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烈士紀念館位於江西省萬載縣境內紀念館,出萬載市政廣場,沿寬敞的濱江大道北行四里,便是氣勢恢宏的萬載革命烈士陵園所在。它面水背山、蒼松掩映,給人一種日掬江水、夜聽松濤的靜謐。人們都說,這是一塊風水寶地。人們更是說,風水寶地理當留給革命先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載革命烈士陵園
- 高:14.3米
- 寬:20.4米
- 占地:80畝
紀念館介紹,陵園開園,紅色萬載,
紀念館介紹
2016年9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六批新增96處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名單,位於江西省萬載縣的萬載烈士紀念館入列名單。
烈士陵園占地80畝。牌坊、廣場式通道、紀念碑、烈士牆、烈士墓區五大主體建築沿一條由低及高長210米
萬載革命烈士陵園中軸線布局。入園處,是一座巍然屹立的石質牌坊,它跨寬20.4米,高為14.3米,其寬減其高為6.1米。想到這個數字就很自然會想到"六一"兒童節,"兒童"是未來的象徵,是"繼往"的無限承載體,這一"繼往開來"的設計理念給烈士陵園的建設初衷賦予了最合理的詮釋。廣場式通道寬60米,由三級階梯式平面構成:第一級長50米,意為建設陵園時的50多萬萬載人民;第二級長30米,象徵湘鄂贛省委、省蘇駐萬載的三個年頭;第三級長50米,泛指萬載5000多名在冊烈士。數字是枯燥的,但一旦給某種特殊建築賦予其特定的數字,就等於給了這種建築以生命。"50多萬萬載人民,跨過三年歷史空間,拜謁5000多名革命先烈"。這,正是上述幾組數字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紀念碑立在一個長17.18米、寬17米的整體平面上,它告訴人們,這是一座矗立在萬載1718平方公里國土面積、17個鄉鎮土地上的豐碑。紀念碑高19.497米,取意為萬載1949年7月解放。碑體正面刻"仿毛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體左側為湘鄂贛根據地主要創建者、開國元勛彭德懷為萬載革命烈士紀念館親撰:"先烈之血澆成了革命之花";右側是湘鄂贛省委最後一任書記、開國上將傅秋濤為萬載革命烈士紀念館手書:"紅軍烈士永遠光榮"。紀念碑的後立面,是以萬載縣政府名義撰寫的"碑題":"從一九二六年四月萬載成立第一個共產黨的支部起,至一九三二年四月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進駐萬載,再至一九三七年十月經歷三年游擊戰爭洗禮的紅軍游擊隊員下山,十一年多以來為共和國的最初奠基而捨身取義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從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至七月十八日為解放萬載全境而英勇獻身的解放軍戰士永垂不朽!""從一九四九年八月至今的六十多年以來為保衛祖國、建設家園而光榮犧牲的優秀兒女永垂不朽!"烈士牆建在紀念碑後左右兩側,對應紀念碑呈半弧環抱狀,上面鐫刻著萬載5215名在冊烈士的英名。烈士墓區處陵區的最高端,是對烈士牆的"有名"的"無名"補充,它以"烈士公墓"為核心,突出對無名英烈的祭奠,散葬在全縣各處的烈士遺骸都將陸續遷葬此處。墓區現已完成的僅為"烈士公墓",墓室為花崗岩半球體,取圓寂、圓滿之意。通往墓室的是台階式甬道,分五級,每級九個台階,取"九五至尊"之意;甬道寬3.14米,用圓周率象徵革命先烈精神永存。
陵園開園
萬載,是我國較早建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的縣份之一,以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著名烈士龍松泉為代表,一批為追求真理、探索光明而捨生取義的仁人志士長眠在這片土地上;萬載,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核心支撐區域之一,以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駐萬載三個年頭為標誌,一批為紅色割據、解放全國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長眠在這片土地上;萬載,是富有優秀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以捍衛"紅色萬載"輝煌為意志,一批為保衛祖國、建設家園而光榮犧牲的優秀兒女長眠在這片土地上。2012年4月1日,萬載黨政軍各界在新落成的烈士陵園隆重集會,祭奠英烈、寄託哀思、昭示未來。標誌著凝聚了五十多萬萬載人民無限情絲的特殊建築--萬載革命烈士陵園正式開園。
紅色萬載
2012年4月,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我黨創建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的湘鄂贛根據地首腦機關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遷駐萬載八十周年的日子。80年前的4月12日,為鞏固和擴大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戰果,全國唯一一塊長期堅持戰鬥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長沙、武漢、南昌三大中心城市之間的革命根據地--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取"積極向南發展"的進攻態勢,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從蘇區中心區域修水上杉南遷萬載小源(今仙源)。從這一天起,萬載便確立了她作為人民共和國最初奠基石之一的歷史地位!80年後的今天,凝聚著五十多萬萬載人民心血和智慧的"萬載革命烈士陵園"正式開園。這是歷史的續寫,更是歷史的傳承。自此,有形的豐碑與無形的永恆將永遠鐫刻在萬載這塊紅色土地上。
萬載是全國較早建立共產黨組織的縣份之一。"萬載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亦以"從一九二六年四月萬載成立第一個共產黨的支部起"為記始,體現出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創造屬於人民的歷史,也才有了與之相匹配的先烈的榮耀與萬載的輝煌!然而,在整個烈士陵園的構成指標參數中,並未突出這一元素,濃墨重彩的是湘鄂贛省委、省蘇在萬載領導湘鄂贛邊人民艱苦卓絕、英勇奮鬥的那一段悲壯歲月。從1932年4月湘鄂贛省委、省蘇為策應中央蘇區"積極向南發展"南遷進駐小源,到1934年1月湘鄂贛省委、省蘇在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為屏障中央蘇區"向北進擊牽制北線敵人"主動放棄小源北上移駐銅鼓幽居,前後歷時連頭帶尾也僅三個年頭,但由此衍生的歷史上溯可至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下延可達1937年10月紅軍游擊隊勝利下山的前後10年。在悠悠歷史長河中10年僅為一瞬,然而,就是這10年卻在近代中國革命歷史畫卷里幾近氣貫全部。正是由於此,萬載縣委、縣政府在對烈士陵園的設計定位考量中,如同當年萬載人民為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所作出的巨大犧牲一樣,其設計定位再一次以犧牲自己為代價,既立足萬載更跳出萬載,既把緬懷、祭奠、哀思獻給了萬載人民自己的優秀兒女,又更多地獻給了為新中國的誕生前仆後繼、英勇犧牲的整個湘鄂贛邊的無數革命先烈!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戰爭,基本上是以若干戰略區的紅色割據格局展開。這期間,我黨前前後後建立了大大小小13塊根據地,但真正成為具有獨立戰區特徵的根據地僅六塊,而一度曾以"中央蘇區"定位打造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就是其中之一。它南抵井岡山下,北至長江北岸,西扼株萍鐵路、東窺南昌城下,從一開始就象一把鋼刀,遊刃於國民黨統治下的政治、經濟中心城市長沙、武漢、南昌之間,儘管它最終未能發展成為中央構想的"中央蘇區",但它始終承載著全國紅色蘇維埃運動的"引領"和"中央蘇區"的戰略屏障作用。貢獻之巨大、犧牲之慘烈,為其它根據地所罕見。僅萬載一縣,10年間人口銳減17萬,有名有姓的烈士就達5000多名,而更多的是長眠在這塊土地上包括萬載在內的湘鄂贛邊30多個縣份的無名英烈!
在這裡,儘管五位優秀的省委書記中的四位先後於任上壯烈犧牲,但直至三年游擊戰爭結束,在最後一任省委書記率領下,從血與火的洗禮中走出來的原湘鄂贛根據地唯一一支留在自己身邊的子弟兵隊伍--紅16軍將士仍達1100餘人。這在當時包括項英、陳毅所領導在內的全部十三支堅持下來的紅軍游擊隊伍中位居第二,也就是這支湘鄂贛子弟兵部隊在不久後的皖南事變中整體衝破敵頑的鐵壁合圍而一舉成名,最終成為新四軍軍中"雄師"。在這裡,儘管從第四次反"圍剿"伊始便受到"一切從屬於中央蘇區作戰需要"的左傾教條主義中央領導的制肘,導致客觀上成為沒有實質意義上的"自己的部隊"參加長征的個別根據地之一,但由湘鄂贛邊優秀兒女組成的成建制部隊卻遍布紅軍所有三個方面軍:以湘鄂贛邊武裝為全部構成並按"紅三方面軍"建制發展起來的紅三軍團,早在1930年8月攻克長沙後便由毛澤東親點、彭德懷贊同與紅一軍團合編組成紅一方面軍,在中國紅軍史上,雖然再也沒有出現過"紅三方面軍"的番號,但卻構成了中國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紅一方面軍的半壁江山。同樣由湘鄂贛邊子弟組成的紅十五軍,亦於1930年10月由中央長江局帶入鄂豫皖根據地,並在後來川陝根據地"保衛萬源"之役中做出重大貢獻,成為紅四方面軍一支勁旅。就是在第五次反"圍剿"最困難時期,湘鄂贛根據地的決策者們仍胸懷大局,把當時身邊最優秀的子弟兵部隊紅十八軍支援給了湘贛根據地,並於1934年7月率先長征,最終成為紅二方面軍一支"拖不垮、打不爛"的英雄部隊。儘管如此,由於湘鄂贛根據地的創始人是彭德懷,建國後一段時期內對這位開國元勛的不公正待遇自然傾覆了時世對湘鄂贛根據地應有的公平。更由於這裡的軍民一直以犧牲自身為代價,導致客觀上沒有實質意義上的部隊參加長征,這就決定了它不可能形成象其它根據地那種能夠影響一時的"山頭"效應。但歷史終歸是歷史,"湘鄂贛"彪炳千秋的革命鬥爭史已不再塵封,萬載作為它的核心支撐區域之一,也終於贏得了她應有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