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里·W·里昂惕夫

華西里·W·里昂惕夫

華西里·W 里昂惕夫於1906年夏天生於彼得堡,美籍俄裔著名經濟學家,197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西里·W·里昂惕夫
  • 英文名::Wassily W·Leortief
  • 性別::男
  • 國籍::美國
  • 出生年月::1906年
  • 出生季節::盛夏
  • 出生地點::彼得堡
基本介紹,個人概述,求學經歷,工作經歷,成長經歷,成長影響,代表作品,里昂惕夫反論,里昂惕夫反論的內容,

基本介紹

華西里·W·里昂惕夫對經濟史,政治哲學和政治學有重大影響,於1973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個人概述

求學經歷

1906年盛夏,華西里·W·里昂惕夫生於彼得堡。1921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學,專修社會學。1925年取得了社會學碩士學位。這時,他年方19歲,畢業後又被校方留任為助教。

工作經歷

當蘇維埃政權建立起來的時候,急需恢復和發展經濟。里昂惕夫的父親參加了編制1923年——1924年蘇聯國民經濟平衡表的工作,社會與家庭各方面的影響和時代的需要,使這位還在攻讀碩士學位的年輕人,對經濟學問題發生了異常的興趣和對事業的追求,開始這方面的探討。他一邊擔負繁重的教學工作,一邊閱讀有關經濟學理論的書籍。他於1927年來到馬克思的故鄉德國,進入柏林大學博士研究生班繼續深造。1928年,取得了柏林大學的博士學位。里昂惕夫在青年時期的研究工作就開始涉及投入產出分析法的內容。早在1925年,當他還在柏林大學讀書時,曾在德國出版的《世界經濟》雜誌上發表了《俄國經濟平衡——一個方法論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闡述了他的投入產出思想。1930年,他移居美國後,正式從事投入產出方法的研究。

成長經歷

第一階段:是30至40年代,這期間,他的工作重點是編制美國的投入產出表,並建立投入產出分析法的理論體系。第二階段:是50年代至60年代,里昂惕夫把投入產出分析看作是經濟分析的一個全能工具。所以,他在解決了一國國民經濟投入產出表的編制問題後,便進一步探索運用這一方法深入研究不同局部或個別環節的途徑。1966年,里昂惕夫將自己的理論系統整理後,出版了《投入——產出經濟學》一書。這部書是一個重要的總結。同年,他又發表了《經濟學論文集:理論和理論形成》一書。1967年,里昂惕夫被紐約大學授予終身教授職銜。1958年,法國全國退伍軍人協會授予他名譽會員的稱號。同年,他又被聘為法國工業通訊員。第三階段:進入70年代以後,里昂惕夫的學說有更大的發展。據1979年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89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採用這一理論。1987年,里昂惕夫曾隨美國總統尼克森來華訪問。他很欣賞中國的以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經濟體制,回國後發表了《社會主義在中國行得通》的評論文章,高度地評價了新中國建國以來的經濟恢復和發展。這篇評論轟動了西方世界,對西方國家了解中國起到了積極作用。

成長影響

50年代和60年代,里昂惕夫將投入產出方法嫻熟地運用於經濟學的許多學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投入產出方法得到了社會的承認,許多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學者開始使用投入產出方法,編制投入產出表。1974年,聯合國委託里昂惕夫建立全球性投入模型,以研究本世紀最後20多年中世界經濟可能發生的變化與國際社會能夠採取的方案。《世界經濟的未來》一書便是里昂惕夫進行此項研究的一個成果。
里昂惕夫力圖利用投入產出分析來幫助實現聯合國的國際發展戰略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調整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國際經濟關係縮小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保證穩定地加速這一代和未來幾代的社會經濟發展;並幫助聯合國的會員國制定減輕貧困和失業,同時,又保持甚至改善全球環境免除污染計畫,達到既定經濟目標。由於里昂惕夫發展了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在經濟領域產生的重大作用,1973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除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外,里昂惕夫獲得的獎勵及榮譽還有1953年,比薩大學授予他查理---包姆勳章;1967年,美國紐約大學授予他終身教授稱號;1968年,法國全國退伍軍人協會授予他名譽會員稱號,並曾任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的名譽會員。

代表作品

《價格與生產》(1931年)《貨幣理論與經濟周期》(1933年)《資本純理論》(1941年)《通向奴役的道路》(1944年)《自由的憲章》(1960年)《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1967年)《法律、立法與自由》(三卷本,分別於1973年、1976年、1979年出版)《貨幣的非國家化》(1976年)《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和思想史的新研究》(1978年)《經濟的自由》(1991年)等。

里昂惕夫反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經濟迅速發展,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更顯得脫離實際。在這種形勢下,一些西方經濟學家力圖用新的學說來解釋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中存在的某些問題,這個轉折點就是里昂惕夫反論(TheLeontiefParadox),或叫里昂惕夫之謎。
根據傳統的要素稟賦理論,戰後美國出口的應是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但美國經濟學家華西里·列昂惕夫採用投入產出法對戰後美國對外貿易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後,卻發現,美國美國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這與赫--俄模型剛好相反。由於赫--俄模型已經被西方經濟學界廣泛接受,因此里昂惕夫的結論被稱為"里昂惕夫迷"或"里昂惕夫反論"。

里昂惕夫反論的內容

1953年裡昂惕夫在費城的美國哲學協會上宣讀了題為《國內生產與對外貿易:美國資本狀況的重新檢驗》的論文。論文根據1947年美國200個行業的材料,歸納為50個部門(其中38個部門的產品是直接進入國際市場的),制定了“投入-產出表”進行了一系列的計算,其中的一個結論性統計表如圖。在表中,美國出口品所需的資本比進口替代品約少16%,出口品所需勞動比進口替代品約多7~8%。對此,里昂惕夫認為,美國平均每百萬美元的出口與國內生產等量的進口替代品相比較,在出口中包含較少的資本和略多的勞動,故美國參加國際分工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專業化為基礎。即美國進行對外貿易目的在於節約其資本而處理過剩的勞動。他指出,過去廣泛流行的美國經濟的特徵與世界其它地區相比是資本相對有餘而勞動相對短缺的看法已被證明是錯誤的。里昂惕夫的這個結論與赫克歇爾-俄林定理完全相反。赫克歇爾-俄林定理認為,生產要素配置的差異是貿易發生的原因,一國必然生產並出口密集使用其豐饒要素的產品,而進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因此里昂惕夫的結論一時轟動西方學術界,稱之為“要素稀少性定理中的里昂惕夫反論”。後來,里昂惕夫根據1951年的材料,對1947年的計算結果進行覆核和修正,在1956年提出了第二個研究報告,題為《生產要素比例與美國貿易結構的進一步理論和經驗分析》,結果仍發現美國進口替代品所占有的資本高於美國出口品約6%,如把投入-產出係數中的資本替代也考慮在內,則高出17.57%。里昂惕夫反論依然成立。對里昂惕夫反論的解釋及有關的學說為解開里昂惕夫反論,西方學術界提出了一些解釋,如勞動效率說﹑消費偏向說﹑貿易壁壘干擾說﹑人力資本說和美國經濟延伸說等,力圖從不同角度來解釋這一反常現象,但截至90年代初仍未找到一個能為經濟學界共同接受的解釋。1.勞動熟練說(SkilledLaborTheory)勞動熟練說又稱人類技能說(HumanSkillTheory)和勞動效率說,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後來由美國經濟學家基辛(D.B.Keesing)加以發展,用勞動效率和勞動熟練或技能的差異來解釋里昂惕夫之謎和影響進出口商品結構的理論。里昂惕夫認為,“謎”的產生可能是由於美國工人的勞動效率比其他國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認為美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大約是其他國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勞動以效率單位衡量的條件下,美國就成為勞動要素相對豐富、資本要素相對稀缺的國家。這是他本人對這個“謎”的解釋。為什麼美國工人的勞動效率比其他國家高呢?他說這是由於美國企業管理水平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訓較多、較好,以及美國工人進取精神較強的結果。這些論點,可以看作是熟練勞動或人類技能說的雛形。但是,一些人士認為里昂惕夫的解釋過於武斷,一些研究表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例如,美國經濟學家克雷寧(Krelnin)經過驗證,認為美國工人的效率和歐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因此,他的這個論斷,通常不為人們所接受。後來,美國經濟學家基辛對這個問題進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國1960年時人口普查資料,將美國企業職工區分為熟練勞動和非熟練勞動兩大類。熟練勞動包括科學家、工程師、廠長或經理、技術員、製圖員、機械工人、電工、辦事員、推銷員、其他專業人員和熟練的手工操作工人等。非熟練勞動指不熟練和半熟練工人。他還根據這兩大分類對14個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結構進行了分析,得出了資本較豐富的國家傾向於出口熟練勞動密集型商品,資本較缺乏的國家傾向於出口非熟練勞動密集型商品的結論。例如,在這14個國家的出口商品中,美國的熟練勞動比重最高,非熟練勞動比重最低;印度的熟練勞動比重最低,非熟練勞動比重最高。在進口商品方面,正好相反,美國的熟練勞動比重最低,非熟練勞動比重最高;印度的熟練勞動比重最高,非熟練勞動比重最低。這表明已開發國家在生產含有較多熟練勞動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而開發中國家在生產含有較少熟練勞動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因此,熟練勞動程度的不同是國際貿易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人力資本說(HumanCapitalTheory)人力資本說是美國經濟學者凱南(P.B.Kenen)等人提出的,用對人力投資的差異來解釋美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符合赫-俄原理的學說。他們認為,勞動是不同質的,這種不同質表現在勞動效率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是由勞動熟練程度所決定,而勞動熟練程度的高低,又取決於對勞動者進行培訓、教育和其他有關的開支,即決定智力開支的投資,因此,高的熟練效率和熟練勞動,歸根到底是一種投資的結果,是一種資本支出的產物。凱南認為,國際貿易商品生產所需的資本應包括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即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主要是指一國用於職業教育、技術培訓等方面投入的資本。人力資本投入,可提高勞動技能和專門知識水平,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由於美國投入了較多的人力資本,而擁有更多的熟練技術勞動力,因此,美國出口產品含有較多的熟練技術勞動。如果把熟練技術勞動的收入高出簡單勞動的部分算作資本並同有形資本相加,經過這樣處理之後,美國仍然是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這個結論是符合赫-俄原理的,從而把里昂惕夫之謎顛倒過來,這就是所謂人力資本說。但是這種解釋的困難在於,難以具體衡量人力資本的真正價值,因此,並非人人都同意。但凱南將里昂惕夫和基辛的觀點進行深化,對熟練勞動說起到了一定的補充解釋的作用。3.技術差距說(TheoryofTechnologicalGap)技術差距說又稱技術間隔說,是美國經濟學家波斯納(M.U.Posner)提出,格魯伯(W.Gruber)和弗農(R.Vernon)等人進一步論證的關於技術領先的國家,具有較強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的能力,形成或擴大了國際間的技術差距,而有可能暫時享有生產和出口某類高技術產品的比較優勢的理論。波斯納認為,人力資本是過去對教育和培訓進行投資的結果,因而可以將其作為一種資本或獨立的生產要素,而技術是過去對研究與發展進行投資的結果,也可以作為一種資本或獨立的生產要素。但是,由於各國對技術的投資和技術革新的進展不一致,因而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差距。這樣就使得技術資源相對豐裕的或者在技術發展中處於領先的國家,有可能享有生產和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為了論證這個理論,格魯伯和弗農等人根據1962年美國19個產業的有關資料所作統計分析,其中5個具有高度技術水平的產業(運輸、電器、工具、化學、機器製造)的科研和發展經費占19個產業全部科研和發展經費總數的89.4%;5個產業中的技術人員占19個產業總數的85.3%;5個產業的銷售額占19個產業總銷售額的39.1%;5個產業的出口量占19個產業總出口量的72%。這種實證研究表明,美國在上述5個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方面,確實處於比較優勢。因此可以認為,出口科研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國家也就是資本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根據上述統計分析,美國就是這種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技術差距論是完全可以與赫-俄原理相銜接的。4.產品周期說(TheoryofProductCycle)產品周期說又稱產品生命周期說(TheoryofProductLifeCy-cle),由美國經濟學家弗農提出,並由威爾斯(L.T.Wells)等人加以發展。它是關於產品生命不同階段決定生產與出口該產品的國家轉移理論。弗農在論述技術差距說的基礎上,將一種國內市場行銷學的概念引入國際貿易理論,認為許多新產品的生命周期經歷三個時期:(1)產品創新時期。少數在技術上領先創新國家的創新企業首先開發新產品,新產品開發出來後便在國內投入生產,這是因為國內擁有開發新產品的技術條件和吸納新產品的國內市場。該創新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方面享有壟斷權。新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出口到與創新國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國家和地區。在這時期,創新企業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企業競爭的關鍵也不是生產成本,同時國外還沒有生產該產品,當地對該新產品需求完全靠該創新國家企業的出口來滿足。(2)產品成熟時期。隨著技術的成熟,生產企業不斷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性增強了,對企業來說,產品的成本和價格變得日益重要。與此同時,隨著國外該產品的市場不斷擴展,出現了大量仿製者。這樣一來,創新國家企業的生產不僅面臨著國內原材料供應相對或絕對緊張的局面,而且還面臨著產品出口運輸能力和費用的制約、進口國家的種種限制及進口國家企業仿製品的取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若想保持和擴大對國外市場的占領就必須選擇對外直接投資,即到國外建立子公司,當地生產,當地銷售,在不大量增加其他費用的同時,由於利用了當地各種廉價資源,減少了關稅、運費、保險費用的支出,因而大大降低了產品成本,增強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鞏固和擴大了市場。(3)產品標準化時期。在這一時期技術和產品都已實現標準化,參與此類產品生產的企業日益增多,競爭更加激烈,產品成本與價格在競爭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通過對各國市場、資源、勞動力價格進行比較,選擇生產成本最低的地區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從事產品的生產活動。此時往往由於已開發國家勞動力價格較高,生產的最佳地點從已開發國家轉向開發中國家,創新國的技術優勢已不復存在,國內對此類產品的需求轉向從國外進口,對於創新企業若想繼續保持優勢,選擇只有一個,即進行新的發明創新。如果從產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不同時期產品存在不同的特徵。在產品創新時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與開發費用,這時期的產品要素密集性表現為技術密集型;在產品的成熟時期,知識技術的投入減少,資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級的熟練勞動投入越來越重要,這時期的產品要素密集性表現為資本密集型。在產品的標準化時期,產品的技術趨於穩定,技術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資本要素投入雖然仍很重要,但非熟練勞動投入大幅度地增加,產品要素密集性也將隨之改變。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時期,由於要素密集性不同、產品所屬類型的不同、技術先進程度的不同以及產品價格的不同,因而使得各種不同類型的國家在產品處於不同時期時所具有的比較利益不同,因而“比較利益也就從一個擁有大量熟練勞動力的國家轉移到一個擁有大量非熟練勞動力的國家”。產品的出口國也隨之轉移。這種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已在產品開發和市場行銷方面得到廣泛的套用,但當初弗農等人提出這種理論,主要是用於解釋美國的工業製成品生產和出口變化情況。因此,他們把產品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建立一個產品周期四階段模式:(1)美國壟斷新產品的生產和出口階段。新產品的生產技術為美國所壟斷,美國生產全部的新產品,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新產品的供應增加,該種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銷售,而且出口到歐洲、日本等已開發國家。(2)外國廠商開始生產並部分取代該產品進口階段。歐洲、日本等已開發國家開始生產該種新產品,美國仍控制新產品市場,並開始向開發中國家出口新產品。在這個階段,該種新產品的技術差距在美國與歐、日等已開發國家之間逐步縮短,歐、日等已開發國家不斷擴大該產品的自給率,因此,美國對這些已開發國家出口會有所下降,但對世界市場的其他大部分國家即開發中國家的出口仍在增多。(3)美國以外的國家參與新產品出口市場的競爭階段。隨著新產品以技術差距進一步縮小,美國在該產品生產中的技術優勢完全喪失,歐、日等已開發國家開始成為新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在一些第三國市場上與美國產品進行競爭,並逐漸取代美國貨占領這些市場。(4)外國產品在美國市場上與美國產品競爭階段。在這個階段,歐洲、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生產規模急劇擴大,競爭優勢明顯,成為新產品主要供應者,開發中國家也逐漸掌握新產品生產技術,開始生產和銷售,歐、日等國家對美國大量出口該種產品,美國成為該種產品的淨進口國。這一個產品在美國的整個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終結。事實上,在該種新產品處於第二、第三階段時,美國又開始其他新產品的創新和生產了。也就是說,另一新產品周期又開始了。因此,製成品的生產和貿易表現為周期性運動。總之,產品生命周期說是一種動態經濟理論。從產品要素的密集性上,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時期,其生產要素比例會發生規律性變化。從不同國家上,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時期,其比較利益將從某一國家轉向另一國家,這就使得赫-俄靜態的要素比例說變成一種動態要素比例說。5.需求偏好相似說(TheoryofDemandPreferenceSimi-larlty)需求偏好相似說又稱偏好相似說或收入貿易說(IncomeTradeTheory),是由瑞典經濟學家林德(S.B.Linder)提出的,用國家之間需求結構相似來解釋工業製成品貿易發展的理論。他認為赫-俄原理只適用於工業製成品和初級產品之間的貿易,而不能適用工業製成品的貿易。這是因為前者的貿易發展主要是由供給方面決定的,而後者的貿易發展主要是由需求方面決定的。林德認為,工業製成品的生產的初期是滿足國內的需求,一旦國內市場大到可以使工業得到規模經濟和競爭的單位成本時,才會想到擴大銷售範圍,將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由於該產品是為滿足國內市場喜好和收入水平而生產的,故該產品較多的是出口到那些喜好相似的國家。這些國家的需求結構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貿易量就愈大,如果這些國家的需求結構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樣,一國可能進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國的可能進出口的商品。那么,影響一國的需求結構的因素是什麼?林德認為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一國的需求結構和人均收入是直接相關的。人均收入越相似的國家,其消費偏好和需求結構越相近,產品的相互適應性就越強,貿易交往也就越密。林德認為,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品、資本品的需求類型有著緊密的聯繫。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家,其選擇的消費品質量也較低,因為他要讓有限的收入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同時,為了實現充分就業和掌握生產技術,也只能選擇通用的技術簡單的資本設備,這又導致了這些國家的消費品結構的低級化。人均收入水平較高的國家,其選擇的消費品質量與檔次較高,而資本設備需求結構也必須更先進、更高級。因此,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國家之間的貿易範圍可能是最大的,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異卻是貿易發展的潛在障礙。這就是說,即使一個國家擁有比較優勢產品,但由於其他國家的收入水平與它不同,而對其產品沒有需求,這種比較優勢的產品就不能成為貿易產品。6.產業內貿易說(Intra-industryTradeTheory)美國經濟學家格魯貝爾(H.G.Grubel)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場成員國之間貿易量的增長時,發現已開發國家之間的貿易並不是按赫-俄原理進行,即工業製成品和初級產品之間的貿易,而是產業內同類產品的相互交換。因而對產業內貿易進行研究,提出了產業內同類產品貿易增長特點和原因的理論。他們認為,從當代國際貿易中的產品結構上,大致可分為產業間貿易和產業內貿易兩大類。前者是指不同產業間的貿易,後者是指產業內部同類產品之間的貿易,即一個國家同時出口和進口同類產品,或者說,貿易雙方交換的是同一產業所生產的產品,例如美國和日本之間相互輸出汽車。一般說來,產業內貿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它與產業間貿易在貿易內容上有所不同。它是產業內同類產品的相互交換,而不是產業間非同類產品的交換。(2)產業內貿易的產品流向具有雙向性。即同一產業內的產品,可以在兩國之間相互進出口。(3)產業內貿易的產品具有多樣化。這些產品中既有資本密集型,也有勞動密集型,既有高技術,也有標準技術。(4)產業內貿易的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在消費上能夠相互替代;二是在生產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產要素投入。產業內貿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約因素比較複雜,大體上有以下幾點:(1)同類產品的異質性是產業內貿易的重要基礎。他們認為,從實物形態上,同類產品可以由於商標、牌號、款式、包裝、規格等方面的差異而被視為異質產品,即使實物形態相同,也可以由於信貸條件、交貨時間、售後服務和廣告宣傳等方面的差異而被視為異質產品。這種同類的異質性產品可以滿足不同消費心理、消費欲望和消費層次的消費需要,從而導致不同國家之間產業內貿易的發生與發展。(2)規模經濟收益遞增是產業內貿易的重要成因。他們認為,生產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國家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國際分工和獲得貿易利益,其主要原因是其企業規模經濟的差別。一國的企業可通過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取得規模節約的經濟效果,其成本隨著產量的增長而遞減,使生產成本具有比較優勢,打破各生產企業之間原有的比較優勢均衡狀態,使自己的產品處於相對的競爭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更強競爭力,擴大了產品出口。這樣,產業內部的分工和貿易也就形成了。例如,戰後日本汽車、彩電進入美歐市場,就是有力的見證。(3)經濟發展水平是產業內貿易的重要制約因素。他們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產業部門內異質性產品的生產規模也就越大,產業部門內部分工就越發達,從而形成異質性產品的供給市場。同時,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越高,較高人均收入層上的消費者的需求會變得更加複雜、更加多樣化,呈現出對異質性產品的強烈需求,從而形成異質性產品的需求市場,當兩國之間人均收入水平趨於相等時,其需求結構也趨於接近,產業內貿易發展傾向就越強。
里昂惕夫反論及其學說存在的主要缺陷戰後出現的這些新學說像傳統的西方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一樣,只是從產品分工和市場交換的表面現象來分析問題,而不涉及問題的實質,不涉及國際生產關係。首先,從階級性上,他們掩蓋了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主要性質,把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只作為分配世界資源的中性的機制,而不是在一定條件下已開發國家通過不等價交換對開發中國家進行剝削的工具。他們抹煞了勞動與資本的界限,把受過教育和培訓的熟練勞動者當作“人力資本”。他們掩蓋了西方跨國公司對技術壟斷與對外擴張的事實,而把已開發國家的新技術產品生產的擴散過程,單純地看作是通過所謂產品周期,自然而然地由已開發國家向開發中國家轉移的過程。其次,從歷史發展上,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發展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著密切關係,但他們不是用歷史的觀點來研究資本主義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進程,而是把它們作為萬古不變的自然現象,僅僅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研究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產生和發展的原因、格局和比較利益。從理論體系上,傳統的西方理論通常由一個或兩個經濟學者提出一種理論,每個理論體系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較完整性。但戰後的這些新學說,是在較短時間內,圍繞著里昂惕夫之謎,湧現出來的“一群”理論,各自從不同角度來解釋或論述當代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中存在的一些重要問題,因此,在一些理論體系上表現為分散性、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