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代表團,1954年9月25日至11月6日在上海舉行“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代表團由王統照任團長,陶鈍、趙劍秋任副團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代表團
- 社團地址:山東
- 團長:王統照
- 副團長:陶鈍、趙劍秋
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代表團,1954年9月25日至11月6日在上海舉行“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代表團由王統照任團長,陶鈍、趙劍秋任副團長。
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代表團,1954年9月25日至11月6日在上海舉行“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代表團由王統照任團長,陶鈍、趙劍秋任副團長。參加演出呂劇、山東梆子、柳子戲、五音戲、茂腔、河南梆子、京劇14個劇...
其第一集是山東省代表團演出劇本選集,收呂劇《李二嫂改嫁》,柳子戲《黃桑店》等八個劇本;第二集是安徽省集,收黃梅戲《天仙配》、《夫妻觀燈》,倒七戲《觀畫》等十七個劇本;第三集為江蘇省集,收常錫劇《雙推磨》等十一個劇本;第四集為上海市集,收滬劇《金熏萊》、《趙一曼》,京劇《黑旋風李遞》等...
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他在《光明大道》一劇中飾演李守誠,獲演員三等獎。後因聲帶沙啞而很少登台演出,遂改為戲劇創作,成為較有成績的劇作家。他與李趙壁、李壽山合作編寫的《張大有被騙》是呂劇創作中第一個較成功的現代戲,當時在濟南人民公園禮堂連演二十餘場,受到好評。他先後創作、改編的劇本...
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省代表團是山東省境內的藝術演出團體。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省代表團,1964年6月5日,山東省代表團赴北京參加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省京劇團演出本團創作的《奇襲白虎團》,淄博市京劇團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紅嫂》,與青島市京劇團聯合演出。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
1954年和1956年,山東省和華東區先後舉辦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劉桂榮隨菏澤代表團和山東省代表團參加匯演,她主要演的《拴娃娃》、《哭劍》、《黃牛分家》三個劇目全部獲獎,她本人也獲得山東省優秀演員一等獎和華東地區優秀演員二等獎,充分顯示了她紮實的舞台功力和藝術才華。1957年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8年...
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資料專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編輯,1954年11月在上海出版。內容介紹 共七部分。第一部分為指示、報告、致詞,補充指示,工作報告等檔案及大會開幕詞、總結髮言、閉幕詞等。第二部分為祝賀、希望,收著名演員梅蘭芳、周信芳等的賀辭和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安徽六省市及華東戲曲研究...
山東省戲曲工作組,戲曲工作機構。是山東省文化局的業務部門。1953年8月成立。由山東省文化局戲劇科副科長宋岳廷兼組長,李壽山任副組長。組員30餘人。分成若干小組分赴全省100多個私營戲曲劇團(班社)進行調整;並組織挖掘戲曲、曲藝遺產,整理改編傳統劇目、曲目,創作現代劇目。整理、創作的劇目有《光明大道》、《...
1954年山東省戲曲代表團攜《兩狼山》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竇朝榮飾楊繼業,李雲鵬飾六郎,王延臣飾七郎。獲劇本二等獎和演出獎,竇朝榮獲演員一等獎。1955年劇本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收入《華東地區戲曲叢刊》第十五集。1956年12月獲文化部頒布的全國戲曲劇本獎。1960年劇本收錄《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山東...
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省文化事業管理局主辦,於1954年8月5日至20日在濟南舉行。呂劇、柳子戲、山東梆子、五音戲、柳腔、茂腔、柳琴戲等18個劇種,13個演出代表團參加,演職員425人,演出44個劇目。《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尋工夫》、《彩樓記》獲劇本獎。竇朝...
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是1956年9月2日至27日在濟南舉辦的活動。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山東省文化局主辦,於1956年9月2日至27日在濟南舉行。各地、市代表團和省直戲曲團體參加演出。共21個劇種,100個劇目,代表837人。評選結果:《羅衫記》、《兩架山》等16個劇目分別獲一、二、三等獎;言少朋...
1954年,江蘇省柳琴劇團的傳統戲《喝面葉》、《攔馬》、《羋建游宮》等戲,在上海“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獲劇本獎、演員一、二等獎。1956年,山東省臨沂柳琴劇團創排的《休丁香》在山東省戲曲觀摩會演中榮獲演員一等獎,獲得金質獎章一枚。1957年,江蘇省柳琴劇團改編演出的《狀元打更》在“江蘇省第一屆...
為《李二嫂改嫁》《井台會》編創的音樂唱腔,獲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音樂改革(團體)獎。張斌先後編寫出版了《山東琴書音樂》《呂劇音樂研究》等專著,並擔任過山東梆子柳子戲舞台藝術片《孫安動本》的音樂指導。創作發表了多首歌曲和多篇音樂戲曲文章。創作的《售棉對口》《一條毛巾》等歌曲,受到國家及山東省有...
自2020年1月16日起,山東省呂劇院名稱變更為山東省呂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呂劇院)。歷史變遷 1950年,山東省地方戲曲研究室成立,駐濟南市經二路緯三路,這一時期演出了呂劇傳統戲《小姑賢》、《井台會》、《王定保借當》等,林建華、李漁等主演。1952年6月改為山東省人民劇團。1953年改為山東省歌劇團,同...
據該叢刊“凡例”,所有入選劇本均經過實驗演出並反覆修改的整理定本。基本上是華東各省市流行較廣、內容較健康的優秀劇本。其中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滬劇《羅漢錢》、淮劇《藍橋會》等是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獎劇目;閩劇《煉印》、呂戲《李二嫂改嫁》、黃梅戲《天仙配》等是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1954年和1956年,山東省和華東區先後舉辦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著名的山東梆子表演藝術家劉桂榮隨菏澤代表團和山東省代表團參加匯演,她主要演的《拴娃娃》、《哭劍》、《黃牛分家》三個劇目全部獲獎,她本人也獲得山東省優秀演員一等獎和華東地區優秀演員二等獎,充分顯示了她紮實的舞台功力和藝術才華。1954 年李懷仁、...
合編《山東地方戲曲劇種史料彙編》、《山東藝術發展研究》,主編《中國梆子戲劇目大辭典》。執筆整理呂劇《王定保借當》獲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目二等獎,合寫的《紅柳綠柳》獲文化部、中國劇協1980—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柳下人家》等獲省優秀劇本獎,還參與改編《孫安動本》、《玩會跳船》、《龍鳳...
1954年擔任《天仙配》的唱腔設計,同年參加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樂師獎。1955年擔任電影《天仙配》的唱腔設計創作。如:“天宮歲月”、“仙女四贊”、“路遇”全場、“贊絹”以及“龍歸大海”等唱段。“滿工對唱”因時白林先生改了一句二重唱,應屬合作。王文治先生在黃梅戲音樂方面不斷繼承傳統、推陳出...
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製 山東梆子《牆頭記》中,劉君秋飾二乖。山東梆子《花打朝》參加錄音演出的演員匯集了當時山東省梆子劇團的名老藝人,錄音主演分別是:竇朝榮(唐王)、劉君秋(羅通)。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菏澤的山東梆子《黃牛分家》、柳子戲《黃桑店》獲演出獎,山東梆子表演藝術家劉君秋、 ...
李力平,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一級導演。男,漢族,筆名樂人,安徽阜陽人。1938年畢業於阜陽縣中。1957年前任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團委會副主任、藝委會主任,導演組長。以後曾任蕪湖政協常委,現為安徽省導演學會顧問。他導演黃梅戲《天仙配》獲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導演獎。創作京戲《漢家月》獲省匯演創作獎、演出獎,任《...
直到瀋陽解放。1949年2月經大連,到達膠東解放區,加入膠東文協勝利劇團,並將幾十年積蓄所制全副戲箱74件,無償捐贈劇團。1949年7月,周亞川赴北平參加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獲獎記錄 1954年,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獲演員二等獎。1956年,參加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一等獎。
1962年調任江蘇省戲曲學校崑劇教師。1973年退休回蘇州後,曾應邀出任江蘇省蘇崑劇團教師。1986年4月起,執教於文化部昆指委舉辦的崑劇培訓班,向學員傳授了《小逼》《鬧朝》《撲犬》等戲。此外,傳鋼還曾多次參與戲曲會演。如1954年10月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飾《刺梁》中梁冀,榮獲獎狀獎;1956年9月...
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主演《挑滑車》,榮獲演員一等獎。1956年,赴蘇聯訪問演出,主演了《挑滑車》、《雁盪山》等劇目並獲獎。1957年底援建陝西省京劇團,任副團長兼藝委會主任,排演了全部《馬超》、《水泊梁山》、《七俠五義》和現代戲《劉志丹》、《紅色風暴》。參加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1954年,民鋒團與浙江杭州的國風團聯合排演《醉歸》、《竇公送子》,以江蘇省代表團名義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出獎。莊再春和蔣玉芳、龔祥甫分獲演員二、三等獎,朱國木樑獲老藝人榮譽獎。1956年3月,民鋒改為蘇州市蘇劇團。4月,已在杭州落戶的國風蘇劇團改為浙江崑蘇劇團;不久赴京在中南海獻演...
不久紅梅產下一子,取名春保。姜氏聞訊強行將孩子搶去,紅梅急火攻心,驚瘋在外。後春保考中狀元,遇見生母,母子相認,一家團聚。演出狀況 1954年,班友書改編該劇,由安慶地區黃梅戲代表團排演,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飾演紅梅的潘璟俐獲得演員一等獎。該劇劇本也引發了與會代表的激烈爭論。
人,萊蕪梆子演員。他自幼跟班學藝,綽號石三晃,工小 旦,嗓音甜美圓潤,唱腔自然流暢,委婉動聽;扮相嬌巧,身段靈活,表演細膩,擅演《玉虎墜》《汗衫記》《反西唐》《無底洞》等戲。1931年,曾在泰安范鎮興 華班任教。1954年,參加萊蕪梆子劇團。同年,在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上獲獎。
新中國成立初期,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我參加華東代表團。紫貴為中國戲曲實驗學校導演了《白蛇傳》,記不清是在看這個戲還是旁的戲時,在劇場裡同紫貴不期而遇,擦肩而過,相互都不認識了,又是旁人介紹,這是李紫貴同志,這時……我們都“哎呀”一聲,重新見禮,十分高興。這以後他在...
(曹述之、李玉香、吳傑等改編)、《白蛇傳》、《荀灌娘》。柳腔:《月牆》、《絲蘭記》。人物榮譽 1956年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老藝人獎。1956年赴省參加戲曲匯演,在《羅衫記》一劇中劉順仙獲得二等獎。人物評價 柳腔老藝人劉順仙,擅演旦角戲,主演的《月牆》、《絲蘭記》等,在觀眾中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