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 多麗絲·萊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於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國人。在萊辛5歲的時候,她那嚮往田園生活的父親帶著妻兒移居到南羅德西亞(現
辛巴威 ),在一個農場工作。然而農場生活對於多麗絲的父親絕非天堂,不過卻是萊辛幻想的家園。年幼的多麗絲是一個“神經質”的女孩,在學校里,愛幻想的她盡了最大的努力才沒有白白浪費更多的時間。
多麗絲·萊辛 16歲時她開始工作,先後當過電話接線員、保姆、
速記員 等等。她青年時期積極投身反對殖民主義的左翼政治運動,曾一度參加共產黨。萊辛曾兩次結婚並離異,共有3個孩子。在非洲早年的艱苦生活中,十九世紀小說大師如
狄更斯 、吉卜齡、史湯達爾、
托爾斯泰 、
陀思妥耶夫斯基 ,成為萊辛最重要的精神伴侶,也為她的文學生涯奠定厚實基礎。
開始創作 1939年,萊辛和法蘭克·惠斯頓結婚,生了一男一女,這段婚姻維持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萊辛對政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作為馬克思主義者開始投身反殖民主義的
左翼 政治運動。 1945年,她與德國共產黨人戈特弗利·萊辛結婚,生下兒子彼德,但兩人的婚姻關係也只是維持了4年。
多麗絲·萊辛 1949年她攜幼子移居英國,當時兩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說草稿。該書不久以《
野草在歌唱 》(1950年)為題出版,使萊辛一舉成名。它以黑人男僕殺死家境桔據、心態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為題材,側重心理刻畫,表現了非洲殖民地的種族壓迫與種族矛盾。此後萊辛陸續發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即《
瑪莎·奎斯特 》(1952年)、《良緣》(1954)、《
風暴的餘波 》(1958年)、《被陸地圍住的》(1965年)以及《四門之城》(1969年),以誠實細膩的筆觸和頗有印象
主義 色彩的寫實風格,展示了一位在
羅得西亞 長大的白人青年婦女的人生求索。
輝煌時期 1962年她完成了一般被公認是她的代表作的《
金色筆記 》,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壇的地位。
《金色筆記》 萊辛出版兩卷回憶錄,敘述其從童年到50年代的生活。人們曾認為,她接下的書該是回憶錄的第三部分,內容將寫到60年代。恰好相反,她卻用小說手法描寫這段生活,並取名《最甜蜜的夢》(The Sweetest Dream)。她在這本書里,通過講弗蘭西斯和其前夫約翰尼的故事,探討“婦女如何在60年代轉錯方向”。“我不喜歡60年代,”萊辛說,“我不喜歡女性那時的所說所為,比如像她們吹噓和多少男人睡過覺。”她將
婦女解放 歸功於技術而非
女權主義 。她認為,避孕藥片和省時設備,比如洗碗器,作用要比
意識形態 更大。
大約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萊辛對當代心理學及伊斯蘭
神秘主義 思想的興趣在作品中時有體現,但她仍然關注重大的社會問題。進入1970年代之後,風格與題材屢次轉變。70年代中,她撰寫了有關個人
精神崩潰 的《簡述下地獄》(1971年),及討論
人類文明 前途的《
倖存者回憶錄 》(1974年)。《
天黑前的夏天 》(1973年),講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婦的精神危機。
此後她另闢蹊徑,推出一系列總名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檔案》的所謂“太空小說”。之後她從浪漫主義出發,探索超越
理性 與
自我 的領域,寫下多部“
內在空間 ”小說。後來又深受伊斯蘭教神秘主義教派“
蘇菲派 ”的影響,並將筆鋒轉向科幻小說。《什卡斯塔》(1979年)、《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1980年)、《天狼星試驗》(1981年)、《八號行星代表的產生》(1982年)等科幻小說,寫出了對人類歷史和命運的思考與憂慮。
萊辛是一位多產作家,除了長篇小說以外,還著有詩歌、散文、劇本,短篇小說中也有不少佳作。像《簡·薩默斯日記》(1984年)和《好恐怖分子》(1985年)一類作品,就題材和風格而言,似是對作者早期
寫實 方法的一種回歸。
1993年5月,時年75歲的萊辛開始了她僅有的一次訪華,同行的還有英國作家
德拉布爾 及其丈夫——英國皇家文學學會主席麥可·霍爾洛伊德。從5月2日到15日,萊辛先後訪問了北京、西安、上海和廣州四個城市。萊辛應邀以文化交流為題,在
上海社會科學院 英國文學研究中心發表講話。萊辛嚴肅地指出:東西方文化交流要有所選擇,取長補短,不要盲目跟風。如今在西方出現了一代“文明的野蠻人”。
諾貝爾獎證書 她2007年獲
諾貝爾文學獎 時已經88歲,是文學獎開設以來年齡最大的獲獎者,也是第11位獲得該獎項的女作家。然而,萊辛本人似乎對授獎辭並不十分認同。10月11日,諾貝爾評獎委員會新聞主編亞當·史密斯打電話採訪萊辛,詢問她對於授獎辭有何感想,萊辛回答道:“您瞧,我真不明白當他們寫評語時腦子裡在想些什麼。我的意思是說,他們面對著令人吃驚的一大堆五花八門作品。要確切地加以概括,是相當困難的。您想是嗎?”
多麗絲·萊辛獲諾貝爾獎 2008年,她在《泰晤士報》“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作家”排行榜上列,第五位。
逝世 英國女作家、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多麗絲·萊辛,2013年11月17日去世,享年94歲。她的出版商
哈珀·柯林斯 出版社宣布,多麗絲·萊辛於周日凌晨平靜地離世。出於隱私方面的考慮,她的家屬並未透露她去世的原因。“多麗絲·萊辛是我們這一時代的偉大作家之一,”哈珀·柯林斯公司英國負責人查理·雷德梅因接受《衛報》採訪時說,“她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作家,有智慧,有熱情,為了自己的信仰敢於戰鬥。”
作品年表 作品名稱
原文名
年份
The Grass is Singing
1950
This Was the Old Chief's Country
1951
《短篇小說五篇》
Five short stories
1953
《暴力的孩子們》
Children of Violence Series
1952-1969
The Golden Notebook
1962
Particularly Cats
1967
《簡述地獄之行》
Briefing for a Descent into Hell
1971
《黑暗前的夏天》
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
1973
Memoirs of a Survivor
1974
《希卡斯塔》
Shikasta
1979
《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
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 Four and Five
1980
《天狼星試驗》
The Sirian Experiments
1980
《第八號行星代表的產生》
The Mak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 for Planet 8
1982
The Fifth Child
1988
Love, Again
1996
《貓語錄:大帥貓的晚年》
The Old Age of El Magnifico
2000
寫作特點 萊辛筆耕五十多年,是位多產作家,花樣層出不窮,有前期的批判寫實,也有中期的心理分析和
蘇菲主義 迷思,更有晚期的“內太空”探索——而她就是執拗,不願意稱之為“科幻小說”。她既寫人的生存處境,也寫動物(尤其是貓)的生存之道;既寫成人複雜而多變的陰暗內心,也寫兒童的醜陋與野蠻。其風格獨特多變,思想深邃,觀點銳利,見解新穎,極具創造力。除了長篇小說,還著有詩歌、散文、劇本、短篇小說等。
多麗絲·萊辛 萊辛小說的主題和風格,大致上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 是以非洲殖民地生活 為背景,以爭取民族獨立、自由平等為題材的作品,採用傳統現實主義敘事手法,包括長篇小說《野草在歌唱》,短篇小說《非洲故事集之一:這是老酋長的國度》、《短篇小說五篇》、《非洲故事集之二:陽光灑在他們腳下》以及散文集《回家》等。
第二類 以現代婦女 所面臨的困境和她們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為題材,在藝術形式技巧上大膽實驗,並且試圖揭示人物心理活動的更深層次。此類作品包括著名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膾炙人口的《金色筆記》以及表現中老年家庭主婦悲慘命運的《黑暗前的夏天》。在漫長的創作生涯中,萊辛偏愛描寫婚姻破裂的女人,確切地說,是描寫因為失去丈夫而生活支離破碎的女人。她的作品有的帶有半自傳色彩,描寫她在非洲的經歷,有的著重刻畫人和動物的生存之道,還有一些帶有心理分析和科幻色彩。諾貝爾文學獎把萊辛作為一個女性主義的先鋒戰士來獎賞,可這對於萊辛來說卻是一個莫大的諷刺。萊辛本人說過:“我在六十年代不是一位積極的女權主義者,從來不是。我從來不喜歡女權運動,因為我認為這項運動的基礎太意識形態化。”——萊辛似乎不太樂意被定型為“女性主義作家”。
第三類 ,是用寓言、幻想形式來顯示人類 所面臨的危機 ,並且預言世界的未來,包括長篇小說《簡述地獄之行》、《倖存者的回憶》、系列小說《南船星系中的老人星座:檔案》。
第四類 ,萊辛又回到現實主義敘事風格,然而文風更為簡潔,每部小說針對一個
社會現實 問題,小說的結構和風格由題材來決定。小說《簡·索默斯日記》寫獨身婦女的困境,《好恐怖分子》寫環境保護主義者的鬥爭,《第5個孩子》寫一個怪誕而令人震驚的青少年暴力故事。散文集《風兒吹走了我們的話》支持阿富汗民族獨立鬥爭。《又來了,愛情》寫老年人的感情糾葛。在萊辛心目中,愛情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是追求復歸整體的人生基本權利。然而,有些人卻非常不幸地被剝奪了這最基本的人權。為了維護這最基本的權利,萊辛站在
人道主義 立場,發出了極其痛切的呼籲。
《又來了,愛情》 人物評價 2007年10月22日,住在倫敦西郊的多麗絲·萊辛迎來88歲壽辰。這注定是個不同尋常的生日——十幾天前,她獲得了200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文學院 在
頒獎詞 中,稱萊辛是"that epicist of the female experience,who with scepticism,fire and visionary power has subjected a divided civilisation to scrutiny"(“女性經驗的史詩作者,以其懷疑的態度、激情和遠見,清楚地剖析了一個分裂的文化”)。
媒體上發表的各種評價貶褒不一。美國批評家
哈羅德·布魯姆 對美聯社記者說:“萊辛過去15年的作品不具可讀性,是第四流科幻小說”。義大利作家
翁貝托·埃科 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認為,萊辛“絕對配獲得此獎”。英國作家A·S·拜厄特對《衛報》記者表示,萊辛是極少數天才的文學預言家之一,她預見的很多問題,後來的確成為現實。《紐約時報》發表評論說,此次萊辛獲獎“是對文學原點的一次真正回歸”。
小說家費伊·韋爾登(Fay Weldon)仍稱自己為女權主義者,她1999年的小說《大女人》(Big Women),描繪的就是一個70年代的女出版人。她不同意“60年代的運動轉錯了方向”,但也認同萊辛的一些說法。“1960年代的運動沒錯。在那之前,男人對女人可惡至極,”她說,“但是轉變太大了。我對某些女人對男人的說話方式感到吃驚。”戴維·托馬斯(David Thomas)的書《無罪》(No Guilty),為今日男人辯護而寫。他同意萊辛所說“婦女讓
女權主義 的政治日程給搞得分散了精力”。他也贊同她指責今日婦女過於粗魯。“婦女能說出男人不敢對女人說的話。男人應該停止對自己身為男人而道歉。”他說。
文學評論家樊星:多麗絲·萊辛是一位高產且多變的作家。萊辛旺盛的創作活力令人驚嘆,這是諾貝爾文學獎所鼓勵的,也是她能獲獎的原因。”
多麗絲·萊辛 中國旅英女作家
虹影 :說:“多麗絲·萊辛在
英國文學史 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與英國女作家
維吉尼亞·伍爾芙 並駕齊驅,同時在西方國家英文寫作中占據重要位置......人物個性鮮明的多產作家多麗絲·萊辛是當代英國文壇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廣泛涉及殖民主義、女性主義、種族隔離等社會和政治熱點問題,曾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以及多個世界級文學獎項,她的作品思想深邃,極具挑戰性。”
人物思想 寫作思想 萊辛認為,小說應該是反映社會緊迫問題的政治性文學形式,作家的任務是提出問題,啟發讀者去思考。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給讀者以暴風雨般的文學震盪。萊辛是一位不倦的求索者,她以畢生時間和精力,去思考種族矛盾、兩性關係、美蘇爭霸、原子戰爭、環境污染、科學危機、青年暴力、老人權利等等社會緊迫問題。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思考的結晶。
哲學思想 關於萊辛作品的哲學思想及其小說形式聯繫的評論,試圖探討她的生命哲學理念及其小說形式的關係,對萊辛提出的漩渦與噴泉、“雙性同體的人”和“大家人物”、流動的時間、比喻的世界和
蘇菲主義 進行了精闢的分析。
批判女權 要
辯證 地思考問題。萊辛認為,男性與女性,是矛盾的對立與統一。因此她在《
金色筆記 》序言中說:“人們相互之間都可以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他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引起思考,相互促成各自的行動”。也正因為如此,安娜在嘗到“自由女性”滋味之後,反而再想找個男人重組家庭,向對立統一的整體復歸。但是,在一個四分五裂的時代,整體性已經消失,她已無從復歸。這不僅是安娜的悲劇、女性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這不僅是女性危機,也是整體性社會危機。然而,女權主義者們卻不懂得矛盾對立的男女雙方應該互補整合的道理。她們片面強調兩性的矛盾對立,敵視和打擊男性。萊辛認為,女權主義已經演變成一種偏執的教條,無謂地浪費了女性的寶貴潛力。萊辛認為,在自我封閉、相互隔絕狀態中,男女均有各自缺陷,他們必須相互溝通、結為一體,方能臻於完善。在相互隔絕狀態中,
第一世界 與
第三世界 也各自面對自身缺陷與生存困境,只有通過文化交流,相互溝通,互補互利,才能合作共贏。當然,交流合作必須以平等互利為原則,絕不能以一方為中心,而迫使另一方被邊緣化。萊辛認為,危機的根源,在於自我封閉以及交往過程中強勢一方的
自我中心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