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西周時,於此建驪官。
秦代,建驪山湯。
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
北周武帝時,造皇堂池。
隋文帝時於此植松柏。
唐貞觀十八年(644年),建宮闕樓閣,造御湯,賜名“湯泉宮”。鹹亨二年(671年),湯泉宮改稱溫泉宮。天寶六年(747年),改稱華清宮,環山列宮室,宮周築羅城。天寶年間,
安史之亂爆發,華清宮遭到嚴重破壞。
宋至清年間,華清宮逐漸沒落,僅為溫泉湯池。
清朝時期,華清宮修建環園。
民國時期,華清宮成為蔣介石的行宮。
20世紀50年代,華清宮新建九龍湯、飛霜殿、石舟舫、龍吟榭、飛霞閣等建築。
1982年4月,在華清池溫泉總源北發現唐華清官湯池遺址,此後至1986年陝西省文管會組織華清宮考古隊清理湯池遺址約4000平方米。
遺址特點
華清宮遺址面積約1平方千米。宮城四面各設一門,宮內分東、中、西區,在東區,已發掘湯池遺址4200平方米,揭露出御湯、貴妃湯、星辰湯、太子湯、尚食湯等5個石砌浴池,以及殿堂、迴廊、井、石牆、上下水道等。御湯呈二層台式,上層蓮花形,下層八邊形,長10.6米,寬6米。貴妃湯規模較小,呈二層台海棠花形,結構精巧,做工考究。各湯池的上下水道分為陶、木、磚等質地,共發現460餘米,引、排水系統科學合理。在驪山上,發掘出華清宮的道教建築遺址朝元閣,老君殿等。
主要遺址
羅城
唐華清官北為會昌縣城(今臨潼縣城),是離官居民區、手工業區及來華清官的百官府第所在地,南為驪山禁苑。羅城共有四門,東開陽門、南昭陽門、西望京門、北津陽門。羅城外有繚牆。宮內以隔牆分為三區,東區為唐玄宗和楊貴妃臨幸的寢殿及沐浴場所;中區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有前、後殿及置《溫泉銘》的御書亭;西區有果老藥堂、功德院、宮女沐浴的長湯16所及北魏元萇撰書的《溫泉頌碑》。
御湯遺址
御湯遺址出土湯池遺蹟七處,其中四處可分別定為蓮花湯(又名“御湯九龍殿”,為唐玄宗李隆基沐浴之所)、芙蓉湯(又名“海棠湯”,平面形狀酷似海棠,北檐牆基石上刻有“楊”字,應為楊貴妃沐浴之所)、太子湯和尚食湯。各湯池供排水系統自成體系,互不干擾,並充分利用了建築物以外的空間地帶。出土磚砌水道三條、石砌水道一條、陶質管道七條;清理出用條磚圍砌、壘砌的井四口。出土遺物有“開元通寶”錢、蓮花紋瓦當、筒瓦、板瓦、蓮花紋和素麵方磚,各種繩紋的條磚(有的印有官匠姓名及人手印)、繩紋陶水管(子母口)等。
文物遺存
北魏溫泉頌碑 北魏溫泉頌碑出土於華清宮遺址,屬國家一級文物,現存於 華清池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內。青石制,由碑額、碑身、碑座構成,高183厘米,寬100厘米。碑額盤雙螭,額篆書“魏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雍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雍/州刺史松/滋公河南元振興/溫泉之頌”9行共36字。碑文20行,行30字。碑文撰者為北魏宗室大臣,平文帝 拓跋鬱律六世孫,襄陽公 拓跋乙斤之子 元萇。 碑文載:“蓋溫泉者,乃自然之經方,天地之元醫...千城萬國之民,懷疾之客,莫不宿糧而來賓,療苦於水。”歌頌驪山溫泉“濟世之醫,救民之命”之功德,特“因林構宇”,完善設施,保佑神泉永久造福蒼生。 | |
唐三彩吻獸 唐三彩吻獸出土於華清宮遺址,屬國家二級文物,現存於華清池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內。是古建築屋脊兩端的一種飾物,長50厘米,殘高60厘米,厚25厘米,中空,紅陶質,釉色以綠、褐、銀為主。龍造型,闊口如盆、獠牙鋒利、怒目圓睜、鱗甲豐滿。 | |
唐三彩套獸 唐三彩套獸出土於華清宮遺址,屬國家二級文物,現存於華清池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內。套於仔角梁的端頭,防止屋檐角遭到雨水侵蝕。長37厘米,高23.5厘米,寬26厘米,通施綠釉,嘴唇、目耳施褐色釉,龍頭型,張口呲牙,長唇上卷遮鼻,眼皮環凸目,扇形耳。中空,尾部方孔壁厚1厘米,與建築物木構件對接。 | |
明華清宮建雷神殿碑記 明華清宮建雷神殿碑記出土於華清宮遺址,屬國家三級文物,現存於華清池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內。青石質地,高150厘米、寬90厘米,碑圓首無座,碑額篆書“華清宮建雷神殿碑記”,額上有線刻雲紋,左右各有線刻飛鳳,碑文左右上周均有五公分寬的線刻蓮花圖案,下為山林樹形圖案。碑文記載了明代道士李定岩從明天順六年到明成化十四年夏在距溫泉西北80米處的華清宮舊址修建雷神殿的經過。 | |
歷史文化
詩句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
杜牧《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二》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三》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唐天寶三年(744年),唐玄宗詔令擴建華清宮,並修建海棠湯,專供楊貴妃沐浴。從此,盛唐華清宮,唐玄宗和楊貴妃止同室、行同輦、寢專房、宴專席、浴專湯,盟誓“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於華清宮度過了長達10年的愛情。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兵臨城下,楊貴妃背以“紅顏禍水”的歷史罪名,被賜死於馬嵬坡,一段曠世絕戀徹底結束。正如白居易傳世名作所描述: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文物價值
華清宮遺址的選址、建築布局遵循了傳統理念,並充分利用山形水系的天然因素,最終形成“六階”錯落有致地建築布局,是唐代城市規劃較高水準的代表之一。
文物保護
1956年,華清宮遺址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1月20日,華清宮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華清宮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華清路38號。華清宮遺址位於臨潼縣城南,範圍大致為:東起東花園東側的寺溝(即石瓮谷),西至今鐵道部臨潼療養院西的牡丹溝,南及驪山第一峰(即烽火台),北至今縣城南什字以北。
交通信息
自駕:從臨潼區人民政府出發駕車距離華清官御湯遺址1.4千米,用時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