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納斯·卡爾·鮑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萊納斯·卡爾·鮑林於1922年獲得俄勒岡州立大學學士學位;1925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26年—1927年先後在德國慕尼黑師從物理學家阿諾德·索末菲、丹麥哥本哈根師從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蘇黎世師從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進修;1927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1929年晉升為副教授;1931年晉升為正教授;1967年—1969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1969年—1973年任史丹福大學教授;1974年創辦鮑林科學與醫學研究所;1994年8月19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大蘇爾去世,享年93歲。
萊納斯·卡爾·鮑林的研究興趣包括量子力學、晶體結構學、礦物學、結構化學、麻醉學、免疫學、醫學、進化理論。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1905年,隨家人搬到俄勒岡州康登(Condon)。
1922年,獲得俄勒岡州立大學學士學位。
1925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1927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1929年,晉升為副教授。
1931年,晉升為正教授。
1936年—1958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化學工程部主任。
1958年1月,向時任聯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遞交了一份請願書,要求結束核彈試驗。
1960年,被傳喚到美國參議院內部安全小組委員會就其反核試驗請願書作證。
1961年,再次向聯合國提交了一份新的請願書,即“呼籲阻止核武器擴散”。
1963年—1967年,任美國聖巴巴拉民主制度研究中心研究教授。
1967年—1969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
1969年—1973年,任史丹福大學教授。
1974年,創辦鮑林科學與醫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
1975年,辭任鮑林科學與醫學研究所所長職務。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化學鍵理論
在《化學鍵的本質》一文中,鮑林總結了共價鍵和氫鍵的基本性質,並且用雜化軌道理論解決了當時一個突出的理論難題。通過量子力學計算可以得出,碳原子的4個外層電子中,有2個成對位於2s軌道,另外2個電子各單獨占據1個2p軌道,與其他原子的電子結合形成2個共價鍵。但是化學家很早就通過實驗證明:碳原子與周圍原子形成4個等價的化學鍵。鮑林給出一個新的解釋:當分子形成時,鍵特徵函式的量子化結果發生了改變,即“打破量化”或者“摧毀量化”,形成s軌道與p軌道的“雜化(hybridization)”, 結果4個能量級相同的sp雜化軌道每一個都容納1個碳原子外層電子,供其形成1個共價鍵。
在雜化軌道理論的基礎上,鮑林又提出了“共振(resonance)”概念。他認為,某一種分子的分子結構可以看作是由兩種或者多種不同的鍵合形態共振的結果。
除了豐富和鞏固共價鍵理論,鮑林用順磁性作為標準,將化學鍵區分為不同類型:共價鍵、離子鍵、金屬鍵、氫鍵等。後來,他又給出了描述化學鍵特徵的各種參數,例如共價鍵的鍵長、鍵角、電負性標度等。他提出了離子半徑的概念和離子晶體的結構法則,總結出金屬鍵的四個特徵,並且較早認識到氫鍵在生物體內扮演重要的角色。
分子生物學
20世紀30年代後期,鮑林開始研究生物大分子。這一研究先是從血紅蛋白開始。在“血紅蛋白的氧平衡及其結構解釋”一文中,他利用血紅蛋白的氧平衡特徵,建立起血紅蛋白中血紅素分子吸收氧量與氧飽和時含度之比依氧氣壓力變化的函式關係,從這一函式關係判定血紅蛋白的空間結構。他提出:組成血紅蛋白的四個亞鐵血紅素分子處於平面正方形的4個頂角,而不像一般以為的位於正四面體的4個頂角,平面結構中每一個亞鐵血紅素分子都與兩個亞鐵血紅素分子鍵連,正四面體結構中每一個亞鐵血紅素分子與三個亞鐵血紅素鍵連,而依據平面結構算出的相鄰亞鐵血紅素分子鍵連的自由能更符合實驗數據。接著他又對血紅蛋白、氧合血紅蛋白、一氧化碳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的磁性質進行測定,提出氧合血紅蛋白和一氧化碳血紅蛋白不含有自由未配對電子。
20世紀40年代初,鮑林與坎貝爾(Dan Campbell)等人合作,進行了大量鼠血清實驗。在“抗體結構與抗體形成過程”一文中,他提出抗體與抗原結構互補,這種互補保證了抗體的特異性。他還用互補模式解釋了生物酶的催化作用:酶表面活性區域與底物分子變形後在結構上互補,使得底物分子受到酶的吸引,底物分子因為吸引力作用而結構變形形成過渡態複合體,這種過渡態降低了反應活化能,提高了反應速率。
1951年,鮑林與柯里(Robert Corey)總結了十幾年研究醯胺基、肽鏈以及簡單分子得到的結構參數,又結合早年對於氫鍵的研究,推測出蛋白質分子的二級結構是α螺旋、γ螺旋體、褶狀片葉。1952年,鮑林給出了核酸分子的三螺旋結構模型:磷酸根為正四面體,3個磷酸根即3個正四面體圍著軸心旋轉上升,磷酸雙脂骨架內側保持不變,外側結合不斷變化的嘌呤和嘧啶。後來,鮑林還解釋了雙螺旋結構互補的化學原理,即嘧啶與嘌呤之間形成的氫鍵。
1949年—1963年,鮑林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分子病”的論文。他發現,鐮刀型細胞貧血病(黑種人群體多發的一種遺傳性疾病)是血紅蛋白分子結構變形所致。他將這一結論進一步擴展,指出所有疾病本質上都是分子病。後來,他又將“分子病”概念延伸到進化領域,指出分子是“記錄生物進化史的檔案”。
在科學生涯的最後二十年,鮑林致力於與分子醫學。他提出,人體內某些“微量營養素”達到最佳含量,能夠改善人的健康狀況。在1970年出版的《維生素C與普通感冒(Vitamin C and the Common Cold)》一書中,鮑林主張維生素C能夠用於治療普通感冒。後來,他與蘇格蘭外科醫生卡莫隆(Ewan Cameron)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論證維生素C能夠治療癌症。
- 學術論著
萊納斯·卡爾·鮑林一生共發表了500多篇論文,出版了11本書。
人才培養
- 編寫教材
1947年,萊納斯·卡爾·鮑林出版了首部教材《普通化學(General Chemistry)》,該教材被翻譯成13種語言供本科生使用。
- 講授課程
1930年起,萊納斯·卡爾·鮑林接手了加州理工學院化學課程的教學工作。
- 指導學生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
1933年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1944年 |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
1948年 | 美國總統功績勳章 |
1948年 | 牛津大學榮譽博士 |
1948年 | 倫敦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
1948年 | 巴黎大學榮譽博士 |
1954年 | 諾貝爾化學獎 |
1962年 | 諾貝爾和平獎 |
1975年 | |
1979年 | 美國國家科學院化學科學獎 |
1989年 | |
- | |
- | 俄勒岡州立大學榮譽博士 |
- | 墨爾本大學榮譽博士 |
- | 紐布倫斯威克大學榮譽博士 |
- | 華沙大學榮譽博士 |
- | 里昂大學榮譽博士 |
- | 列日大學榮譽博士 |
- | 柏林洪堡大學榮譽博士 |
- | 約克大學榮譽博士 |
- | 布魯克林理工學院(Brooklyn Polytechnic Institute)榮譽博士 |
- | 里德學院榮譽博士 |
- | 芝加哥大學榮譽博士 |
- | 普林斯頓大學榮譽博士 |
- | 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
- | 劍橋大學榮譽博士 |
- | 倫敦大學榮譽博士 |
- | 土魯斯大學榮譽博士 |
- | 蒙彼利埃大學榮譽博士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37年—1938年 | 康奈爾大學Baker講師 |
1941年—1946年 | 美國科學促進會太平洋分會主席 |
1942年—1945年 | 美國化學學會太平洋分會會長 |
1945年—1946年 | 美國國家安全研究委員會(Research Board for National Security)委員 |
1946年 | 原子科學家緊急委員會(Emergency Committee of Atomic Scientists)委員 |
1946年 | 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Eastman教授 |
1946年 | 劍橋大學Scott講師 |
1949年 | 美國化學學會會長 |
1951年—1954年 | 美國哲學學會副會長 |
- | 美國國防研究委員會爆炸物部門顧問 |
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萊納斯·卡爾·鮑林的父親是藥劑師赫爾曼·鮑林(Herman Henry William Pauling),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是來自德國的移民。其母親露西·伊莎貝爾·達令(Lucy Isabelle Darling),出生在美國俄勒岡州,具有有英國-蘇格蘭血統。1910年,鮑林的父親因突發疾病去世,年僅33歲。
- 婚姻家庭
1923年,萊納斯·卡爾·鮑林與艾娃·海倫·米勒(Ava Helen Miller)結婚,二人育有4個孩子。1976年7月,艾娃·海倫·米勒接受了胃癌手術,但她沒有進行術後化療或放療,而是採用維生素C療法,不過很快就好了,可以陪伴鮑林進行旅行,但最終在1981年12月去世了。
人物評價
萊納斯·卡爾·鮑林是一位多才多藝、熱衷於交流的天才,多年來,他可能是最引人注目、最有發言權、最平易近人的美國科學家(A multifaceted genius with a zest for communication, Linus Pauling for years was probably the most visible, vocal, and accessible American scientist.)。(俄勒岡州立大學評)
萊納斯·卡爾·鮑林漫長的職業生涯從物理學到化學,從生物學到醫學,可以被認為是他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化學家之一(Pauling's long career path led from physics to chemistry to biology to medicine, and can be considered the most significant chemist of his time.)。(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評)
人物紀念
- 和平講座
為了紀念鮑林夫婦對世界和平的貢獻,俄勒岡州立大學設立了艾娃·海倫和萊納斯·鮑林世界和平講座。
- 發行郵票
2008年,美國郵政發行了第二套美國科學家郵票,以表彰20世紀一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家,郵票上印有萊納斯·卡爾·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