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高

萬曉高

萬曉高,男,天津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文學理論、文藝美學和文學史。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數篇被高校文科學術文摘、光明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負責國家社科項目1項,獨立完成省部級社科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社科重大項目1項,參編省部級重點規劃教材1部。獲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曉高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文學理論、文藝美學、文學史和修辭語用
  • 職稱:副教授
  • 任職院校:天津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學院
個人經歷,主講課程,學術成果,科研項目,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教育經歷:
2008年6月,南開大學文藝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1年6月,南開大學文藝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3年6月,漢中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3年7月—1998年8月,陝西省彬縣師範學校教師
2001年7月— ,天津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學院(歷經社會科學與外國語學院、文法學院)中文系教師

主講課程

文藝學、西方美學史、文藝心理學、寫作B、公文寫作、修辭語用研究。

學術成果

[1]《論“悲劇性”的多重色調——兼論“悲劇在中國戲劇中是否缺席”的話題》,《南開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5期;
[2]《從“悲劇”諸問題看文學理論的社會特質》,《天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1期
[3]《反面人物悲劇性探源》,《南開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6期;
[4]《論悲劇性審美範式對於五四文學的意義》,《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5]《魯迅小說中的“黑暗情結”及其悲劇性蘊涵》,《天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1期;
[6]《論古希臘悲劇的主導觀念》,《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2期;
[7]《中國悲劇“大團圓”結局的文化蘊涵》,《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1期;
[8]《道德不是文學批評的有效尺度》,《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著作:
《當代西方文學理論名著精讀》(合著,沈立岩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科研項目

(1)文學中的悲劇美學研究,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
(2)文藝評論價值體系研究,教育部重大項目。
(3)悲劇美學的新視域——文學中的悲劇美學研究,天津市藝術科學研究規劃基金資助項目。
(4)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悲劇範式研究,天津大學自主創新基金資助項目。
(5)當代西方文學理論名著精讀,天津市高校“十五”規劃重點教材項目。
(6)天津大學2014年本科教學綜合改革立項項目“語言交際與寫作技能類課程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與推廣”(TS14D071)
(7)2014年,天津大學本科教學綜合改革立項A類項目“中文溝通與寫作”(精儀學院)
(8)天津大學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項目“《辭彙學》課程教學和考核方式改革探索”(項目編號:YCX15042)

榮譽獎項

2016年7月獲天津市第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