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仙人洞遺址

萬年仙人洞遺址

萬年仙人洞遺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大源鄉境內,遺址出土遺物豐富,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年仙人洞遺址
  •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大源鄉境內
  • 時間:距今14000多年
  • 性質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遺址簡介,考古發掘,出土文物,榮譽,考古意義,

遺址簡介

萬年仙人洞遺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大源鄉境內,地處贛東北石灰岩丘陵地區的一個山間盆地。
仙人洞遺址的洞口朝向東南,洞口開闊並向前伸展,呈岩廈狀,剖面呈弧形,最高處近六米,寬約十九米。洞穴深四十米,可分成南北四個支穴。
該遺址距今14000多年,是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也是世界稻作文化的發源地。

考古發掘

1962年春天,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的考古工作者根據萬年縣文化館提供的線索來到達里進行勘察,在洞口發現了文化堆積,裡面包含有蚌器、骨器、陶片、燒土、炭屑,還有大量的碎獸骨、螺螄殼、蚌殼等遺物。在一些蚌器和骨器上還有圓孔。骨器磨製光亮。粗砂紅陶片上飾籃紋或粗繩紋。
1962年3月和1964年4月,考古隊在洞穴內進行了兩次發掘,發掘面積為六十九平方米,出土各類文化遺物九百餘件,還發現了三個灰坑和二十二處燒火遺蹟。
1993年和1995年由中美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後來於1999年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再次發掘。
先後多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製品和動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現引起了學術界高度關注。由於當時學術界普遍認為陶器的發明與農業的出現、人類的定居生活等有關,而這些活動是伴隨著全新世大暖期的到來而發生的,所以認為陶器最早出現的時間基本上應在距今一萬年左右。同時由於早期陶器保存下來的陶片比較碎小而且珍貴,無法提取裡面殘留的有機物進行直接的年代測定。
200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與北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學者,在重新清理出來的考古地層剖面上採集了系列碳十四測年樣品和地層微結構樣品,證實仙人洞遺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萬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發表陶器的最早年代。

出土文物

遺址出土遺物豐富,有石器、骨器、穿孔蚌器、陶片和人頭骨、下頜骨、牙齒等,還有數以萬計的動物骨骼碎片。其中最特別的是年代超過萬年的夾粗砂條紋陶、繩紋陶,這不僅是東亞地區,也是世界上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陶器標本之一。此外,還發現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矽石和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矽石,這是現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

榮譽

美國《考古》雜誌在2013年第1期評選出了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這十大考古發現分別是:瑪雅太陽神面具(瓜地馬拉)、尼安德特人的藥箱(西班牙)、最早使用的毒藥(南非)、阿芝特克人的葬禮(墨西哥)、凱撒的高盧前哨(德國)、歐洲最古老的石刻(法國)、最古老的陶罐(中國)、“科學怪人”木乃伊(蘇格蘭)、2000年前窖藏的珍寶(以色列)、最古老的葬船(埃及)。

考古意義

萬年仙人洞遺址發現有華南地區洞穴罕見的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的清晰地層堆積,為探討人類如何從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這一世界性大課題提供了重要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