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傳的一種民間曲藝說唱形式,原型屬於宮廷雅樂,以吹打為主。元明以後,由於布依族民族審美意識的作用,逐漸發展為以絲竹樂器為主伴奏表演的曲藝形式。流傳於南北盤江的貴州興義、安龍、冊亨、望謨等布依族聚居區一帶。
布依族八音坐唱曲目、唱詞和語言都體現了布依族的文化特色。演出的時候按照生、旦、淨、醜的戲曲角色來分角演出,演唱時,男藝人多採用高八度,女子則在原調上進行演唱,可單獨演奏,也可邊奏邊唱。代表曲目有《布依婚俗》《賀喜堂》《胡喜與南祥》等。
2006年5月20日,貴州省興義市申報的布依族八音坐唱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4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依族八音坐唱
- 別名:布依八音
- 始興年代:元明時期
- 流行地區:貴州興義、安龍、冊亨、望謨等布依族聚居區
- 經典劇目:《布依婚俗》《賀喜堂》《胡喜與南祥》等
- 代表人物:吳天玉、梁秀江
- 遺產類別:曲藝
- 遺產編號:Ⅴ—46
歷史淵源,藝術特點,表演特徵,唱腔曲調,伴奏樂器,經典劇目,傳承保護,流傳現狀,保護措施,代表人物,入選非遺,曲藝價值,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布依族八音坐唱
元明時期,八音演唱內容加入了民俗、喜慶的內容,並吸收了其他戲曲特點,大大豐富了演唱內容。
清代,八音已發展成為曲藝演唱形式。據有關資料記載,明清時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盤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開設有教樂坊"八音堂",專門傳授布依八音技藝,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隊多時達到三百餘支。清代,“八音”以彈唱為營業的一種,八音已發展成曲藝說唱形式。清乾隆以前,布依八音就在興義巴結的王姓土司家族中盛行。
光緒初年(1875年),興義巴結王土司的族人王壽山倡議,多人出資首次製作了專用戲服,在巴結老場壩搭台演出。至此,布依戲才真正完成了發展,不但有了曲調、聲腔、表演,還有了服裝,成為戲劇之一種。布依八音和布依戲有著血緣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姊妹藝術。
新中國成立後,興義市布依八音隊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演出,被譽為“盤江奇葩”、“凡間絕響、天籟之音”、“聲音的活化石”、“南盤江畔的藝術明珠”。
藝術特點
表演特徵
布依族八音坐唱以第一人稱的“跳入”唱敘故事,以第三人稱的“跳出”解說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葉等布依族樂器進行伴奏的情形。演出的時候按照生、旦、淨、醜的戲曲角色來分角演出,演出隊伍多在八至十四人之間。演唱時,男藝人多採用高八度,女子則在原調上進行演唱,這樣不僅可以產生強烈的音高和音色對比,還能增加演唱的情趣。布依族八音坐唱
唱腔曲調
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唱腔曲調主要為【正調】,其他曲調統稱為“閒調”。演唱時唱腔用布依語,道白用漢語,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樂隊人員分擔角色。曲牌有正調、正音、走音、自路板、長調、倒長調、反簧調、倒茶調、吃酒調等三十多個,可單獨演奏,也可邊奏邊唱。
伴奏樂器
布依族八音坐唱通常是牛骨胡(牛角胡)、葫蘆琴(葫蘆胡)、月琴、刺鼓(竹鼓)、簫筒、釵、包包鑼、小馬鑼等八種樂器同奏再伴之以演唱,之後又加入嗩吶、木葉、勒優,使得表演更具感染力。
經典劇目
布依族八音坐唱的內容主要取材於布依民間口頭文學,民間音樂和說唱藝術,民族特色濃郁。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目有《布依婚俗》《賀喜堂》《胡喜與南祥》《迎客調》《唱王玉蓮傳》《敬酒歌》《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四十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