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陰司家鞦韆會
- 分類:民俗
- 地區:陝西省
基本簡介,歷史淵源,鞦韆種類,相關器具,基本特徵,主要價值,文化歷史價值,民俗民風資料價值,強身健體和審美價值,社會現實價值,分布區域,
基本簡介
作為一種古老的地方民俗文化,“黃蜂頻朴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司家村清明節“鞦韆古會”約創始於清鹹豐年間,時至今日有200多年的歲月了,該村古稱“南孟屯”,舊時是扼守軍事要衝——“潼關”的駐軍之地,據傳在清末有一姓胡的軍官,為士兵強身健體,活躍軍事生活,常以盪鞦韆為樂,隨後,戰事減少,世道太平,這批軍人被就地專為民人。於是,這些人便把清明盪鞦韆這一民間習俗傳承下來。
“鞦韆會”初始規模不大,種類也只有兩三種,隨著時間的推移,種類越來越多。最興盛時發展到十種之多,由於時代的變遷十年動亂,長期停辦,有一種已經失傳,現存只有九種,有架子秋、線輪秋、牌樓秋、八卦秋、天平秋、竹桿秋、熊跌膘、地輪子秋、老哥秋。
司家村於每年三月清明節前後,舉辦鞦韆會會期三天,清明節為正會日,這一天,該村各親戚朋友、十里八鄉的民眾、男女老幼蜂擁而至,大會期間有戲曲、雜耍助興,還有鄰近縣及山西、河南的客商,趕著牲口來交易,為古會增添了幾分商貿氣氛。打秋、觀秋者如潮,鼎盛之時人數多達上萬人,甚為壯觀,熱鬧非凡。
歷史淵源
清明盪鞦韆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十分喜愛的一種地方民間習俗。史載,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山戎引入,又一說漢武帝時宮中祝壽之辭,本為千秋,取千秋萬歲之義,後倒讀之轉為鞦韆,至唐時,宮中每年寒食節意樹鞦韆,宮庭嬪妃戲笑以為樂。唐玄宗稱之為“半仙戲”,隨後,清明節盪鞦韆在地方民間廣為流傳,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
司家村清明節“鞦韆古會”約創始於清鹹豐年間,時至今日已有200多年的歲月了,該村古稱“南孟屯”, 舊時是扼守軍事要衝——“潼關”的駐軍之地。
據傳在清末有一姓胡的軍官,為了士兵強身健體,活躍軍事生活,常以盪鞦韆為樂,於是他把這一種地方民間習俗不斷的發揚光大。隨後,因戰事減少,世道太平,當時政府為了減輕軍費負擔,將這批軍人,就地轉為民人,並給於他們永不納糧章的優惠待遇。於是,這些“轉業”的軍人便把清明盪鞦韆這一種地方民間習俗傳承下來。
司家村於每年三月清明節前後,舉辦鞦韆會,會期一般三天。清明節為正會日。這一天,該村的親戚朋友帶上禮饃,引上孩子與家人結伴而來。十里八鄉的群從,也趕來看熱鬧,男女老幼蜂擁而至。大會期間又有戲曲,雜耍助興。借大會之光,周邊民眾與臨縣及山西、河南的客商,趕著牛、馬和驢、騾來到會上進行牲口交易,村邊的樹下騾、馬成群,人頭攢動,為古會增添了幾分商貿氣氛。打秋,觀秋者如潮,鼎盛之時人數多達上萬人,甚為壯觀,熱鬧非凡。
據講,鞦韆會初始,規模不大,秋的種類也只有兩三種,隨著時間的推移,秋的種類越來越多,一代傳一代的在不斷的豐富著它的內容和形式。最興盛時發展到十種之多。由於時代的變遷及十年動亂,長期停辦,有一種已失傳,現存只有九種。
鞦韆種類
一、架子秋,這是在民間最為普及的鞦韆,用四根木柱,兩兩交叉,交叉處用繩子綁死,下方分開埋入池中,上方架一道橫樑,橫樑上掛著用幼樹經火煨,彎曲而成環狀的秋鉅,或用鐵制環,綁上兩條繩索,下垂一個木板即成。此秋男女老少均宜玩賞。
二、綜輪秋, 它形似婦女在織布時吐線的線輪而得名。一次可乘坐四人。啟動時須有人用力轉動,待轉起來後,用其貫性不停的上下翻轉適於青少年玩耍。
三、牌樓秋,顧名思義,它形似古建的石牌坊。此秋裝點豪華,典雅秀氣,一般為四柱三孔相連,秋架不高,是舊時專為宮庭和富貴人家小姐所建。盪起秋來不需花多大力氣,別人輕輕一推,就可飄飄蕩蕩擺動起來。正如唐朝詩人吳文英在《風入松》一詩中所呤唱道:“黃蜂頻朴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再如詩人韓謹在《想得》中寫到,“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肯上鞦韆”。都是表現貴婦小姐戲秋時的婀娜多姿神態。
四、八卦秋,它是一個獨柱旋轉的秋。獨立的木柱上端安裝傘狀園盤,盤下畫上八卦圖,以此得名。每卦下方掛一繩索,一次可乘8人,在木柱下方有供人推動的鐵棍,由兩人同方向推動,即可旋轉起來,人隨秋轉,翩翩起舞,大有八仙過海的情趣。
五、天平秋,此秋高聳大氣,下方用碌碡為基石,四面用繩子將立桿固定,三柱兩孔,每孔繫上秋索,兩邊兩人可同時懸盪。形似天平。桿頂插上彩旗,樑上掛上大銅鈴鐺。此秋是青壯年男性一試身手的場所,是一個拼力氣和論技巧的秋。它競技性很強,是考驗體力與意志的試金石,因此也叫它“好漢秋”。盪起秋來,彩旗飄氣揚,鈴聲叮咚,令人飄飄欲仙,心曠神怡。
六、竹桿秋,秋下設一水池,池內注滿清水,盪秋時人從水池上掠過,影像倒映池水之中,別有一番情趣。打這個秋在下秋時必須掌握要領,你得順著貫性,在秋擺動到池前方的一剎那間乘勢跳下秋來,否則,只有等待擺動停止讓別人用木勾,勾至池岸邊,方能下秋。為此,在求助人時得叫聲“老哥”, 一示謝意,所以這個秋也叫“老哥秋”。
七、熊跌膘,又名轆轆秋。它是用一棍繩索,掛在橫粱的木製滑輪上,一端綁著秋板,一端用手牽著。玩時雙腳踩穩秋板,並將秋繩置於身體背後中間,雙手使勁拉動繩子,直至拉到梁下,以手摸大梁為勝利者。這是一個巧妙掌握重心位移的技巧遊樂,若有一項配合不好就會摔你個仰面朝天,惹得圍觀者哄場大笑。雖說像狗熊翻跟斗一樣,但摔的並不疼,倒覺得混身筋骨舒展了許多。
八、獨桿秋,它用竹桿代替繩索,繩軟竹硬,踩盪難度較大,膽小者不敢涉足,玩者多為勇夫,頗具俠士之風。
九、地輪子秋。這是在一根石柱上打一石窩,窩上放一橫槓,用公母卯套緊,橫槓兩端各置以小秋板,每端各坐一人,用人力推動地輪旋轉,用力越大旋轉越快,讓人感到天旋地轉。
相關器具
木桿、木檁、鐵環、竹桿、碌碡、石碾、各類裝飾品,如彩旗、彩畫
銅鈴、大繩、木秋板、鐵架等
傳承譜系
據傳及有關資料記載,從清鹹豐年開始:司萬新,陳白勝,司效安等老一輩鞦韆人均已謝世。
第二代, 司忍池, 司鬥爭, 司雙娃;第三代, 陳紅山, 司定產,司車胡;
第四代, 司少男, 司恩虎,陳德醜;第五代, 司必營, 司根選,司利利。
如今這批人又從上輩手中接過了打鞦韆的技藝
基本特徵
清明節盪鞦韆流傳很長、全國各地各民族都有其喜好,但華陰司家鞦韆古會既具有一般鞦韆的共性,更具有它的特殊地方個性,主要表現在:
一、原生態特徵。人類具生以來就有摯物在空中晃蕩,以此來舒展筋骨強身健體之本能,它具有非常原始古樸粗獷的特徵。
二、大眾化的特徵。男女老幼,一學即會,很隨意,其技藝在實踐中提高,有一定自強不息的誘惑力。
三、活動器械原生態化,就地取材,量材而用,隨用隨選。
四、自娛性強,八人可做,盡興而為是一項民眾休閒性的勻娛自樂活動。
五、地方民俗特徵。它以集會形式,又把經貿活動加入其中,並通過文藝演出招來親朋好友,相互“追往”加強感情聯絡,地域特徵很強。
主要價值
文化歷史價值
鞦韆的產生,不管是春秋時期齊桓公從北方山戎引入,還是漢武帝時宮中戲嬉,它都是做為一種高雅的文化形式表現的,之後,又在文人雅士的喧雜下,把嬉鞦韆同男女愛情故事糾合在起。如:“如又是一年清明的鞦韆打困解羅衣”。又如唐朝吳文英一詩中寫道:“黃蜂頻朴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再如詩人韓謹在《想得》一詩中寫到:“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肯上鞦韆”。都從不同角度上,表現了貴婦小姐,戲鞦韆時的婀娜多姿的神態和風韻。這都充分體現出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內函。
民俗民風資料價值
把盪鞦韆採用地方民間集會的形式去展現它,與此同時又把民眾之間的感情聯絡緊密結合在一起,它包容了豐富的地方風土人情,辦會期間,司家村家家打掃庭前院落,置辦吃食,接待親朋好友,親朋好友帶上家小,拿著禮饃前來“追往”自家的親人,氣氛融融,詳和溫存。又有清明節祭奠祖宗的傳聞軼事,是研究華山文化的一批重要素材。
強身健體和審美價值
鞦韆既具有強身健體的體育效能,它又有著讓人賞心悅目的觀賞價值。以傳統的打鞦韆,發展起來的雜技“打鞦韆”,更是讓人感到它不但繼承了原有鞦韆飄飄蕩蕩的優美瀟灑,更令人感到驚險刺激,奇巧出新,把個傳統打秋民俗發展到了極至。
社會現實價值
盪鞦韆,原始古樸,健康大氣,簡易可行,且大眾化,無須花很大的財力,既可鍛練身體,又可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在營造社會和諧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教育作用,它是集觀賞性, 競技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地方民間藝范盛會,它是當今存世不多的地方文化瑰寶,是我們陝西省乃至西北地區唯一一家把盪鞦韆做為古會保留距今已200多年的獨有之林。
分布區域
孟塬鎮司家村,位於華陰市東南方位的秦嶺北麓台原上,該村南高北低,溝壑縱橫, 自然環境比較惡劣而艱苦。其地處秦、晉、豫三省交界處。渾厚的黃土地托起了奇險峻秀的華山,華山的靈氣與淳樸,賦予了世居黃土塬上的司家人以華山文化的粗獷和厚重風格,又使他們孕育了地方傳統文化傳承,繁衍的執著精神。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獨有的地域風情,構成了這一種古老地方民俗,“戲鞦韆”的特有生育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