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縣誌是明代出版的刻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陰縣誌
- 所處時代:明代
華陰縣誌是明代出版的刻本。
華陰縣誌是明代出版的刻本。責任者王九疇出版者出版時間明萬曆42年[1614]版本刻本分類號文種chi總冊數4冊描述卷8藝文索取號地170.1612761...
華陰市是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仰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春秋設邑,戰國置縣,已有2300多年歷史。歷代才人輩出,有“天下楊氏出華陰”之稱。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一代廉吏關西夫子楊震、“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皆為華陰人氏。新石器橫...
關寧,男,生於1965年9月,陝西省華陰市人。大學本科,共產黨員。華陰市地方志辦室主任。人物生平 1989年畢業於西北大學哲學系,分配到華陰市敷水鎮政府工作,擔任宣傳幹事;1990年調入華陰市地方志辦公室擔任編輯,參與《華陰縣誌》的...
霖有才學,而不可一世。與人往來,多有傲慢之言,多招不滿,故改長史(一種從屬之職),為提學副使(管理教育之官)。任滿回家,於弘治年間(1488—1505)修編第一部《華陰縣誌》。可惜原本已失,現存明本,為重修者刪改。
據清《華陰縣誌》記載:“敷水南山石山之敷谷有告平城。相傳武王伐紂告太平於此。”據《魏書·地理志》載,稱為高平城。1988年9月文物普查發現告平城遺址範圍:現有城牆殘跡,東西約45米,南北380米,呈南北走向,殘牆高約2—4米,...
天秀死後,他的次子李汝榛繼承父志,精心分類,仔細整理,終於編修成《華陰縣誌》22卷,此志為本縣現存較完整的一部志書。李天秀著有《來紫堂集》八卷,戒子不得刊印。乾隆四十六年秋初三日,渭河水暴漲,《來紫堂集》被淹,諸子...
清乾隆四十四年修陝西華陰西嶽廟五鳳樓時被發現,1929年移置陝西西安新城“小碑林”,1948年移存西安碑林。《武都太守殘碑》也稱《華岳廟漢碑陰殘石》,高103厘米,寬32厘米。存題名等文字7行,兩列。因上列首行有“故武都太守”等字...
在《前漢書》、《華陰縣誌》史料、碑文中詳細記載了此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華陰縣誌》及村中聳立的碑文記載:“京師倉又名華倉,京師庾倉,遺址一面依山,三面臨崖,地勢高敞,形勢險要,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倉城。”老腔藝術形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