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盪》是1927年出版的短篇小說,是廢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說塑造了一個誠實樸訥、憨厚風趣的農民陳聾子形象,反映了舊時中國南方農民的生活狀態、思想意識及人與人之間的純樸、融洽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菱盪
- 作者:廢名
- 類型:短篇小說
- 地區:中國
基本信息,原文,
基本信息
《菱盪》是廢名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之一。小說以舒緩的筆調描繪了一幅舊時中國南方水鄉的世俗圖,反映了舊時中國南方農民的生活狀態、思想意識及人與人之間的純樸、融洽的關係,塑造了一個誠實樸訥、憨厚風趣的農民陳聾子形象。小說語言自然質樸,娓娓道來,富於口語趣味橫生。小說意境幽麗,承轉自然,語言清純恬美,狀物摹人,細膩傳神,景物與人物相互映襯,水乳交融,畫面感極強,給讀者以身臨其境般的感受,體現了廢名獨特化,通篇沒有什麼很強的故事情節,對人物的語言、行為也只是輕描淡寫,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讀來的文風和創作技巧。
原文
菱盪 作者:廢名
陶家村在菱盪圩的壩上,離城不過半里,下壩過橋,走一個沙洲,到城西門。
一條線排著,十來重瓦屋,泥牆,石灰畫得磚塊分明,太陽底下更有一種光澤,表示陶家村總是興旺的。屋後竹林,綠葉堆成了台階的樣子,傾斜至河岸,河水沿竹子打一個彎,潺潺流過。這裡離城才是真近,中間就只有河,城牆的一段正對了竹子臨水而立,竹林里一條小路,城上也窺得見,不當心河邊忽然站了一個人——陶家村人出來挑水。落山的太陽射不過陶家村的時候(這時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但結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會說水清竹葉綠——城下人亦望城上。
陶家村過橋的地方有一座石塔,名叫洗手塔。人說,當初是沒有橋的,往來要“擺渡”。擺渡者,是指以大烏竹做成的箋載行人過河。一位姓張的老漢,專在這裡擺渡過日,頭髮白得像銀絲。一天,何仙姑下凡來,渡老漢升天,老漢道:“我不去。城裡人如何下鄉?鄉下人如何進城?”但老漢這天晚上死了。清早起來,河有橋,橋頭有塔。何仙姑一夜修了橋。修了橋洗一洗手,成洗手塔。這個故事,陶家村的陳聾子獨不相信,他說:“張老頭子擺渡,不是要渡錢嗎?”擺渡依然要人家給他錢,同聾子“打長工”是一樣,所以決不能升天。
塔不高,一棵大楓樹高高的在塔之上,遠路行人總要歇住乘一乘蔭。坐在樹下,菱盪圩一眼看得見,——看見的也僅僅只有菱盪圩的天地了,壩外一重山,兩重山,雖知道隔得不近,但樹林在山腰。菱盪圩算不得大圩,花籃的形狀,花籃里卻沒有裝一朵花,從底綠起——若是蕎麥或油菜花開的時候,那又儘是花了。稻田自然一望而知,另外樹林子堆的許多球,哪怕城裡人時常跑到菱盪圩來玩,也不能一一說出,那是村,那是園,或者水塘四圍栽了樹。壩上的樹叫菱盪圩的天比地更來得小,除了陶家村以及陶家村對面的一個小廟,走路是在樹林裡走了一圈。有時聽得斧頭斫樹響,一直聽到不再響了還是一無所見。那個小廟,從這邊望去,露出一幅白牆,雖是深藏也逃不了是一個小廟。到了晚半天,這一塊兒首先沒有太陽,樹色格外深。有人想,這廟大概是村廟,因為那么小,實在同它背後山腰裡的水竹寺差不多大小,不過水竹寺的林子是遠山上的竹林罷了。城裡人有終其身沒有向陶家村人問過這廟者,終其身也沒有再見過這么白的牆。
陶家村門口的田十年九不收谷的,本來也就不打算種穀,太低,四季有水,收谷是意外的豐年(按,陶家村的豐年是歲旱)。水草連著茁蒲,芭蒲長到壩腳,樹蔭遮得這一片草叫人無風自涼。陶家村的牛在這壩腳下放,城裡的驢子也在這壩腳下放。人又喜歡伸開他的手腳躺在這裡閉眼向天。環著這水田的一條沙路環過菱盪。
菱盪圩是以這個菱盪得名。
菱盪屬陶家村,周圍常青樹的矮林,密得很。走在壩上。望見白水的一角。盪岸,綠草散著野花,成一個圈圈。兩個通口,一個連菜園,陳聾子種的幾畦園也在這裡。
菱盪的深,陶家村的二老爹知道,二老爹是七十八歲的老人,說,道光十九年,剩了他們的菱盪沒有成乾土,但也快要見底了。網起來的大小魚真不少,鯉魚大的有二十斤。這回陶家村可熱鬧,六城的人來看,洗手塔上是人,盪當中人擠人,樹都擠得稀疏了。
菱葉遮蔽了水面,約半盪,余則是白水。太陽當頂時,林茂無鳥聲,過路人不見水的過去。如果是熟客,繞到進口的地方進去玩,一眼要上下閃,天與水。停了腳,水裡唧唧響——水仿佛是這一個一個的聲音填的!偏頭,或者看見一人釣魚,釣魚的只看他的一根線。一聲不響的你又走出來了。好比是進城去,到了街上你還是菱盪的過客。
這樣的人,總覺得有一個東西是深的,碧藍的,綠的,又是那么圓。
城裡人並不以為菱盪是陶家村的,是陳聾子的。大家都熟識這個聾子,喜歡他,打趣他,尤其是那般洗衣的女人——洗衣的多半住在西城根,河水渴了到菱盪來洗。菱盪的深,這才被她們攪動了。太陽落山以及天剛剛破曉的時候,壩上也聽得見她們喉嚨叫,甚至,衣籃太重了坐在壩腳下草地上“打一棧”的也與正在捶搗忤的相呼應。野花做了她們的蒲團,原來青青的草她們踏成了路。
陳聾子,平常略去了陳字,只稱聾子。他在陶家村打了十幾年長工,輕易不見他說話,別人說話他偏肯聽,大家都嫉妒他似的這樣叫他。但這或者不始於陶家村,他到陶家村來似乎就沒有帶來別的名字了。二老爹的園是他種,園裡出的菜也要他挑上街去賣,二老爹相信他一人,回來一文一文的錢向二老爹手上數。洗衣女人問他討蘿蔔吃——好比他正在蘿蔔田裡,他也連忙拔起一個大的,連葉子給她。不過討蘿蔔他就答應一個蘿蔔,再說他的蘿蔔不好,他無話回,笑是笑的。菱盪圩的蘿蔔吃在口裡實在甜。
菱盪滿菱角的時候,菱盪里不時有一個小划子(這划子一個人背得起),坐划子菱葉上打迴旋的常是陳聾子。聾子到哪裡去了,二老爹也不知道,二老爹或者在壩腳下看他的牛吃草,沒有留心他的聾子進菱盪。聾子挑了菱角回家——聾子是在菱盪摘菱角!
聾子總是這樣的去摘菱角,恰如菱盪在菱盪圩不現其水。
有一回聾子送一籃菱角到石家井去——石家井是城裡有名的巷子,石姓所居,兩邊院牆夾成一條深巷,石鋪的道,小孩子走這裡過,故意踏得響,逗回聲。聾子走到石家大門,站住了,抬了頭望院子裡的石榴,仿佛這樣望得出人來。兩匹狗朝外一奔,跳到他的肩膀上叫。一匹是黑的,一匹白的,聾子分不開眼睛,盡站在一塊石上轉,兩手緊握籃子,一直到狗叫出了石家的小姑娘,替他喝住狗。石家姑娘見了一籃紅菱角,笑道:“是我家買的嗎?”聾子被狗呆住了的模樣,一言沒有發,但他對了小姑娘牙齒都笑出來了。小姑娘引他進來,一會兒又送他出門。他連走路也不響。
以後逢著二老爹的孫女兒吵嘴,聾子就咕嚕一句:
“你看街上的小姑娘是多么好!”
他的話總是這樣的說。
一日,太陽已下西山,青天罩著菱盪圩照樣的綠,不同的顏色,壩上廟的白牆,壩下聾子人一個,他剛剛從家裡上園來,挑了水桶,挾了鋤頭。他要挑水澆一澆園裡的青椒。他一聽——菱盪洗衣的有好幾個。風吹得很涼快。水桶歇下畦徑,荷鋤沿畦走,眼睛看一個一個的茄子。青椒已經有了紅的,不到跟前看不見。
走回了原處,扁擔橫在水桶上,他坐在扁擔上,拿出煙竿來吃,他的全副傢伙都在腰邊。聾子這個脾氣厲害,倘是別個,二老爹一天少不了囉嗦幾遍,但是他的聾子(圩里下灣的王四牛卻這樣說:一年四吊毛錢,不吃煙做什麼?何況聾子桃了水,賣菜賣菱角!)。
打火石打得火噴——這一點是陳聾子替菱盪圩添的。
吃煙的聾於是一個駝背。
銜了煙偏了頭,聽——
是張大嫂,張大嫂講了一句好笑的話。聾子也笑。
煙竿繫上腰。扁擔挑上肩。
“今天真熱!”張大嫂的破喉嚨。
“來了人看怎么辦?”
“把人熱死了怎么辦?”
兩邊的樹還遮了挑水桶的,水桶的一隻已經進了菱盪。
“噯呀——”
“哈哈哈,張大嫂好大奶!”
這個綽號鮎魚,是王大媽的第三的女兒,剛剛洗完衣同張大嫂兩人坐在岸上。張大嫂解開了她的汗濕的褂子兜風。
“我道是誰——聾子。”
聾子眼睛望了水,笑著自語——
“聾子!”
192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