菶

菶(讀音běng),屬於非通用字。本義指草木茂盛的樣子,引申指散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菶
  • 拼音:běng
  • 部首:艹
  • 總筆畫數:11筆
  • 結構:上下結構
  • 五筆:ADWH
  • 統一碼:83F6
  • 倉頡:TQKQ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漢字:菶
拼音:běng 聲母:b
部首:艹部 部首筆畫:3筆
筆畫:8劃 總筆畫數:11筆
筆順:橫豎豎橫橫橫撇捺橫橫豎
形聲字。字從艹從奉,奉亦聲。“奉”意為“植物生長接近見頂”。“艹”與“奉”聯合起來表示“草的長高接近到頂”。本義:草盛。
<形>
草盛的樣子 [luxuriant]
菶,草盛。——《說文》
菶菶萋萋。——《詩經·大雅·卷阿
又如:菶茸(茂密的樣子);菶菶(菶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邊孔切,音琫。《說文》草盛貌。《博雅》菶菶,茂也。《詩·大雅》菶菶萋萋。《疏》梧桐之貌也。
《玉篇》多實也。
《韻會》蒲蒙切,音蓬。義同。
《集韻》同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