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特的破折號--劉荒田記人散文

華爾特的破折號--劉荒田記人散文

《華爾特的破折號--劉荒田記人散文》編著者劉荒田。 《華爾特的破折號--劉荒田記人散文》內容提要:1980年我移居美國舊金山,32年過去,該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包括白髮、白內障、退休金、孫兒女。其中,最大的收穫就是:看了無數人。當然,不出國也能看人,差別在兩處:視野和觀察力。對此,木心先生說:“我自己也承認,我是到了紐約才一步一步成熟起來,如果今天我還在上海,如果終生不出來,我永遠是一鍋夾生飯。”(引自《文學回憶錄》)我連給木心先生提鞋也不配,但認為,這一自省對多數海外“新移民作者”而言,也打中要害。在國內生活,基本上,只能“看”中國人。而況,那時移民海外,是井蛙向著藍天奮力一躍。

基本介紹

  • 書名:華爾特的破折號--劉荒田記人散文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頁數:360頁
  • 開本:32
  • 品牌:重慶
  • 作者:劉荒田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2907103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華爾特的破折號--劉荒田記人散文》編著者劉荒田。
立足美國,看複雜的人。對生活在新大陸的“龍的傳人”,不能憑表面草率地貼上“中國人”的標籤。比如,在美國出生、長大及幼年來美一類,就是雖有中國的皮膚和相貌,但語言、思維和生活方式徹底西化的“真洋鬼子”。除了這個黃皮白心的“香蕉”群體,長大後才移居美國的同胞,有相當部分經歷了蛻變,言行和思維明顯洋化的,也可歸入“亦中亦西”人一類。
本書所收,是作者歷年所寫記人散文的一部分。一來看得不完全,不深入,不準確;二來表達力不足,讀者看了也許失望。若然,請予原諒。畢竟,在先天和後天的制約下,怎么“看”,都難免“瞎子摸象”的遺憾。此所以洋諺說:“世人看錶象,上帝看心靈。”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輯 在美國的中國人
密西西比小鎮怪人三記
不期而遇的詩意
背影
涼風起天末——懷詩人老南
書卷故人
朱老闆這輩子——唐人街世俗敘事
四嫂子的臉
又見“芸娘”

第二輯 在美國的非中國人
華爾特的“破折號”
死亡假面——我的頂頭上司為什麼自殺
回頭浪子朗尼
登徒子奧蘭多
“田德隆”區人物誌

第三輯 在美國的“亦中亦西”人
唯錢是問的詹姆斯
性向成謎的約翰
26和52

第四輯 在中國的中國人
渭城朝雨澠輕塵
“雞婆鳳”
貴叔·他的和我的家族

文摘

待我因了偶然的緣故,將筆名定為“劉荒田”時,老南在舊金山中文詩壇已經馳騁有年。兩人的友情如故,但詩觀的差異愈來愈大,他堅守著從大陸“文革”前承襲的“現實豐義”,對無法“一看就懂”的現代詩嗤之以鼻。我和他常起爭論,後來,都知道誰也說服不了誰,只好各走各的路。不過,手法陳舊不意味著失敗,20世紀90年代初期,老南將家鄉端芬鎮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寫成了長篇敘事詩《梅菊姐》。動筆之際,不改的是賈島式的苦吟,二三千行的詩稿貼在書房四壁,活像“文革”中的大字報專欄。如果說老南筆耕一生,尚稱沒有枉拋心力,那該是指這一部千錘百鍊的集子,駕輕就熟的“現實主義”用在悽美纏綿的悲歡離合之中,可算恰如其分。全詩的語言,乾淨暢達,在節奏上的探索,著名詩評家鄒建軍教授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詩刊》上撰文作了評析。“南飛雁”名下的作品,已隨著政治舞台上的“你方唱罷我登場”而黯淡,被社會和作者本人遺忘,“文革”後以“黃英晃”的本名所寫,包括和我合寫的作品,命運也類似。可是,“老南”這個名字,老南對中國文學,特別是對敘事詩的貢獻,至低限度將在台山文學史、華僑新詩史上留下記載,多則一章,少則一兩頁。
20世紀90年代後期,老南鑒於詩壇群雄並起,吵吵鬧鬧,各執旗號的小團體無不以晦澀為時尚,海外報刊給新詩的版面越來越少,心灰意懶,轉行寫小說。仍舊是苦吟,不寫則已,一寫就是通宵。後來,他寫不出,怪罪於戒菸,他說靈感是煙燻出來的,從前構思時抽,寫時抽,清淡型“萬保路”須臾不可缺,如今沒了尼古丁的刺激,手空空的,什麼也抓不住。可是,不戒不行,他的心血管毛病癒來愈嚴重,1995年作了搭橋手術,四根主血管都換上從小腿上截來的靜脈。在生命和作品二者中,他選了生命。這時期的成果是短篇小說集《豪宅奇緣》,統觀各篇,雖然不再有昔年“主題先行”、“三突出”一類餘毒,但基本上是硬湊的,寫熟悉的餐館生活還勝任愉快,寫佛寫禪寫音樂,就顯得積累和體悟不足,破綻屢現。總體水準勉強算得中乘。他和另兩位舊金山作家的短篇小說合集《舊金山的故事》中,他的《新寡》,技巧已見圓融,敘述從容不迫,進入了狀態。遺憾的是,氣度偏弱,視野不闊,以男女私情和性為招徠,不免一股化。
四蓋棺未可論定:作為詩人和小說家的老南
老南已在忘川的彼岸。文人的糾葛,再多的爭名奪利,黨同伐異,鑽營和炒作,為一篇稿子登不登,登在哪個版面,和官員照相時是站在後排還是緊靠著某某書記一類讓寂寞文人在乎得失眠的事體,原來這般微末和無聊。老南從奈何橋那邊回眸,看到“文無第一”的小圈子,一定只有苦笑吧?文學史只記載作品,而不留下唾沫。可是我能忘記青春的情分嗎?
P82-83

序言

我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對兩位出生於20年代的中國大作家至為敬仰,他們都居住在國外——美國大都會紐約,名字是:王鼎鈞先生和木心先生。
王鼎鈞先生在散文名篇《給我更多的“人”看》中說:“人啊人,我要看人,給我更多的人看,給我標準化的人,給我異化的人,給我可愛的人,可恨的人,以及愛恨難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人。”
1980年我移居美國舊金山,32年過去,該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包括白髮、白內障、退休金、孫兒女。其中,最大的收穫就是:看了無數人。當然,不出國也能看人,差別在兩處:視野和觀察力。對此,木心先生說:“我自己也承認,我是到了紐約才一步一步成熟起來,如果今天我還在上海,如果終生不出來,我永遠是一鍋夾生飯。”(引自《文學回憶錄》)我連給木心先生提鞋也不配,但認為,這一自省對多數海外“新移民作者”而言,也打中要害。在國內生活,基本上,只能“看”中國人。而況,那時移民海外,是井蛙向著藍天奮力一躍。
立足美國,看複雜的人。對生活在新大陸的“龍的傳人”,不能憑表面草率地貼上“中國人”的標籤。比如,在美國出生、長大及幼年來美一類,就是雖有中國的皮膚和相貌,但語言、思維和生活方式徹底西化的“真洋鬼子”。除了這個黃皮白心的“香蕉”群體,長大後才移居美國的同胞,有相當部分經歷了蛻變,言行和思維明顯洋化的,也可歸入“亦中亦西”人一類。
說到“非中國人”,美國主流社會的組成,按族裔、國籍分,有土生土長的白種人、黑種人以及印第安人,來自地球各處的人;按簽證分,有合法移民、非法移民、工作簽證、遊客。還可以按職業分,按母語分,按宗教信仰分,按性取向分,按愛好分,按財富分,按品行分……看他們,憑我念中學時掌握的“階級分析”方法,結果只是:膚淺且荒謬。
立足美國,看簡單的人。不管哪個種族,哪種背景,哪種信仰,極端分子除外,人性基本上是相似的,價值觀大抵是近似的。對愛的追求,對弱小的悲憫,對自由的渴望,對尊嚴的維護,對快樂的嚮往,對痛苦的躲避,對權位的戀棧,同情心,虛榮心,妒忌心,食慾,性衝動,鄉愁,如此種種,一如從O到9的10個阿拉伯數字,組裝出“工具”的世界,有限的“人性”元素,合成出無數性格各異的生命個體,衍生出無數故事。
“出來以後”的視野較為廣闊,是相對於閉關鎖國時代而言。祖國改革開放之後,該當別論。而且,“閱人多矣”不等同於“知人論世”,觀察力主要地,來自個人的修養及悟性,和是否“生活在別處”沒有因果關係。可是,具體到我自己,在中國生活到32歲,“文革”中當愚魯狂熱的紅衛兵。下鄉時當窮酸拘謹的民辦教師,回城後當狐假虎威的低級公務員,在“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的政治環境中,心裡負載的是壓抑、偏激、淺薄、恐懼、憤怒、絕望,一肚皮的不合時宜加上淪肌浹髓的毒素,不多的正能量來自知青年代起在松明燭光下開讀的禁書。那年代,我出不出去,不是做不做“夾生飯”的問題,而是等而下之:有沒有“米”,能不能做“飯”。
最過癮,奠如看人;最艱難,奠如看人。我的舊金山鄰居中,有一對年輕戀人,買下房子才一年,便分手,房屋被法庭拍賣。我看他們,如剝一層又一層竹筍。末了慨嘆:他們的戀愛,從誕生,發育,興旺,衰落到死亡,一如人生。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感情的糾葛,興許雙方的密友曉得一些,如果友情足夠濃郁,常常聚在一起喝“漢尼根”啤酒,喝了便吐真言的話。孩子所帶來的煩惱,幼稚園老師、祖父母應知道一些。洋人最在乎的性生活,倘若出了問題,醫生和性諮詢專家掌握一些線索。至於更明顯的財務困境,只有銀行、貸款公司,信用卡公司才有發言權……
知人知面,如欲知心,在尊重隱私的國度,要破除語言的藩籬,族裔的隔閡,要開放心胸,撤掉心理防線,消除成見,要以坦誠換取信任,還要多方印證。對此,我的個人體驗,有兩種值得提及。一是,酒吧的調酒師較容易看到真實的人。1988年,全美民主黨代表大會在舊金山召開,名列“政壇最有力人物”的資深聯邦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他當過總統和法務部長的兩個哥哥,都死於暗殺)入住我受僱的酒店。一天晚上,我在他的套間當雞尾酒會的調酒師。夜深時,客人告退,剩下他和20齣頭的外甥和侄兒(都是政壇新秀,已在州一級議會當選為議員)相對。我提供飲料的同時,零距離地看他與最親近的後輩聊天,時而大笑,時而流淚,老謀深算的政客,喝了8杯“螺絲批”(伏特加加橙汁)以後,變回“性情中人”。二是,通過和同事的交談,容易看到立體的人。我在一家大酒店工作了27年,和不同族裔、背景差異甚大的數十位同事長期相處。幹活和休息時和他們閒談,既是紓解精神壓力所需,也是便當而有趣的消遣。這種“看”,比諸多親密關係更加優越。和最親密的配偶,不可能爆自家風流的料,哪怕僅僅是精神外遇;和長輩,不可能談性;按理說,對兩肋插刀的哥們,該可以推心置腹了吧?但不可能常常見面,見了面,也未必來得及和盤托出。由於我愛和同事聊天,有足夠的耐心聽他們訴說心事,且作引導和安撫,無形中,充當聊勝於狗仔隊的私家偵探、心理諮詢師、知心朋友這三重角色。
本書所收,是我歷年所寫記人散文的一部分。一來看得不完全,不深入,不準確;二來表達力不足,讀者看了也許失望。若然,請予原諒。畢竟,在先天和後天的制約下,怎么“看”,都難免“瞎子摸象”的遺憾。此所以洋諺說:“世人看錶象,上帝看心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