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粟丸(《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三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萆粟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三。具有散寒祛濕,祛風通絡,溫腎壯骨之功效。主治風毒所攻,四肢拘攣,骨節疼痛,腳膝無力。症見風毒所攻,四肢拘攣,骨節疼痛,腳膝無力。臨床治療常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關節炎、腰肌勞損等病屬本虛標實之證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萆粟丸《太平聖惠方》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三
  • 功用:散寒祛濕,祛風通絡,溫腎壯骨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注意事項,

組成

萆粟一兩,酸棗仁(微炒)一兩,獨活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芎?三分,石斛(去根,銼)一兩,仙靈脾三分,丹參三分,牛膝(去苗)三分,當歸三分,防風(去蘆頭)三分,桂心三分,狗脊三分,赤箭三分,虎脛骨(塗酥,炙令黃)一兩,乾蠍(微炒)半兩,海桐皮三分,木香三分,檳榔一兩,麝香(細研)一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功用

散寒祛濕,祛風通絡,溫腎壯骨。

主治

風毒所攻,四肢拘攣,骨節疼痛,腳膝無力。

方義

本方所洽為肝腎陽虛,風寒濕邪乘虛侵襲,痹著筋骨、關節,血瘀阻絡所致。治宜溫散寒濕,活血通絡,補腎壯骨。方中萆粟長於祛風濕,舒筋活絡,主緩弱頑痹,骨節攣痛;附子、桂心同用,溫腎壯陽,祛寒止痛;仙靈脾、狗脊溫補腎陽,又能溫散寒濕,強健筋骨;虎骨(狗骨代)性溫氣陽,追風定痛,強壯筋骨;獨活通達經絡,善理下焦筋骨間之風寒濕邪而止痹痛;赤箭即天麻,祛風勝濕,通經活絡;‘寒濕痹著,阻遏氣血,故以當歸、川芎、麝香、丹參活血散瘀,通絡止痛;木香行氣止痛,檳榔苦溫而辛,宣行通達,使氣可散,血可行;全蠍長於搜剔通絡,祛風止痛;石斛補腎壯骨,並能養陰,可使溫陽散寒祛濕之品無燥烈傷陰之弊。酸棗仁古方治風寒濕痹常用,《本草》載能堅筋骨,主四肢酸痛濕痹,但今已少用。綜合全方,具有溫散寒濕,祛風通絡,調氣行血,溫。腎壯骨之功效,對風寒濕痹,本虛標實之證,頗為適宜。臨證以骨節疼痛,屈伸不利,腳膝無力,畏寒喜溫,舌淡苔白,脈沉細遲為使用依據。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關節炎、腰肌勞損等病屬本虛標實之證者,用之效佳。

運用

1、本方是治療風毒所攻,四肢拘攣,骨節疼痛,腳膝無力的基礎方。臨床套用以風毒所攻,四肢拘攣,骨節疼痛,腳膝無力為辨證要點。
2、常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坐骨神經痛、骨關節炎、腰肌勞損等病屬本虛標實之證者。

加減化裁

若風寒濕邪痹著日久,疼痛較劇者,加烏梢蛇、土鱉蟲、乳香、沒藥等搜剔通絡,活血止痛。

注意事項

忌生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