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筒(Kaleidoscope),一種光學器具,將有鮮艷顏色的實物放於圓筒的一端,圓筒中間放置三稜鏡,另一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圖像。萬花筒的原理在於光的反射,利用鏡把光反射來形成圖像。近似萬花筒的成像原理,中國遠古時代的古人經已掌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華鏡
- 外文名:Kaleidoscope
- 別名:萬花筒
- 原理:光的反射
- 本質:光學器具
- 發明時間:1816年
簡介
,又會出現另一種花的圖案。不斷地轉,圖案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叫“萬花筒”。萬花筒誕生於19世紀的蘇格蘭.由一名研究光學的物理學家發明。2~3年後,幾乎同一時期傳到了中國和日本。19世紀初葉,中國的很多玩具進入日本時、其中也包括了萬花筒。當時,作為利用光學的遊戲,新鮮而有趣,萬花筒成為糖果店吸引孩子的招牌玩具。
萬花筒的圖案是如何來的呢?原來是靠玻璃鏡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一個三稜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經過三面玻璃鏡子的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萬花筒的原理在於光的反射,而鏡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來成像的,這種成像原理我國遠古時代的古人就已掌握。古書《莊子》里就有“鑒止於水”的說法,即用靜止的水當鏡子。據說真正的萬花筒玩具是英國物理學家大衛·布爾斯答於1816年發明的,而我國民間也很早就有了這種玩具,而且有創新,生產出了許多新型的萬花筒。
發明原理
1816年,蘇格蘭物理學家大衛·布魯斯特爵士發明了萬花筒。布魯斯特主要從事光學和光譜研究,他在童年時代就十分喜歡光學實驗,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他所喜愛的光學上。一次,他在用多面鏡子研究光的性質時,看到了幾面相對放置的鏡子裡經過多次反射呈現出來的景象,便放了一些花紙在鏡子組成的空腔里,結果,他看到了一些對稱的圖案,而且每變動一下花紙的位置,圖案就會變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