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藥用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芋形正常、大小均勻、表面清潔、無異味、腋芽未萌發、無明顯裂痕、無腐爛(種芋殘體除外)、無明顯機械傷、母芋上的子芋痕跡平整。
內在品質
芋肉糯甜,色白新鮮,蛋白質含量1.75—2.30%、脂類含量0.47—0.68%、澱粉含量69.6—73.7%、富含鈣、磷、鎂、甾醇、維生素,粘多糖、果膠質等。
藥用價值
1、芋頭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皂角甙等多種成分,所含的礦物質中,氟的含量較高,具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
2、芋頭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在癌症手術或術後放療、化療及其康復過程中,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3、芋艿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或稱抗體球蛋白,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故中醫認為芋艿能解毒排毒,對人體的癰腫毒痛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來防治腫瘤及淋巴結核等病症。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萊陽芋頭種植區屬低山丘陵區,土壤沙質土壤,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心土通氣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5.5-7之間,有機含量在1%-1.8%之間。
水文情況
萊陽境內除西北部為大沽河支流,其餘均屬五龍河水系。北半部有白龍河、蜆河、清水河、富水河、墨水河五大支流,匯合於五龍口,組成五龍河,向南注丁字灣入黃海,中下游有嵯陽、玉帶、金水、賢友河等支流,全長124千米,萊陽境內83千米。水質好,pH在7.9—8.2之間。市域內工業企業廢水均達標排放。
氣候情況
萊陽市地處北溫帶東亞季風區。大陸度為64.3%,屬大陸季風型半濕潤性氣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風多易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晝暖夜涼,冬季寒冷乾燥的特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為800毫米,年平均氣溫11.2℃,年平均相對濕度73%,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996小時,全市平均無霜期173天。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適宜的土壤和氣候,為芋頭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
歷史淵源
萊陽芋頭早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萊陽縣誌》就有記載。
民國二年(1913年)“山東省第一次物品展覽會”上確定萊陽芋頭為特產參加展出。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萊陽縣誌》記載“芋一名蹲鴟,近年漸為出口大宗”,當時就大量出口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1988年,用芋頭加工成的萊陽芋仔在日本舉行的國際食品博覽會上被破格為優質產品展出。
20世紀90年代,萊陽芋頭研究會成立,引進推廣的芋頭品種達30多個,最多的時候在山東省推廣種植3萬多畝,吸收會員達2000多人。
進入21世紀,萊陽芋頭的出口量逐年增加,銷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歐美國家。
生產情況
20世紀90年代,萊陽芋頭種植面積最高達14萬畝,速凍芋仔年出口量達3萬多噸,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
2010年,萊陽芋頭種植面積不足5萬畝。
產品榮譽
萊陽芋頭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1991年,萊陽芋頭獲全國金獎。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萊陽芋頭”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山東省萊陽市,位於膠東半島腹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20°31′00″—120°59′12″,北緯36°34′10″—37°09′52″。東北與煙臺市接壤,西南與青島市毗鄰,南臨黃海。全市總面積1734平方千米,現轄1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經濟開發區。萊陽芋頭主要在市南部低山丘陵地帶種植較多,覆蓋萊陽市境內的團旺、姜疃、大夼、萬等4個鄉鎮。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生產基地無“三廢”污染,水質良好,空氣清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生物資源呈多樣性的,土壤pH值5.5—7.0、有機質含量1.0%—1.5%左右,土壤與灌溉用水、大氣環境都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質量標準要求,非常適合萊陽芋頭種植生長。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萊陽芋頭的主要品種是孤芋和花芋,質白嫩,粘性強,食味好,芋母僅占單產的12%—15%。“科王1號”、“8520”是選育出的優良品種,除其具有食味好、營養價值高、豐產等特性外,其子芋、孫芋個大、形圓,適合出口加工。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整地和施肥:整地在秋後即可進行。秋後對土地進行冬耕,耕作深度在30厘米以上,有條件的可使用手扶拖拉機耕作,翻土量大,耕作深,效果好。通過冬耕可以提高地溫,疏鬆並加厚活土層,有利於土壤活化。3月上中旬結合整地,按種植面積的大小,施入基肥,一般每畝施優質腐熟土雜肥5000千克,為增強有機肥料的肥效,提高芋頭的品質,可以在有機肥料中摻入豆餅或煮熟的黃豆,如用黃豆,先將黃豆在水中浸泡後煮熟,然後把它混合在有機肥料中,拌勻後一起施入地中。配合土雜肥,還應施入氮、磷、鉀含量各15%的三元複合肥50千克,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一般情況下,氮、磷、鉀的比例為2:1:2,把複合肥均勻地灑入地中,耕作時翻土施入。在覆膜栽培前一次性施入基肥,施入基肥後,把栽培地耙平,整好待播。
播種:播前催芽,棚、炕藏芋頭不用曬種可以直接催芽;窖藏芋頭做種,必須曬種4—5天以後催芽,保持溫度18—25℃,過高易產生氣生根,排種厚度以二層芋頭為宜,不宜過厚,一般7—10天即可生芽,芽不宜過長,以露出新芽即可,下種時將無芽的芋頭剔除。芋頭無明顯生長期,只要溫度適宜即可生長。適時早栽延長生育期是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當5厘米地溫穩定在11—12℃時,即覆膜田4月10—20日可以播種,露地栽培應在5月1日前後下種,密度要依品種、水肥、土壤條件而定,以每畝2500—3000株為宜,條件好的要稀一點,條件差的密一點,要求行距一般在80厘米左右。
田間管理:放苗。地膜覆蓋栽培播種後30天后開始出苗。出苗後應及時放苗,如不及時放苗,就會出現高溫灼傷,使苗壞死。放苗方法是在出苗處將地膜撕開一個小口,把苗引出來,然後在苗的周圍用濕土蓋嚴,壓住地膜,防止水分散失。肥水管理。芋頭是喜水作物,耐濕性強,忌乾旱,在生長期間,尤其是生長旺盛時期,需肥水量大,必須適時追肥澆水;施肥。一般在長出5—6片葉時,子芋開始出現,這時每畝應施碳酸氫銨速效氮肥40—50千克,鉀鈣複合肥40—50千克,促進子芋生長;長到8—10片葉時,子芋上葉片露出地面,長出櫱芽,這時子芋開始膨大,應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追施碳酸氫銨50—60千克,鉀鈣複合肥50—60千克,施肥時將肥料撒在壟間的溝里,隨澆水施入;澆水。在幼苗期,土壤含水量不宜過高,只要保持濕潤即可,有利於根和幼苗生長,這時水量過大會影響發芽,引起爛種。5月底,進入發棵期,6月上中旬至8月份,是結芋膨大期,這個期間光熱充足,是植株生長的旺盛時期,需水量大,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始終在濕潤狀態,土壤持水量以70—75%為宜。砂性土壤澆水時,澆半溝水為好,不能漫過毛芋頭的生長位置以上。澆水適合在早晚進行。澆水時應注意小水灌注,防止大水漫灌。澆水後還注意及時鬆土,除去田間的雜草,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割芽。覆膜栽培法不用培土,但需要割除櫱芽。當子芋開始膨大時,會長出櫱芽,櫱芽分布在主莖的周圍,象初期的芽苗。對這些新長出的櫱芽,要適時割掉。一般是等它長到兩葉一心時割除,如果割的太早,割不完全,割的太晚,就會消耗養分,不利於芋頭膨大。
病蟲害防治:病害。芋頭生長期主要病害有軟腐病、芋疫病、葉斑病等,這些病害主要危害葉片,使葉片出現黃褐色或褐色斑點,圓形,並逐漸向四周擴展形成病斑,並在輪紋上產生白色稀薄的霉狀物,嚴重時會危害葉柄和根部,使葉柄變黃或凋萎,根和球莖腐爛。對此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進行防治:實行1—2年的輪作制,播種前,用農用鏈黴素對土壤進行消毒。從無病田留種,選用抗耐病良種,採用以有機肥為主的平衡施肥技術,增強植株抗病力;第三種方法是藥劑防治:對病株以農用鏈黴素藥劑進行噴霧,嚴重時可用鏈黴素藥劑澆灌根部,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也可採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每7—10天噴一次,共噴施2—3次即可達到防治效果。
蟲害。芋頭在整個生長期內,蟲害發生率較低,所發生的蟲害主要是芋蟎、紅蜘蛛等。如發生蟲害,可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藥劑進行防治,如阿維菌素、阿維白蟎銳等較為安全的藥劑。
在植株長至2—3個月時,可用純品阿維菌素8000—9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噴霧1—2次,每次間隔20—30天,或用45%阿維白蟎銳3000—4000倍液噴霧,每次間隔15—20天,這些藥物的使用次數全年限制在2—3次以內,而且最後一次用藥時間必須在7月中旬以前,保障用藥到收穫的間隔期在15天以上,以確保達到無公害蔬菜的標準。
(4)產品收穫後處理的規定:收穫應在晴天,先將莖葉在基部7—10厘米處割去,然後用钁頭沿壟底將植株周圍刨鬆動,慢慢將整株的芋頭從土中全部挖起。整株的芋頭挖出後,除去泥土,一個個將其掰下,稍稍晾乾表面水分,裝入袋內和筐內。
(5)生產記錄要求:萊陽芋頭收購單位應建立健全進貨、質量分級、產品質量檢測、生產加工、銷售等生產記錄。記錄應長期保存。
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萊陽芋頭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