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崇明生態研究院濱海濕地藍碳監測站

華東師範大學崇明生態研究院濱海濕地藍碳監測站共有6座一體化‘藍碳’觀測塔站(圖1),5座位於長江口鹽沼濕地,1座位於溫州平陽縣鰲江口紅樹林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東師範大學崇明生態研究院濱海濕地藍碳監測站
  • 主管部門:華東師範大學崇明生態研究院
研究方向,科研條件,

研究方向

1 長江口鹽沼濕地藍碳監測站
根據研究需要,崇明生態研究院計畫在長江口鹽沼濕地建設5座一體化‘藍碳’觀測塔站,分別位於崇明西灘、崇明北灘、橫沙島、九段沙,其中在九段沙已經建設完成2座(圖2)。河口濕地是在鹽度、泥沙、地貌動態變化基礎上發育的,時空異質性決定了觀測場布設的時空尺度(圖3)。
2 溫州平陽鰲江口藍碳監測站
鰲江口藍碳監測站位於溫州平陽縣鰲江四橋下(120.57°E,27.58°N),是南麂列島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華東師範大學唐劍武教授的指導下,於2015年在鰲江口紅樹林建立。並於2016年,與華東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聯手開展‘藍碳’研究,建立長期合作機制,科研隊伍監測水平不斷提升。

科研條件

一體化‘藍碳’實時觀測體系包括:開路式CO2/H2O渦度相關測量系統(LI-7500A)、能量平衡系統(生物氣象輔助感測器系統)(Biomet101)、甲烷分析儀(LI-7700)、高性能微型光譜儀(QE-PRO)、物候相機。
開路式CO2/H2O渦度相關測量系統(LI-7500A):主要用於獲取近地氣層的瞬時三維風速脈動、溫度脈動、H2O脈動和CO2脈動及CO2通量、H2O通量、顯熱通量、空氣動量通量等地表與大氣之間的物質與能量交換通量及磨擦風速等微氣象特徵量;
能量平衡系統(生物氣象輔助感測器系統)(Biomet101):主要用於獲取淨輻射四分量、光合有效輻射、降雨量、空氣溫度、空氣相對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土壤熱通量;
甲烷分析儀(LI-7700):重量輕,功耗低,高頻回響,用於獲取描述生態系統CH4通量所必需的CH4密度數據,是美國LI-COR公司歷時4年研發測試後推出的全球第一款開路式甲烷測定設備;
高性能微型光譜儀(QE-PRO):用於測定鹽沼植被冠層日光誘導葉綠素螢光(SIF);
物候相機:用於監測植被物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