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人空巷
- 拼音:wàn rén kōng xiàng
- 出處:《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
- 釋義: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家裡出來了。
- 結構:複雜式
- 辨形:巷不能寫作“相”
成語資料,成語辨析,成語示例,成語釋義,例舉,最早例證,錯誤用法,
成語資料
【釋義】本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奔向一個地方;以致住宅空蕩蕩的。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居民的情景。【出處】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讀音】wàn rén kōng xiàng
【近義】萬頭攢動
【用法】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或轟動一時的情景。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成語辨析
【正音】空:不能讀作“kòng”。
成語示例
◎喜訊傳來,首都北京城萬人空巷,人們興高采烈走上街頭,在廣場舉行慶祝遊行。
◎人民英雄的遺體今天運回了自己的家鄉,家鄉的居民,無論男女老少,都早早的出門來為他送行,真是萬人空巷啊。
成語釋義
巷:當釋為住宅。空巷:街道里巷裡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
註:巷是胡同的意思,是指房子與房子之間的通道。萬人空巷是指人從房子與房子之間的通道大量擁擠出來,離開通道,湧向某個地方,是一個非常形象描述動態情境的成語。巷不能解釋為“街道里巷裡”,而只是“巷裡”,坊間道路稱街,坊內道路稱巷,不能混用的。有學者把巷解釋為住宅,完全不符合巷為坊內道路的原本含義。
《辭海》對“萬人空巷”的解釋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學者個人意見
萬人空巷”的古今義及其規範
有學者認為:“萬人空巷”的“巷”,辭書釋作“街巷”是錯誤的,應釋為“住宅”。
成語“萬人空巷”保留了“住宅”古義,這一古義不被辭書所揭示反而一直誤解為今義。這歧中有歧是造成“萬人空巷”使用混亂的根源。既然“萬人空巷”意謂萬人空宅,而現代傳媒往往視“巷”為街巷,那么不妨“鵲巢鳩占”,對於形容大街小巷空寂無人、家家滿滿當當的用法予以認可,鼓勵使用;而對於形容傾巢而出、家家空空蕩蕩的用法,不再用“萬人空巷”而一律改作“萬人空宅”。
汪少華認為:成語“萬人空巷”使用規範應是——對於形容大街小巷空闃無人、家家滿滿當當的B類用法予以認可,鼓勵使用;對於形容傾巢而出、家家空空蕩蕩的A類用法,不再用“萬人空巷”而一律改作“萬人空宅”。其理由為:(一)權威辭典釋義的不正確導致並且繼續造成標準混亂;(二)語言文字工作者、傳媒從業人員普遍不了解“萬人空巷”的“巷”為住宅,而一般民眾“巷即街巷”的潛意識更是根深蒂固;(三)大眾傳媒(包括黨報、權威報刊)“萬人空巷”B類用法不僅無法消除,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四)形容電視吸引力之大以及除夕夜闔家團聚、大街小巷闃其無人,用“萬人空巷”非常貼切,生命力強;而“萬人空宅”既能恰切表達“萬人空巷”本義,又消除了歧義;(五)成語俗化是合理的,可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使用,還能擴大表意作用,豐富語彙;且前人詞語分工做法可資借鑑。
例舉
1、波蘭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給了我們以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們還能夠清楚地回憶起在波蘭各地多次看到的動人場面。儘管下著大雪,人們萬人空巷地出來歡迎我們。他們從四面八方圍攏上來,爭著向我們獻花,同我們握手。(周恩來《關於訪問亞洲和歐洲十一國的報告》, 《人民日報》1957年3月6日第2版) 2、此時路旁看的,幾於萬人空巷,大馬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晚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回)
最早例證
萬人空巷成語的最早例證,一般都引北宋蘇軾《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五首》之四:“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與蘇軾同時代的梅堯臣有《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是時輒預車馬來,傾市競觀民業拋。”
錯誤用法
很多人都會把萬人空巷這個詞來形容沒有人,比如:這條巷子真的是萬人空巷,一個人都沒有。 這是一個望文生義的錯誤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