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松嶺(地名)

萬松嶺(地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萬松嶺西起湖岸,東抵江乾,早先為杭州城牆所經,因而也是市區與山林的交界。萬松嶺古道的歷史,比西湖上許多穿越山林的通道如慈雲嶺、大麥嶺、棲霞嶺等等都要早,而與北山的九里雲松遙相呼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松嶺
  • 外文名:wangsongling
  • 位置:杭州
  • 1730年:補植松樹上萬株
  • 1950年後:全面營造馬尾松
  • 萬松書院:始建於唐貞元年間(785-804)
  • 1991年:建成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歷史人文,主要景點,

歷史人文

萬松嶺,西起湖岸,東抵江乾,早先為杭州城牆所經,因而也是市區與山林的交界。舊時,這裡是皇城根,古道濃蔭,貴氣天成。一般說法都認為,它因白居易詩句"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月明中”而獲名。清雍正《西湖志》卷四:“萬松嶺在鳳凰山上,夾道栽松。南宋時密邇宮禁,紅牆碧瓦,高下鱗次,上有門曰‘萬松坊’。州城既改,平為大塗,而松亦無幾。”
南宋時,萬松嶺古道與皇城紅色的宮牆近在咫尺,近 年的考古發掘證實了這一點。紅牆碧松,相映成景,引人入勝。南宋以後,嶺上開闢大道,松樹所剩無幾。清雍正八年(1730年),這裡曾補植松樹上萬株,重現了唐時風貌。據說松林"每當天風擊戛,如洪濤澎湃,時與江上潮聲相應答",很是壯觀。當時西湖十八景之一的"鳳嶺松濤",就是指這一景觀。
民國時期,林木已日見減損,經抗日戰爭時期杭州淪陷的砍伐,萬松嶺已山無林蔭。1950年後,杭州市人民政府在嶺上全面營造馬尾松,松林又逐漸成蔭。
萬松嶺
夏日的萬松嶺,綠樹成蔭,松濤陣陣,清爽怡人。清人趙賢《鳳嶺松濤》詩云:"八蟠西嶺路迢迢,行盡松崗暑氣消。只要風來山便響,方知不是海門潮。"

主要景點

萬松書院
萬松書院位於鳳凰山上北萬松嶺上 ,書院始建於唐貞元年間(785-804),名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周木改闢為萬松書院。浙江右參政周木改闢為萬松書院。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曾在此講學。民間傳說的梁山伯、祝英台曾在此3年同窗,並演繹了草橋相會、十八相送的經典愛情故事,因此,百姓又稱其為梁祝書院。
萬松嶺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於1991年9月建成並對外開放。紀念館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烈士紀念建築。烈士紀念館的建成為美麗的西湖增添了一個新的景點。蒼松翠柏,烘託了革命紀念地莊嚴肅穆的氣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