡元培等主辦的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1926年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與澎湃交往密切,隨後到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任教,後來成為著名史學大家的黃現璠,便是葉非英在三師任教時的學生。葉非英同時兼編輯本省政府出版的《革命之花》周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一茅
  • 別名:葉非英、葉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6
  • 逝世日期:1961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

個人簡介

1927年“四一二”事變發生後,廣西省政府通緝葉非英,他當時從下水道逃出南寧,投奔韋拔群。化名“葉一茅”,隨韋拔群等人在廣西東蘭縣武篆區開辦第三屆農民運動講習所,韋拔群當主任,葉非英任教務長,負責具體安排農講所的功課,還兼上《哲學》和《倫理》課。並隨韋拔群等參加鄧小平、張雲逸組織的百色起義。1930年,葉非英在福建省泉州黎明高中任教,並在平民中學兼課。當年秋天,巴金探望黎明高中校長吳克剛,和葉非英相識,結為好朋友。巴金在<隨想錄》寫了《懷念非英兄》的一篇長文,替他說了公道話。文中指出:“他不是一個講空話的人。甚至在三年災害時期條件差、吃不飽的時候,他還賣力氣勞動,終於把生命獻給他的祖國和他的人民。”文中還說:“我不能不又想到他的無私的苦行。他的一生是只有付出、沒有收入的一生”。巴老還引用友人寫給他的信說“在那時候,在那樣的壞環境裡死一個人不如一條牲畜”說他始終忘不了這樣一句話。他還說:“一個中國人什麼時候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個人”。巴老還讚譽過葉非英先生是“我們的耶穌”。。

人物生平

從1930年至1947年,葉非英在福建泉州從事辦學、辦報、搞學運、搞農運,長達十七年之久,他對教育的探索和改革在泉州一帶頗有影響。1947年至1948年,莫紀彭在廣州創辦藹文中學,聘請葉非英回穗籌建,後委以校長重任,但他只願當個教員。當時葉非英還協助籌辦了粵東女子職業中學。藹文中學停辦後,1948年冬天,葉非英仍回泉州民生農校任教。 
1949年廣州解放,葉非英離開泉州轉香港回穗,協助創辦新民中學。1950年,葉非英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1954年前後,曾被評為教育先進工作者,並當選為廣州越秀區第一屆人大代表。1958年反右運動中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並以歷史反革命論處,送石井勞動農場勞動教養。 
1961年,由於自然災害,糧食失收,葉非英吃不飽,吃地瓜藤,身體極度衰弱,腹瀉不止,沒得到治療,勞教所還要派他到田間工作,葉非英被迫帶病在田間勞動,因飢餓、患病、過度勞累集於一身,當場死於田間,年僅55歲。 1983年5月,經廣州市教育局黨委複查,廣州市公安局批准,撤銷廣州市公安局1958年7月19日對葉非英以歷史反革命論處送勞動教養的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