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簡史譯叢

萬物簡史譯叢

“萬物簡史譯叢”系從日本法政大學出版局原版引進,從1991年刊發至今已超過150本圖書,日本最暢銷的萬物讀史系列,榮獲日本梓會出版文化最高獎。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於2013年引進6本精品圖書,書名為:《》《》《》《》《食具》《》。該系列每一本圖書都配以大量精美插圖,為我們饒有興趣地詮釋了萬物的歷史。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中品味萬物與人類文化的微妙關係。

基本介紹

  • 書名:萬物簡史譯叢
  • 作者:(日)矢野憲一等
  • 譯者:謝金洋等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7-30至2015-01-01
  • 定價:231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枕,橋,箱,瓦,食具,鋸,

我們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和枕頭打交道,但能夠注意到它的人卻寥寥無幾,更沒有人將枕頭與文化聯繫在一起。雖然歷史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關於身邊的生活史,我們不了解的事情卻還有很多。矢野憲一先生的《枕》,通過一幅幅精美的插圖,為我們展示了從神的枕頭、大嘗祭的枕頭到枕繪的世界的獨特魅力;追溯了枕頭材質的變遷;更以幽默風趣的筆調講述了與枕頭有關的傳說、怪談、民俗及奇聞軼事。使我們在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中品味著枕頭與人類文化的微妙關係。
萬物簡史譯叢

提到橋,每個人腦海里展現的景象定會不同。深山小溪上的獨木橋、靜靜湖面上的月亮橋、滔滔江水上的斜拉橋,這一切無不反映了設計們的獨特創意。小山田了三先生的《橋》,以在人們生活中耳熟能詳的現代橋樑的原型為例,解讀了寄托在橋上的古人的思想,並追溯了橋所展示的傳統技術的發展。通過書中一幅幅橋樑的照片,讀者不僅可以形象地了解世界各地的著名橋樑的類型、結構與功能,還可以通過文字描述,一展聯想的翅膀,在跟隨作者遊覽中國的安濟橋、威尼斯的里阿爾托橋、巴黎的新橋、印加的舟橋、以及日本的錦帶橋和眼鏡橋的同時,品味每一座橋所蘊含的深奧文化。
萬物簡史譯叢

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箱”,它究竟有著的怎樣的歷史和文化?看似沒有交集的世界各國的“箱”,相互之間存在著哪些不同,這中間又是否存在著某種關聯?本書從“箱”的原型、使用方法、民族技術、文化交流等幾個方面,列舉大量實例,並配以近300幅精美圖片,為人們展示了一個神秘而又多姿多彩的“箱”的世界。
萬物簡史譯叢

本書系“萬物簡史譯叢”之一。到訪過日本的人,大多都會對傳統的日本式建築留有印象。即使在城市裡,也隨處可以見到獨門獨院的庭園建築,高高的圍牆、以及帶有諸如鴟尾、鯱脊、獅子口、雁振、鳥衾等特殊裝飾物的各種瓦葺房頂等,無不在高樓林立、喧囂繁華的現代城市中,增添了一幅恬靜的獨特風景,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可以說瓦葺房頂,儼然是日本式的一道獨特景觀。日本建築為何對瓦情有獨鐘,其中又蘊含著哪些時代背景與文化因緣,只要認真閱讀森郁夫先生的這本《瓦》,您就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萬物簡史譯叢

食具

說起食具,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東方的筷子,西方的刀叉匙,以及中東、印尼等區域的手抓式的用餐方式。那么,你可曾感到好奇並產生疑問:同為人類,為何在就餐用具上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山內昶先生的《食具》,將帶你回到古代,漫步在時空隧道里,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世界各地食具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萬物簡史譯叢
現代西方繁瑣而複雜的用餐禮儀,與古代西方粗野而豪放的就餐方式,這之間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落差?今天以“筷子文化”著稱的東方,在古代曾經怎樣使用“西式”的刀叉?而“手食”真的是“不文明”的表征嗎?
你是否注意到,在今天,在以食具就餐的“文明”社會裡,“手食”還在延續。
作者以世界各地的用餐禮儀為切入點,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以及歷史資料為依據,細緻而生動風趣地闡述了世界各地食具的產生及其演變的過程,揭示了食具的出現、演變不只是文明的進步,它所蘊含的禮儀,更是一種文化。

在人類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漫長進程中,鋸是如何演變發展的?世界各國的鋸有哪些特點,在何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吉川金次的《鋸》第一次系統地解答了這些問題。吉川出身於木匠和造鋸世家,基於對古鋸的再造和試驗,為我們饒有興趣地詮釋了鋸的歷史。該書既為我們介紹了匠人的專業知識,又給我們展示了從古至今人類生活的豐富畫卷。
萬物簡史譯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