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時中,男, 字徵庸,號榕軒,清福建上杭白砂里(今蛟洋鄉華家村)人。出生於清福建上杭白砂里。
基本介紹
- 本名: 華時中
- 字號:徵庸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地:清福建上杭白砂里
- 出生時間:1782年
- 去世時間:1848年
- 主要作品:《典制粹精史論》、《摭余慎余堂文集》
- 主要成就:直隸晉州知州
- 別號:榕軒
華時中 字徵庸,號榕軒,清福建上杭白砂里(今蛟洋鄉華家村)人。生卒年月不詳。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中舉,道光三年(1823年)登進士,任安徽太平知縣,後任直隸晉州知州,以息民訟稱著。太平縣有一房產積案,歷百餘年未決。他在查清爭議雙方癥結後,開庭判決:以房價銀給原業主,雙方心服口服。訊息傳開,前來請清積案的絡繹不絕,他隨到隨審,不到百日,判決積案百餘件。在辦理公事之餘,常與縣學諸生共同校勘古書文籍,還多次捐資供給貧苦生員,獎勵後學,使之專心向學。由於精心培育,道光四年,全縣登甲榜的有3名,一改70多年無人中進士的落後狀況,如會元焦春宇,主政孫瑞麟,舉人項樊昭、崔文泰、李馥等均是他平日所器重的生員。
道光十四年任鄉試同考官,所薦中舉都屬知名人士,深得士子稱譽。不久,辭官返回故里,在家閒居10年,悠然自得。同鄉舉人袁禮修、鄒志中入京應試,客死京都旅舍,身無餘物,時中為此募款將靈樞運回故里,餘款全給其家人。他樂於助人的美德備受人們稱讚。
為發展家鄉教育,他倡議族人捐資興建書院,購置儒資田,積極辦學。道光二十二年七月,縣學宮被洪水沖毀,他又倡議修復。他平素好義從公,至老不倦。晚年還努力寫作著書,著有《典制粹精史論》、《摭余慎余堂文集》。67歲病逝於家。